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对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研究
2020-10-15王呈铖
王呈铖
【摘要】 目的:观察三伏灸对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研究。方法:将83例ACT评分在24以下支气管患者入组。采用三伏灸治疗。结果:纳入研究患者半年及一年随访ACT评分在20分以下(未控制)9.64%,20-24分(部分控制)38.55%,25分以上(完全控制)51.81%。结论:说明三伏灸能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三伏灸;支气管哮喘;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056-01
哮病(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三伏灸对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是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传统治疗方法,笔者自2016年06月起开始运用三伏灸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9人,其中随访过程中脱落4人,随访过程中因急性发作行住院治疗而剔除2人,最后完成研究者83人。研究前患者ACT评分20分以下患者50人(60.24%),20-24分患者33人(39.76%),25分患者0人(0)。
2 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特殊刺激物有关。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者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除外。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PEF变异率≥2O%。符合I~IV条或IV 、V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则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诊断及分型标准按照全国中医药大学国家标准教材《中医内科学》: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缓解期则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并维持3个月以上。
3 排除标准
①处于哮喘发作期者。②有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患。③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周岁以上者。④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精神病。⑤对本方组成药物过敏者。⑥符合纳入标准但治疗依从性不好或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急性发作而行住院治疗者。
4 治疗方法
治疗药物及材料:在遵循经典的前提下,我院三伏灸的配方严格按照《中药大辞典》对外治法药物组成配伍及剂量要求。具体组成如下:白芥子、延胡索、细辛、麝香、饴糖按1:1:1:0.5:5调配成直径约2CM,厚约0.5CM圆饼置于透气胶贴中,贴于穴位。
取穴:肺腧(双)、百劳、膏肓(双)。
操作方法:在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此时气温高,阳气升浮,气血畅通,此时疗效最佳)的第1 d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 d,间隔10 d,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以进行贴敷,间隔7—10 d贴敷1次,一般3次为一疗程。分别于半年、1年随访哮喘发作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5 疗效标准
哮喘控制测试(ACT表): 完全控制:25分,部分控制:20-24分 未控制:<20分
6 治疗效果
半年后随访,20分以下患者13人(15.66%),20-24分患者52人(62.65%),25分患者18人(21.69%)如表二所示;
一年后随访,20分以下患者8人(9.64%),20-24分患者32人(38.55%),25分患者43人(51.81%),具体如表三所示;
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患者半年及一年随访ACT评分在20分以下明顯减少,20分以上明显增多,说明三伏灸能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如表四所示)。
7 讨论
现代药理学研究,白芥子含有芥子挥发油,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白芥子能反射性刺激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主要含有生物碱,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细辛挥发油无论熏蒸或是透皮吸收,均有明显抗炎、抗真菌作用。而麝香水溶性蛋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同时具有明显抗炎作用。上述几味中药组合,在三伏天通过透皮吸收,达到祛痰镇咳、增强免疫、减少疾病发生的功效。
三伏天气候炎热,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此时使用上述药物贴于皮肤,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肺脏,起到止咳化痰、抗炎平喘的功效,并能提升人体阳气,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及控制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5.
[2]张介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
[3]钟南山,陈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