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和同期声在电视专题和纪录片中的作用
2020-10-15李飞
摘 要:电视和视频是声画艺术,声音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电视专题和纪录片同样是声画艺术,在以真实为灵魂的电视表现形式下,其中的同期声尤其是突显真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烘托气氛、点明主题和渲染情感的时候,音乐又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航拍中国》第三季的剪辑,说明音乐和同期声这两大声音元素在电视专题和纪录片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同期声;电视专题;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02
传媒发展到今天的短视频时代,多年来积累的视频行业的原理和经验似乎都失效了,一首抖音爆款背景乐可以用到许多的场景之内,所有的短视频目的就只剩下了第一时间吸引眼球。然而无论流行如何日新月异,行业本身的原则其实一直是不变的,优秀的作品永远是在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才能脱颖而出。笔者有幸参与刚刚播出的《航拍中国》第三季的后期剪辑工作,而整个《航拍中国》的素材是没有任何同期声的,成片全靠后期的配乐和效果音烘托气氛和带动节奏,因此最能突显音乐和同期声的作用。
一、音乐是所有情绪的基础
“一个合适的剪辑,对片子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纪录片剪辑要比故事片剪辑更具有开放性[1]。”而对于开放性的创造性剪辑,更是纪录片成败的关键,这其中赋予片子不同的情绪,让片子在起承转合中叙述得错落有致,就成了剪辑成败的“晴雨表”。而选对了背景音乐,成片就成功了一半,一个合适的背景音乐几乎决定了整个片子的调性和情绪。这几乎在所有剪辑师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视频剪辑早已过了剪好画面然后往上贴音乐的阶段,所有优秀的视频一定是画面配合音乐的情绪和节奏来剪辑。
《航拍中国》是全部以航拍镜头组成的纪录片,几乎没有人物,更没有对话和现场同期声,因此所有的情绪都靠音乐来推动。每一集50分钟的成片,是由若干条有共同主题的线路组成,每个线路又由若干个点组成,一集成片至少会有6条线和30个以上点位,每一个点会根据内容定一个基本的调子,因此一集成片大概会用30段以上不同的音乐来推动和转换情绪。尽管《航拍中国》有自己的主题曲和若干主题音乐片段,但是肯定无法满足30个段落的应用,因此在版权音乐库里寻找合适的音乐成了剪辑的重点工作。以笔者剪辑的贵州集为例,线路一由梵净山、万峰林、格凸河、织金洞、天生桥、猴耳天坑和荔波漳江七个点组成,开篇必须以恢弘大气的音乐起势,然后需要转换一下情绪,笔者选择以万峰林的热气球这种略带快乐和小浪漫的镜头开始,因此音乐也要选择稍微轻快一点的。接下来的几个点有些类似,都是各种喀斯特地貌,但是不能全部用同一种情绪,剪辑师必须发现每个点位细微的差别,然后寻找不同的音乐来烘托。找准合适的音乐并在每个点位之间寻找音乐上的细微差别,奠定了整个片子的情绪变化,让每个点都有独特的趣味和特点。
二、同期声是纪录片的质感和节奏
“彼此分开的画面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对于连续幻象的创造,对于连续发展(时间、运动)的创造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差异而产生意义)。然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差异才可以创造出幻象,那就是,这些差异必须被抹去[2]。”这个貌似矛盾的概念在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创作中同样是适用的,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大量素材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主题,创造一个形而上的意义,就是剪辑,而剪辑是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个过程中除了纪录片普遍采用的解说词和音乐等元素的使用之外,同期声是纪录片独特的、相当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决定了纪录片真实的质感,引导和调剂着整个片子张弛有度的节奏。
以《航拍中国》第三季为例,无论是载人机还是无人机,高空的同期声只有杂乱的风声和机器噪音,无法提供给后期剪辑使用,因此所有的环境音和效果音都是靠后期创造的。而且《航拍中国》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在于全片都只有通过解说词叙述来讲故事。因此在剪辑的时候少了一种表现形式,全部解说词配音乐的形式很容易会产生疲劳。于是有意加入的同期声和环境声就是重要的改变节奏的手段。尽管有几十个点位,但是全片还是需要有整体感,尤其是点与点之间的衔接,如果音乐转换不好很容易产生断点,这个时候同期声就是重要的衔接手段。根据镜头的不同,插入适当的风声、水声或者鸟叫声,不仅在长时间的音乐旋律后起到转换提示的作用,而且在听觉上无缝连接起了两个点位,让不同的画面有了共同的质感。点位中间的同期声也同样重要,在解说词的间隙,或者某句话的时间点加入适当的同期声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让片子的節奏有所改变,而且让解说词的意境有了具象的表现和更加丰满的表达。
三、声音和画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作品
电影理论大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定义剪辑是这样描述的:“从各画面的联系中创造出画面本身并未含有的意义[3]。”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区别于电影的地方在于,电影一般都有具体的故事线和人物,用台词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而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往往在拍完之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故事线,所有的主题和意义是在后期剪辑中实现的。而同样与电影的区别,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剪辑很大程度上不能光靠纯粹的画面,因此巴赞的名言在这里就可以引申为:从声音和画面的联系中创造出画面本身并未含有的意义,就是纪录片剪辑应该做的事。
以《航拍中国》第三季为例,一个地理类的纪录片,没有人物采访和对白,基本上都是广角为主的俯视镜头,表现形式上的单一注定了它不可能像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那样讲一个完整的有始有终的故事。当然在前期调研拍摄的时候,导演会刻意设计一些场景,比如某些民族的节日活动等,于是这些有人类参与的场景就尤其成了调节节奏的利器。以笔者剪辑的贵州集为例,第二条线是以贵州各地少数民族的风土民俗为展示内容,包括了雷山斗牛、施秉摸鱼、西江千户苗寨和侗族大歌几个点位。这些都是有大量人物入镜的大场景,作为介绍贵州整体风貌的第一条线之后的线路,这条线需要和第一条线有明显的区别,剪辑方面也要以灵动有趣又不失温情为主。受航拍的限制,不可能有同期声录制,成片全部靠后期人造的环境音来补充。其中施秉摸鱼节需要营造出众人争先恐后奔向鱼塘的画面,这里的剪辑花费了笔者巨大的精力,一个点位的音乐就选用了两段不同的音乐,以开始摸鱼为节点,前后的情绪要体现不同。最后在成片里声音和画面完美结合,呈现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同期声在电视专题和纪录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后期剪辑过程中,有效利用音乐可以建构片子的情绪基础,升华片子的主题;合理而精彩的同期声更是调节了片子的节奏、塑造了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真实的质感。“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与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并与有声语言相结合,构成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形态[4]。”电视永远都是声画艺术,利用好声音在片中的作用,电视才能在短视频时代保持优势,继续引领风潮。
参考文献:
[1][美]Alan Rosenthal.纪录片编导与制作[M].张文俊,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让-路易·博德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9(5).
[3][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20-3-7
作者简介:李飞(1979—),男,青海互助县人,副高级记者,本科,现任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主要从事新闻视频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