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弘爱医院:“后浪”已来 未来可期
2020-10-15徐洁
文/本刊记者 徐洁
新价值会如约体现。
到访过《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历届院长年会的管理者,一定对厦门非常亲切。2019年第十三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主论坛上,厦门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姚冠华介绍的“健康厦门”打造经验,令业界印象深刻。
厦门非公医疗生态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中国医院院长》关注到一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尽管到今年九月它才刚满两岁,但在当地民众心中已颇具口碑,而且它所呈现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医院管理思路,既抓住了医疗本质,还能清晰触摸未来医院发展前景。
年轻“黑马”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驰援一线
2020年开局,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医疗行业没有任何一家医院能避之不谈。对厦门弘爱医院(以下简称“弘爱医院”)来说也一样,甚至形势还要更加“严峻”。毕竟,它如此年轻。
“压力是一定的,”弘爱医院院长应敏刚向《中国医院院长》坦承道,“对弘爱医院来说,开业才一年三个月,但年轻也更多意味着责任、对抗力、弹性和机遇。”
大年初一,厦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次日,全院医务人员响应号召,放弃了春节休假立即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天,首批医护人员就加入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疫情期间,弘爱医院共派出5批次计15人奔赴抗疫一线。截至4月中旬,他们都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
任务结束后,弘爱医院荣获“厦门市援鄂医疗队抗疫先进标兵单位”称号,作为一家建院不足两年的非公医院,能迅速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战斗”中,无论从社会责任还是医疗技术层面,均凸显了弘爱的担当与敬业。
坚守本岗 拉起医院立体防疫闸
一方面支援战疫一线,另一方面弘爱医院也建立了一道立体防疫闸来保障医院诊疗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硬件方面,得益于医院设计的高标准和前瞻性,弘爱医院的新风空调系统直排直供,每10分钟更新一遍,不回流不窜流,保障了医院空气的清新洁净。同时,急诊部与发热门诊预留了独立且足够的空间,我们在布局上做了一些改造,管理流程上做些许调整即可符合疫情防控的严格要求。应该说,医院整体在应对疫情的基础条件是不错的。”应敏刚介绍道。
管理方面,除了医院入口进行初筛、严格执行入院人员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门诊人员登记信息、填写健康调查表等举措外,针对医院中最难管理的住院患者家属陪护群体,弘爱医院也有“招”。首先是对住院患者陪护家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做到全面落实。其次是大力推进医院“无陪”工作,通过提升医院陪护质量管理、合理减少家属探视时间,从而降低这个群体可能带来的院感风险。
应敏刚院长在厦门机场为本院援汉抗疫的医护人员送行,给他们加油打气。
一方面支援战疫一线,另一方面弘爱医院也建立了一道立体防疫闸来保障医院诊疗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无陪、少陪,一直是医院服务管理的难点,但弘爱医院却在短短时间内得以推进,应敏刚介绍了相关管理思路和三项具体举措。
一是有陪无护。针对家属对医院照护方面的担心,弘爱医院最开始在给患者提供服务时实行的是“有陪无护”,即家属可陪,但具体生活护理由医院护理员来做。家属了解确认了陪护质量,自然会减少担心,放心把患者交给医院。
二是餐饮问题。生活上除了陪护,病患与家属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餐饮。假如患者在医院就能吃到营养可口且物廉价美的饮食,自然就不需家属送餐。为此,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做出多样品种送到病房让病人试吃、测评;针对病人反馈的意见进行改进;并同时参考患者营养膳食医嘱要求,为患者推荐食谱。
三是质控保证。为保证医院陪护人员服务质量,弘爱医院护理员由医院统一招聘、培训,交由病区护士长管理和协调。护士长根据病区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安排工作并考核管理。
“这种方式,相较家属自己请护工陪护或医院委托第三方陪护服务的方式而言,在陪护质量和管理效率上都有很大提升。”应敏刚介绍,“一方面,医院会承担护理员的系列培训等工作,将其当作医院员工来培养;另一方面,陪护服务长期在执业护士或者护士长的监管指导下开展,质量一定会越来越高。”
1 厦门弘爱医院2020年启动首批特色专病建设。
2 应敏刚院长在手术中。
生而不同 基因决定定位
“对医疗服务质量精益求精,追求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弘爱医院从创设之初就携带的基因。”应敏刚介绍。
2014年12月,弘爱医院奠基动工。医院从构想之初,就秉承了厦门建发集团“开拓新价值,让更多人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的企业使命。
因此,后续无论是从医院战略定位、管理模式,还是医疗服务、建筑设施、日常运营等诸多方面,均围绕这个使命进行设计发展。
比如在医疗服务方面,弘爱医院不同于许多医院门诊及住院病区的布局方式,突出以病人为中心,以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来设计安排。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内镜中心,包括肝胆胰血管外科、肝病科等,都在一个诊疗区域里。假如病人感觉到腹部不舒服或是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到这个诊疗区域,就能一次性解决问题。病区的设置,也遵循同样的道理。
除了硬件上的设置安排,在运行管理上更是强化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弘爱医院首批选拔20个特色病种,以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较好地避免了病人在多个学科间来回跑,力求用最短时间全面精准地解决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实现医院临床医学诊疗服务追求的优质效果。这种运行模式大大方便了病人,提升了诊疗效果。
同时,弘爱医院在医院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来激励医护人员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做到主动服务,多学科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一是服务患者的工作量;二是工作难度;三是医疗质量;四是患者满意度;五是科室之间的合作。
临床科室的考核指标主要关注于患者的病情是否改善或治愈,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如何。“此外,也考核科室之间的满意度。即要看多学科在共同治疗患者过程当中大家发生了怎样的合作,需要对外合作时,各个科室给予的便利度是怎样的,医院会在这些方面从绩效上给予鼓励。”应敏刚介绍道。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病人用脚投票,”应敏刚表示,“从单纯经济角度来讲,这样做会导致医院运行成本提高;但如果我们把工作做强做大,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就会增多,社会效益就会更加显现。”
而且,观察弘爱医院所在五缘湾医疗园区的整体布局,一家综合医院(弘爱医院),三家专科医院和一家老年养护院(分别是厦门弘爱妇产医院、厦门弘爱康复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和厦门弘爱养护院),五家医疗机构集中在一个园区内,从婴儿出生到疾病的预防治疗,治疗后康复,再到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乃至临终关怀,整个医疗园区是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与保障。
这种布局模式还能使区域内资源实现整合与共享。如,大型仪器设备,检验检查的团队,康复、养护病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等,病人方便且节省了费用。同时,资源互补背后,五家机构整体后勤保障体系也是完整的。
建发旗下医疗事业覆盖园区内的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包括消防安保、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物业管理、药品采购、耗材采购、设备维护等。这样运转的结果就是——专业人干专业事,整体园区的管理服务效率都会得到较大提升。
比如园区内的公立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它的后勤保障各个方面服务也已经由建发旗下公司运行,规模之后的效益、品质得到提升。在应敏刚看来,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与国外一些大型医学中心非常类似了。医务人员可专注于医疗事务,其他事务则由专业的服务团队完成。而作为医院管理者,应敏刚也坦言自己得以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医院管理、学术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工作。
应敏刚
厦门弘爱医院院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肿瘤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肿瘤防治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福建省肿瘤医院外科首席专家;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肿瘤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讲,这样做会导致医院运行成本提高;但如果把工作做强做大,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就会增多,社会效益就会更加显现。
奔跑起步 高标准筑梦前行
在设计者管理者的心目中,弘爱医院的未来定位不仅是一家传统医院,而是一个医学平台,一个社会角色。
眼下,弘爱医院正在建设国内第一个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系统(AB-BNCT)。作为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技术之一,欧洲、日本等在该领域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国将很快成为这项技术的并跑者。弘爱医院也有意以此打造出开放式、平台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医学中心。
在医院建院一周年之际,弘爱医院挂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筹),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在厦门地区的唯一非直属附属医院。
刚刚成立才一年,为什么就考虑这个事情?应敏刚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想要用高标准、高起点、严格打好基础。尽管医院工作才刚刚起步,但医务人员的思维和行为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按照临床研究型医院、教学医院的高标准来要求。做到规范、标准还不够,还要懂理论做科研,从而不断提升团队的成长速度。”
1 2019年5月18日,弘爱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奠基仪式。
2 在弘爱健康节上,医务人员和市民热烈互动。
此外,目前弘爱医院也通过柔性引进全国知名临床专家的方式,共同提升区域临床医疗水平。努力通过院内文化延伸,链接院外生态。
“目前全院1400人,怀揣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相同的信念,即都想把这家医院做好,都想在专业、学术上有成就,都想为病人服务好。这是一群愿意一起筑梦、一起踏实前进的人。”应敏刚表示。因此,在弘爱医院可以经常遇见班外时间仍然在辛勤工作,一有急诊危重病人就有许多人主动回岗协助的场景。
“脑洞”大开 换种方式做沟通
弘爱医院的团队文化和谐向上,内部各种兴趣团体气氛活跃,对外公益活动亦精彩纷呈。
比如,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摄影协会、跑团、骑行团、合唱团等,医院员工自发成立了10余个兴趣协会;同时,香氛疗法分享会、跳蚤沙龙、院长下午茶等各种沟通交流的模式,也是弘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之余的休闲常态。
用应敏刚的话说,既要工作好,也要生活好,只有医护人员的状态好,才会在工作中把这些情绪更多地带给患者。同时,这些活动自发参与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还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表现。
这些兴趣、爱好、状态、能量,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医院传递给患者和社区、社会。
以医院周年庆时举办的“弘爱健康节”嘉年华为例,应敏刚介绍,当时在院区里为小朋友准备了诸多游戏活动——开始还有担心,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医院玩吗?结果第一届就吸引了很多家庭来参与,非常成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小朋友们从人体模型里把各个器官识别出来,然后再安放回去;挂上听诊器,模仿医生、护士,同时还接受了很多健康教育,对健康生活方式有一些学习和了解,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启蒙。
此外,医院在“医疗+艺术+公益”上开了很多“脑洞”。比如,去年弘爱医院承办了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捐赠的摄影展,今年举办了第二届。“医院共收到了摄影家们捐赠的200多幅摄影作品,一方面,在医院开摄影展美化了医院环境;另一方面,作品向社会开放,捐赠费用直接用于资助贫困患者,使爱心事业得到循环和发展。”
再如,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圆古洲(厦门)集团有限公司和鼓浪屿艺术康复就业基金共同为医院捐赠了钢琴,门诊大厅里时不时演奏的音乐也得到了许多到院人士的好评。院内经常举办各种志愿者服务,医院每年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等。
应敏刚形容他心中对医院的定义,“希望弘爱医院今后在所有人心目中,不仅是一个单纯看病的地方,而是一个平时也可以接收很多知识的地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咨询;但更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既可以在这里得到社会帮助,也能在这里提供帮助给社会,弘爱将成为大家能够产生和弘扬爱的地方。”
转眼弘爱医院即将迎来建院两周年纪念。顺应医疗本质,弘扬大爱,循环公益,在这些崭新的办院理念的支撑下,这家医院会成为一个社会满意、民众喜爱的医学中心吗?答案藏在这代人的努力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