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15束云
束云
语文作为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十分复杂,其中作文的教学当之无愧是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提取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写作内容,促进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初中作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进而热爱生活,使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然而从初中作文的教学现状来看,假大空现象十分严重,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胡编乱造,造成了写作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更与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本文分析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能推动作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1.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写作存在抵触情绪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面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语言逻辑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文采。但这也是现阶段的大部分初中生不具备的能力。因此,大多数初中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写作能力缺乏足夠的自信,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1.2初中生缺乏写作能力
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大因素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大部分初中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表达能力十分匮乏,这也给写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素材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材料,而大量的阅读是丰富写作素材的根本途径。学生现阶段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多,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少也成为了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又一因素。
1.3作文内容胡编乱造,缺乏真实情感
写作的核心在于真实,要真实表现生活、真实表达情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表现生活中的点滴。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将真实的想法传达给每一位读者,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收获同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作文的最大魅力。
然而从当前初中生的写作现状来看,他们已经完全背离了写作的初衷,写作内容空洞且流于形式,不少作品甚至模仿课文内容。比如,在写作“我的父亲”时,许多学生直接套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甚至在故事内容、修辞手法上都完全一致,内容千篇一律,作文教学没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素材,学生把写作看作是完成任务,而不是灵感的迸发,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大大降低了写作教学的效率。
2生活化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发挥阅读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还能积累更多的素材。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增加信心,激发作文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写作能力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阅读教学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在阅读完成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感受。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可以带领学生找出作者重点表达情感的文字。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此外文中还有很多温暖的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由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冬天,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2设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即兴演讲
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的生活经历对作文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对学生来说,生活范围较小且生活经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灵感的迸发。
即兴演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在演讲的过程中找到写作的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即兴演讲主题的选择既要贴近现实生活,又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因此,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演讲题目进行投票,从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演讲竞赛。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演讲兴趣,积极准备,在演讲中学会表达,善于表达。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必不可少。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具有生活化指导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好的写作习惯,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