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循环如何直面“主要矛盾”?

2020-10-15陈宪

南风窗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日益增长财产性

陈宪

未来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面对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直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采取的中长期应对措施。

经过4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通过最终消费、公共福利两种基本形式得以实现。从经济活动的视角看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在需求侧,消费和投资不平衡,消费不充分是有目共睹的;在供给侧,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不平衡,创新不充分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投资、创新和产业发展都是手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目的,居民最终消费则是目的的一部分。

数据说明,受疫情冲击后的中国经济,供给已经得到恢复,并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但需求仍然弱势,尤其是其中的居民消费需求更是如此。这当然有消费者活动受到限制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中居民消费这块短板一直没有完全补上。消费的源动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中共中央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提出,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消费及其增长源于收入及其增长。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居民消费最终依赖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没有稳定的收入,以及收入的稳定增长,扩大消费就是无源之水,内循环也无从谈起。

城乡居民收入能否持续增长,首先取决于经济增长。譬如,只有经济增长才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有了就业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六保”的首要任务是“保居民就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證一定速度的增长,都是居民收入增长必要且充分的前置条件。

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还取决于多方面的分配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在资本稀缺或强势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不利于劳动的初次分配。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亟待进一步调整。我国目前存在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仍有下降空间的用电成本、上网成本等,势必减少企业利润,影响企业的分红和奖励。这些成本的降低将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

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是最有可能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的两大要素市场。稳定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预期,完善分红激励制度,坚决查处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分红派息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中小投资人利益,是提高我国居民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的最重要途径。农民和农民工的主要财产是土地。长期以来,土地基本不能给他们带来财产性收入,这块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严重偏低。伴随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与其他收入种类相比,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更大的上升潜力。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降低成本,增加他们的经营性收入。要围绕这个目标,继续加大放松管制和减税降费的力度,一方面对冲疫情冲击的影响,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经营积极性,稳定和提升小微企业主和个体经营者的收入。

个人所得税决定了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从目前的个税分级税率和起征点水平看,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和空间。还要通过调研和测算,较大幅度地提高低保金、救济金等转移支付标准,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日益增长财产性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巴斯夫改进凹凸棒土添加剂供应 满足各主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的优秀诗歌作品
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分析*
印度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