APP下载

和美之曲
——《关雎》音乐演唱分析研究

2020-10-16袁彤陕西师范学前师范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关雎诗经君子

◎ 袁彤 (陕西师范学前师范学院)

一、《关雎》的由来

春秋时期的王朝开始衰败,外敌侵略,社会动荡不安。周代专设的采诗之官,会每年春始之际,去民间征采可以反映百姓欢乐疾苦的歌谣,交由整理音乐的太师进行谱曲,演唱给天子听,这是作为管理国家的参考资料之一。《诗经》可谓是周代初期到春秋中期一个整体社会的映射:先祖创业的赞歌;祭奠鬼神的乐曲;高官贵族宴请交往之曲;以及民间百姓的劳动、狩猎、婚恋、社会风俗等等。

《国风·周南⒋关雎》篇幅小巧,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者卓殊的地位。《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由于这首诗词作者不明,具体年分不详,所以《诗经》中诗篇先后顺序在当时是否有所用意我们无法寻源。但在后人的种种研究中却认为这是有原由的,过去至今《关雎》被不少文人大家解释为不同意味:1.刺时之说。司马迁以为《关雎》是在直指周代政治有所缺失,含有讽刺之意;2.后妃之德说。“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①意为赞颂后宫贤德妃子行为美德。3.婚歌说。认为《关雎》是赞美婚姻的,在当时有汉代的文人以为这是贵族的婚礼写照,原因为“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用“钟鼓”在当时贵族家庭才会出现的器乐取悦喜爱的姑娘。3.爱情说。这种观点是较为现代的说法,当代众人也多为同意的说法。

不论《关雎》到底是何用意的诗词,后人的解释都是有意或无意的为达到某种用意而去诠释的,包括现代的爱情之说。但在声乐的学习中不论是在教学或是自我学习,《关雎》在现代学者看来均被认为是表达男女爱情之歌,来是就是字面意思:“君子”对“淑女”的爱慕追求。这也利于歌唱者在学习中的理解与融会贯通。本文以下内容将以男女爱情为解读方式。

二、诗词分析

《关雎》作为诗经的首篇,词的内容描述男子在河边遇到了喜爱的女子,从而展开追求女子的“坎坷”过程以及最后美好的结局。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关雎》版本,律线条时而悠长又高亢清丽,温婉细腻颇有古风韵味。精致朴实的诗词配以豪不造作的旋律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赵季平先生的《关雎》问世后受到广大音乐者的喜爱,并有着相当高的传唱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在河中央的小块陆地上两只相互依偎的鸟一高一低的叫着。“关关”代指一种名叫王鴡的鸟的叫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词采用“兴”的手法用两只相爱的鸟来兴起男女之情,比喻形态美好品性贤德的女子与克己守礼才德兼备的君子是上好的佳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男子在河边见到心爱的女子顺着河流摆动着婀娜身姿采摘荇菜时,日夜思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里表现了儒雅男子绅士的追求女子,得不到时的日常状态,夜不能寐翻来覆去无法入眠。孔子认为修身就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和道德指令保持一致。这里“君子”的行为十分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君子”就是“文”和“质”比例适当才可以成为“君子”。若是质朴胜过文饰会显得粗鄙,文饰高过质朴则过于浮夸。“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错落不齐的荇菜要左右不停采摘,温柔贤德的女子要用琴瑟演奏传达爱意。参差错落的荇菜,要左右拨弄着采摘,美丽贤德的女子,要用钟鼓演奏去取悦她。这里描述男子得到心爱女子后的种种惹她欢心和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关雎》诗歌的中所描写的可以看出男子追求女子就是抱着结婚的目的,男子为追求女子以及追求到后的举止行为是含蓄儒雅的,是符合社会中修身的要求的。整首诗歌情感表现不论是在男子求而不得或终抱美人归,过程都是有节有度尽善尽美的,所以孔子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②。

三、曲式分析

赵季平先生的《关雎》版本曲调婉转悠扬,张弛有度。全曲节奏四四拍,典型中国民族传统七声调式,D羽调,单三部曲式。

前奏 A 间奏 B 间奏 A’ 尾声1-9 10-17 18-19 20-40 41-46 47-54 55-56/ a a’ / B b1 c c1 c2 / a a1 /9 4 4 2 4 5 4 4 4 6 4 4 2

A部分曲调平缓,有叙事的成分。a1部分以恩爱的“雎鸠”来衬托“君子”配“淑女”,旋律平缓具有延展性。a2部分生动形象的描述了男子对河边采摘荇菜身姿绰约的姑娘的爱慕,使得他茶饭不思,日思夜想。旋律此时有了推动歌曲发展的迹象,出现四、五甚至八度的跨度。

B部分的分为b、b1、c、c1、c2五个部分,其中b、b1属于歌曲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部分,两句歌词相同而旋律是“同头异尾”的模式,速度比起A段落要更加流动一些,其中b、b1的演唱力度也被标记了中弱和中强以此来升华和推动歌曲的情绪,其中b1的“侧”字更是将歌曲推向高潮的边缘。c、c1是歌曲高潮部分,因此无论从诗词还是音乐旋律的表达都更加的波澜涌动,女子在男子热烈追求下在一起琴瑟和鸣的幸福画面。

A`整体旋律节奏回归了最初的平缓。呈现出首尾呼应且意犹未尽之感。

四、演唱分析

《关雎》里所演唱的是关于男女互相倾慕之情,一种“发乎于情,止于礼”的纯净感情。

A部分的演唱属于叙事型,声音线条平缓且偏黯淡。a1部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行云流水般,用气息带动着声音似故事叙事者一样娓娓道来。“窈窕”与“淑女”中各有一个八分休止符,演唱时可做停顿状,但不可时间过长,以免破坏作品气氛。“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八度的翻转凸显出“淑女”确是“君子”好的配偶。“好”字嘴唇需竖起成“o”状,叼着音符唱出来。a2部分“寤寐求之”中“求”向下翻转六度到了小字一组的“d”,演唱时紧盯歌唱位置在眉心处,以防随着音高下滑。

B部分属于承上启下段落,歌唱的语气中多了几分焦灼和低落感,形容男子在追求女子时,求而不得,夜不能寐的状态。“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在B段进行了两次(bb1)的反复,最后一遍b1的“侧”字将歌曲推向高潮的边缘。B部分笔者认为歌唱的速度较A部分速度要略微提起来更加流动一些,表现男子求之不得却无计可施的焦急状态。在b1演唱“侧”字时,歌唱线条要做一个“枣核”状,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气息始终作为歌唱的根基要稳住不能松懈,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歌曲的进行。c、c1是歌曲的副歌部分,这部分歌唱者音色要明亮但不可过于高亢,这样既符合男子得到心上人青睐开心至极时,用琴瑟和钟鼓取悦女子的情境,也符合孔子所推崇的“乐而不淫”。由于b2部分最后一个音在“d2”上延续了八拍,衔接c部分第一句“f2”的音高也是有些许难度的。首先要在进入c部分之前快速的吸好气息,提前预想好音高及口腔软腭高度,演唱速度也不能随之有所放慢而是要更加积极地状态。在c部分第29小节的“采”字口腔上口盖抬高,利用气息将声音直接打在门牙处,接着“之”字用弱唱做一个滑音状,为下一句做铺垫。c1部分“芼”字也是同样的歌唱方式。c2部分“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之”字要尽量拉长声线,唱出一种幽远静谧的感觉。这一整句需要声音用弱控的方式演唱,因为这是高潮部分的结束,也是引出A`部分的开端。

A`部分属于A的再现,演唱速度回到初始的节奏,歌唱的情绪也要平静下来,好似讲述故事一般有始有终。

结 语

《关雎》中对于感情的抒发是有节制,有分寸,符合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和之美”。“诗三百,以一言蔽,曰思无邪”是孔子对于《诗经》的评价,而《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由此看出《关雎》是极具中和之美的。辞藻淳朴的诗歌加上曲调清丽悠扬的旋律,颇具民族和古风的韵味。音乐与古典文学相结合,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价值所在,亦体现艺术作品的核心。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是对每演唱者起码的要求,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当下应该所躬行的事情。

注 释:

① 孔颖达.毛诗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② 美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关雎诗经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君子无所争
贤贤易色
有君子之道四焉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