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阅读,现代学校新常态

2020-10-15李碧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常态阅读习惯

李碧

【摘要】阅读是一切学习的核心,阅读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本文从“大阅读系统”的架构与实施出发,让爱阅读成为学校的新常态。

【关键词】阅读 习惯 常态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核心,阅读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在学校推广阅读,让更多的学生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我们温州市南浦小学进行了学校“大阅读系统”的架构与实施,让爱阅读成为学校的新常态,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阅读是师生最基本最诗意的存在方式

2016年,教育部颁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意味着这个时代已经从“知识核心时代”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而这些素养的培养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离不开丰厚的阅读积累。在童年,用书籍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上底色,是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培育学生的气质和人格。因此,我们提倡“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让学生与经典打交道,与大师对话,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校以温州的“爱阅读”为大背景,进行了学校“大阅读”系统的建设与开发,以求让所有的师生都沐浴在墨香之中,徜徉在书海里面,建构起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终身阅读习惯的人。

二、阅读这件“小”事里藏着一个“大”世界

“不会早起的人永远感受不到凌晨万籁俱寂的星空之美。”同样的,不会阅读的人也永远感受不到心灵得到熏陶的诗意之美。对此,我们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从阅读“大环境”、阅读“大课程”和阅读“大时空”三个方面建立整体的校园大阅读系统,让校园书韵飘香。

(一)阅读“大环境”,润泽书香

阅读,是一个学生优秀成长的源头活水。我们要把阅读的种子埋进每个生命个体的心中,并不断激活,让其生根发芽。

1.五大场馆(让书触手可及)

学校开辟图书馆、阅览室、阅读长廊、温馨阅读吧、阅读教室五大阅读场馆,不仅和温州市少儿图书馆联网,通借通还,开放学校的阅览室,还将图书馆里的大量书籍搬出,在校门口设立温馨等候吧(等待来接的家长时阅读),在学校走廊上设立走廊阅读角,在教室里开辟空间打造班级阅读区。打造“处处有书,无处不书”的阅读环境,让书触手可及,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為学生的小小图书馆。

2.四季轮换(让书不断更新)

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中征集阅读书目进行征订,以更好地发挥阅读书本的作用。鉴于原有图书馆藏书每本书的复本不超五本,限制了“共读一本书,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活动,学校特意以班级数配备复本量,每两个星期在同一年级段各班中轮换阅读,班班共读,保证了阅读量,也推进了班级阅读会的顺利开展。

3.三大读书会(让书浸润人心)

(1)专题“绘本阅读会”。从校长到中层,从语文、数学、科学到各个学科全方位参与,制作我们学校独一无二的绘本阅读课程。

(2)南浦教师“悦读”会。沟通彼此在书中读到的世界,希望教师们能“读出匠心,‘书途同归”。学校公众号里,还专门开辟了“南浦书韵”栏目,让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片段。

(3)“校长妈妈”好书分享会。定期线上推送校长的阅读分享,分儿童阅读和教师阅读两大板块。

我们深知,只有一个学校的教师是爱书的,他的学生才有可能爱书。

(二)阅读“大课程”,沉浸书香

阅读需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让每个学生无论是先天条件不同还是背景知识多寡,都能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进步。那种有步骤、有程序的阅读策略教学,才有可能缩小不同儿童间的差距。

1.课程架构

(1)课程设计有逻辑。在学校阅读课程建设中,我们人文主题和阅读策略双主题并行,为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制定专属的课外阅读教材。从一年级的“快乐上学”“亲情乐园”等人文情感主题,到后面高年级的“梳理有序”“习惯有法”等阅读方法和策略主题,完全是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的。

(2)课程内容跨学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达成共识,阅读课程不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也不是思想品德课,它不属于任何一门课程,它是一个融合的独立课程。各门学科教师应该协同担任阅读指导师,一个绘本可以从语文、科学、美术等多角度进行阅读交流,教师们大胆地采用协同教学等形式,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想象力,让每个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3)课堂时长分长短。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南浦小学开设阅读长短课,分为晨间诵读、午间静读以及单独的阅读课,并配备专属的阅读教材。这样专门的阅读课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让他们读有空间、读有时间。

(4)课程评价有方法。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的阅读,我们将阅读评价分为:常规的量评价和展示评价及非常规的爱心评价。学校每年举行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韵家庭的评比,并让评上的学生及家庭到各个班级及年段进行巡回交流经验或读书分享,这样不仅激励了阅读者,更让身边的人去影响身边的人。同时,学校连续三年开展关爱活动,带学生到火车站进行捐书活动,为贫困地区学生送书,以及到温州“城市书房”担任志愿者。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给予学生爱心阅读者称号,让学生读有乐趣。

2.课堂实践

(1)作家进校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举办“经典大家诵”“书写比赛”“诗歌征集活动”等各种读书节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每年邀请几位作家走进校园,和学生进行交流。台湾作家林焕彰来学校时,学生读童诗、画童诗、写童诗,与林焕彰先生一起交流童诗。正因为童诗,点亮了一些学生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心灵。动物作家黑鹤来校时,学校就掀起了一股读动物小说的热潮。

(2)校长下课堂。作为校长,笔者深感阅读的重要,首先从自己做起,大力推广阅读,迄今为止,累计上了近80场阅读公益课和公益讲座。除了线下的阅读推广活动,笔者还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辐射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为了让更多教师能重视阅读,上好阅读课,笔者带头磨课、上课,并分享各种关于阅读的课件和资料。就这样笔者仿佛成了一位“花婆婆”,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故事妈妈”。陪着学生幸福地读着,是一件幸事。

(3)教师课例推荐会。学校的“阅读悦美,导读一本好书”课例推荐会,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推广课,更是对教师技能和素养的巨大提升。

通过近三年的时间,学校也汇集了温州市的其他阅读推广人,精心为学生选择每一本适合的童书,设计每一节导读,打造出了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儿童阅读教材,我们的很多教师更是成为区“爱阅读”的指导教师,为更多的学校和家庭带去自己读书的心路历程。

(三)阅读“大时空”,弥漫书香

影响学校教育效果的主要三个基本群体是学生、学校、家长。筆者坚信阅读也一样,必须让家长、教师共同读起来。为此,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家长,尤其是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度。

新生亲子悦读会。点一盏阅读的灯,照亮前行之路。学校每年会给一年级的新生爸爸们上一节亲子阅读课。这堂课不仅是校长带领引导如何做亲子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和父亲在亲子阅读结束后,共点一盏阅读小烛灯,照亮智慧之路,有着满满的仪式感。

线上阅读群。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微信群,每周六晚上带着家长们一起诵读,做到线上陪读,线下共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还特意录制家教微课,带家长读《正面管教》学家教方法,提高特殊时期的亲子沟通能力,以及减轻疫情带来的压力。

家委赠书会。每年学校专门举行为家委赠书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带领引导共读关于家教之书。

三、阅读路上,春暖花开

美国作家杰奎琳·伍德森在绘本《每一个善举》中写道: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像波纹一样,向整个世界散发力量。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笔者坚信应该把阅读推广到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之中,最后惠及至更多的人。

就这样,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教室到一所学校,从一所学校到一个个家庭,从一个个家庭又走向社会。这一路走来虽艰辛,但又有许多的收获。通过我们南浦小学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我们希望能让阅读嵌入自己的生命,嵌入别人的时光,在阅读中共享生命的美好!

猜你喜欢

常态阅读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