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中心综合体的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2020-10-15蔡宙燊

四川建材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庭塔楼综合体

蔡宙燊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

1 控制中心功能要求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集中设置了线路控制中心,是地铁运营与控制的“心脏”。为了方便管理,地铁控制中心大楼除了线路调度指挥的功能外,还赋予其一些与运营直接密切的相关功能,如线网应急指挥、乘客信息编播、清分、制票、综合管理等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中心综合体功能

其中,控制中心主要功能主要分为中央控制室、系统设备房(无人)、系统终端室(有人)、材料备品区、维修工区(有人)及办公用房,其中办公用房包括调度办公、生产办公等。控制中心各功能均围绕中央控制室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控制中心功能关系示意图

主要关系如下。

1)调度办公(含参观演示室、应急会商室)需紧靠中央控制室,以方便调度办公。生产办公与调度办公相联系。

2)各线路系统设备房(无人)宜集中布置于中央控制室下方,方便电缆走线。此类房间均需气灭保护及24 h供冷,集中布置有利空调及气灭的相关专业布置。

3)各线路系统终端室(有人)需邻近系统设备房(无人),并宜靠外墙布置,创造自然采光通风的条件。

4)材料备品区(无人)、维修工区(有人)则可相对靠近设备房,其中维修工区宜靠外墙布置,创造自然采光通风的条件。

5)线路电缆通过车站、区间或车辆段通过电缆通廊从地下室经电缆引入间引入至地上设备房,再联系至中央控制室[1]。

中央控制室为控制中心的“心脏”,需要无柱大空间,内部弧形布置各线路的显示大屏及调度台,其弧形屏幕的长度主要与控制中心的线路数量有关。根据线网数量的需要,通常分为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双月形等布局方式。

2 控制中心综合体与地铁车站的接口整合设计

地铁站是重要的人流集散场所,将地铁博物科普功能、商业功能、展示功能与地铁车站有效衔接,能大幅度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控制中心综合体地块与地铁车站的关系主要分为三种:车站主体位于地块内、车站主体位于地块边缘、车站主体位于地块外。

2.1 车站主体位于地块红线内

可将与设备管理用房进行整合,设置在车站的范围之外与地下空间合建,从而节省车站空间,最终缩短车站总长度。优化地铁车站及两侧设备用房布局,采用设计和施工的统一协同,使得地铁线路斜穿的地下空间得以贯通。如图3所示。

图3 地铁设备用房外挂示意

2.2 车站主体位于地块红线边缘

通过设置扩大出入口、下沉广场、交通核、城市灰空间、文化走廊、站央中庭等方式,结合引入自然光线、景观绿化、立体化空间等手法,使地铁及地下空间与综合体相融合。例如,广州地铁线网运营指挥中心通过设置下沉广场,同时引入多层次绿化景观,将地铁站人流顺畅引入商业空间及办公大堂。如图4所示。

图4 广州地铁线网运营指挥中心与地铁站衔接空间设计

2.3 车站主体位于地块红线外

可考虑设置地下联络通道与地铁站衔接。控制中心电缆可考虑从区间隧道通过专用电缆管廊引入电缆间。如图5所示。

图5 洛阳1号线指挥中心电缆引入示意图

3 控制中心综合体的功能布局整合设计

根据控制中心功能与集团办公等其他功能的分布关系,可以分为独立式、集中式、院落式、综合式四种模式,如图6所示。

(a)独立式 (b)集中式 (c)院落式 (d)综合式

3.1 独立式

独立式布局以控制中心功能为主,办公功能较少,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基本为一个或几个并列体量,一般将控制中心大厅及其设备单独作为一个体量,其他功能形成另外体量,通过体块的组合对比,采用和谐的外立面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广东省广州市镇龙控制中心,其裙房为控制中心大厅及附属设备用房,塔楼部分为检修、会议、管理、办公等功能[2]。

3.2 集中式

办公功能较多且较为集中,但受地块面积及规划条件限制基本表现为塔楼+裙房的布局形式。一般将控制中心及其他地铁相关功能放置于裙房,其中控制中心大厅放置于裙房顶层。办公功能放置于塔楼的中高层。控制中心可与地铁办公共用门厅。

例如福建省福州市OCC地面建筑由1栋21层写字楼、1栋12层的办公楼及5层裙楼组成。西塔楼12层采用点式布置,作为合作单位办公用房及小部分编播中心办公用房,东塔楼21层采用板式布置,作为地铁综合管理中心办公用房,东塔楼下方裙楼主要设置档案及配套厨房,控制大厅及配套设备、管理用房及与运营关系紧密的清分中心、制票中心、编播中心、信息中心等布置在裙楼内。地下建有3层地下室,负1层功能主要为科普展厅、员工餐厅以及非机动车停车库,负2层及负3层为地下停车场及设备用房。地下2层设置与地铁车站链接的员工通道及设备廊道,地下3层设置大楼人防工程[3]。

3.3 院落式

用地面积较为富裕,地块所受限制条件较少,考虑员工办公环境舒适度,基本表现为灵活的院落式布局。例如浙江省宁波市轨道交通指挥控制中心设计,将指挥控制中心划分为南北两座主楼,分别对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及轨道交通管理服务两种功能,并在两楼东端以3层通高的大门厅连接。

3.4 综合式

办公功能复杂,综合考虑功能需求以及办公环境舒适等各方面条件,建筑体量表现为塔楼+院落的布局形式[4]。

4 节点空间设计

作为建筑空间的组织者、服务功能的集结地和交通流线的枢纽,中庭空间已受到普遍关注和使用者的广泛喜爱。对中庭空间的合理设计有助于综合体形成强有力的核心,促进员工的交流合作。

中庭空间可通过引入绿植、光线创造舒适场所,成为建筑的节点。例如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福特基金会总部大楼的室内中庭花园,大量的绿色植物、充足的阳光、清晰的空气成为提升办公楼品质的关键。建筑师通过绿色体系的营造为办公楼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息交往场所,也为各办公室提供了共享的景观。将本应属于城市功能的花园通过中庭空间纳入到建筑中,使建筑与城市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合。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沿用了香港汇丰银行的设计手法,将交通体系分散在建筑的边角,从而为营造内部中庭赢得了充足的空间。通过在中庭区域分段设置4层楼高度的空中花园,成功解决了大体量高层建筑的内部采光通风问题,调节办公楼内人们的心情[5]。

此外,中庭空间还可以通过设置跃层或趣味性的楼梯,吸引人们聚集交流。例如位于美国加州的YouTube总部,建筑师将其主要的核心垂直交通设计成了能够发生多种故事的场所,以符合YouTube一贯秉承的经营理念。

5 结束语

控制中心综合体设计应注重功能的复合化、与地铁车站的无缝衔接、自身的功能合理性及节点空间设计,以真正发挥综合体1+1>2的功能复合效应。

[ID:010212]

猜你喜欢

中庭塔楼综合体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