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故宫博物院纪录片的创新传播研究

2020-10-15林岩松

传播力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

摘 要:《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献礼的纪录片其创新的内容以及拍摄策略的传播模式值得学习。其以修复师们修缮文物的日常为主题,给观众展现出故宫博物院不同的一面;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看待神圣的故宫及珍贵的历史文物,拉近了普通人与昔日帝王宫殿的距离,为这座神圣权威的宫殿添加了一丝温度。片中传达的“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体现出了修复师们乐于奉献的“匠人精神”。

关键词:《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博物院;创新传播;匠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02

故宫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设结构最为精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中包含的历代文物与艺术工艺珍品达到186万多件。[1]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历史上留存的唯一完整帝王宫殿,是中国历史巨变的缩影,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北京故宫博物院承担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使命。展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纪录片在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媒体的发展中推动着故宫博物院在传播历史文化方面更具活力。

一、平民化视角与新颖的内容传播相结合

《我在故宫修文物》既让人感受到了宏伟辉煌的故宫博物院建筑群,又巧妙地展示了珍贵文物,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关注焦点放在文物和平凡人身上,从日常生活的视角讲述他们在故宫中修复古文物的故事,他们从事的是“国内最昂贵的工作”,但也是一种平凡的工作,真实再现了个体的情感,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看待神圣的故宫及珍貴的历史文物,拉近了普通人与昔日帝王宫殿的距离,为这座神圣权威的宫殿添加了一丝温度。在故宫的宏大威严以外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只宫猫、上扇门窗、一朵即将开放的荷花和一个工作者的日常,从这些普通人的视角,更多了一些感怀的点滴和柔情的时刻,让历史的文物日久弥新,也让威严的宫殿多了人情味。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与生活化叙事风格相结合

《我在故宫修文物》并未按照严格的线性叙事方式来呈现内容,而是按照文物修复工作的不同划分板块,相互并行。每集的讲述主题明确,整集的内容都围绕着主题展开。每一集展示修复师修缮文物时用的语言空镜画面和音乐人为地将素材进行串联。

以往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受传统历史主义的影响,往往忽略小人物、小事件。[2]如纪录片《故宫》以时间顺序和线性顺序通过对文献史料的描述再现了其恢弘的气势。《我在故宫修文物》未按照严格的线性叙事方式来呈现内容,以文物修复为线索,带动场景转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非线性与线性叙事常常一起出现,前者对后者起到补充作用,起到文本构建的作用。[3]片中的解说词更多承担的是补充说明作用,有明显的口语化风格,如第二集里面的“有些树是他们自己种的,有些是他们的师傅种的,还有些是生活在明朝或者清朝的人种的”,一系列大白话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可以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纪录片中解说词分量的减少,让观众自己去感知体会,让观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整个画面中去。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使用大量近景特写镜头,记录了文物修复师们工作的细节。片中对于人物的塑造,以人物语言、动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来进行呈现。片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去拍摄故宫工作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详细地呈现了他们的神情与动作细节,使用叙事白描的创作手法,还原角色最真实的状态。重在体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拉近了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切感。国家级的文物修复师们在纪录片中的形象就像领居家的大伯哥哥姐姐,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鲜活亲切,与观众没有距离感。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故宫博物院里工作,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对物质生活没有更大的欲望,对修复技艺有着无限的追求。

三、“匠人精神”理念传达人文情怀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大多是日常对话、工作片段的记录。修复师王津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来修复乾隆皇帝喜爱的一座大型钟表,旁白中的“经过八个月的修复,现在能像乾隆皇帝一样欣赏这座精美钟表的走时表演了”,再现了修复师们修复文物的艰辛与坚守。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修复工艺经过了多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现在依旧是以传统的师徒方式来传授修复工艺与技能,体现了“择一事到终老”的工匠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全力打造面向普通人生活的呈现风格,体现明显的大众化的特征,与所有平凡人的内心相契合,赢得了受众的认可,让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青少年文化融为一体。修复师们对待工作时的专业态度以及在生活中的淡然态度给年轻人以启发,这样的精神是日益浮躁的社会所呼唤的,对年轻一代具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四、多媒体的交叉互动助推文化传播

《我在故宫修文物》并不是通过央视CCTV-9的播出而迅速火爆走红的,其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效益以及年轻人的青睐,点击量近200万,弹幕超过6万条,并且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了长时间的热点,讨论不断。在微博上不少大V的转发与分享,粉丝的大量跟进,观众在观影后分享到各自的微信朋友圈等进行新一轮的宣传。官方公众号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纷纷发文章为此片点赞叫好。多媒体多渠道的助力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传播打下坚实的根基。弹幕功能可让观众进行互动,微博等社交媒体同样让受众可以全身心地参与进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由此衍生的故宫大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随后上映,有纪录片的走红预热,将其搬上荧幕,通过与纪录片叙述所不同的电影形式展示给受众,体现了“二次传播”效应。《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传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未来发展的创新之路,即既要有内容题材的吸引力又要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五、结语

《我在故宫修文物》采用平民化的视角,选取独特的题材内容,拉近了观众与故宫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近距离地接触珍贵的历史文物,修复师们的坚守与初心让古老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它所传递的“匠人精神”理念值得人们去传递和弘扬,并且在互联网时代下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萧寒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在冷冰冰的古董,一个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其实是有鲜活的人,背后有鲜活的故事。我觉得它不是说我想要去拍修文物这件事,不只拍一个技艺,更多的是希望这个技艺背后的人能够活起来”[4]。

参考文献:

[1]魏佳瑞.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7.

[2]谢莹,胡凤美.新世纪以来故宫题材纪录片的演变路径及成因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4).

[3]吕悦.论电视片非线性叙事结构[J].视听纵横,2012(2).

[4]澎湃新闻网.导演萧寒、撰稿人绿妖谈《我在故宫修文物》[DB/OL].http://www.ncnews.com.cn/xwzx/gdxw/201701/t20170108_529301.html.

收稿日期:2020-3-4

作者简介:林岩松,男,安徽利辛人,中级职称,本科,主要从事电视纪录片制作研究。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中)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数字
故宫曾改名“血泪宫”
故宫博物院展出“海上丝绸之路”文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系列活动迎接国际博物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