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儿医:当好儿童健康守门人
2020-10-15湖南省儿童医院
文/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省儿童医院多措并举打造省内优质儿科医联体,真正让患儿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病。
作为湖南唯一一家大型儿童专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牵头构建湖南省优质高效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责任,院长赵卫华提出了湖南儿科医联体“3515”共享发展新模式,多措并举打造省内优质儿科医联体,真正让患儿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病。
科学预判精心布防,打赢抗疫阻击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医院预判准确,行动迅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疫情发生后,医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严格防控新冠肺炎,又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行。为更好地筛查和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儿童,保障普通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安全诊疗,1月27日下午,医院将住在感染科的9名普通感染性疾病患儿整体转移至康复中心病房继续治疗,以腾空感染科住院楼,用于排除和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儿。
针对感染科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转移工作,医务部、护理部、感染科和新开辟接收的康复科区域,实行全面联动,成立临时感染2科,从临床各科室抽调了10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救治小组。
疫情开始时,医院就提前做好了预判,来医院就诊的新冠肺炎患儿应该不会很多,因为孩子感染往往会随家人一同前往综合性医院就诊。但是,疫情期间,医院各种防疫措施不得马虎。其间,医院还派出多支精锐医疗队伍,援助武汉、黄冈等地区,为小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治疗,并总结出一套详细的儿童新冠肺炎诊治方案。
国内疫情形势暂缓后,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又通过远程视频,与柬埔寨、尼泊尔、缅甸等7个国家的防疫专家代表分享新冠肺炎的防治经验,重点介绍了儿童新冠肺炎感染诊治与应急管理、湖南省儿童医院如何做好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派出专家援助非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7月,医院就诊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后,赵卫华提出对于全员医护人员“应检尽检”,对重点人群中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彻底检测,截至7月9日19时,全院共计完成2700余人次检测,为医院后疫情时期的正常运作新添了一份保障。
湖南省儿童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
牵头构建优质高效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面对省内儿童医疗存在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不可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破局?作为湖南省儿童专科领军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需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牵头构建湖南省优质高效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责任。
打铁,当然需要自身硬。湖南省儿童医院鼓励学科发展,注重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引进新医疗技术。目前,医院囊括“救命神器”ECMO、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等一系列高精尖医疗技术。湖南省儿童医院是湖南省唯一拥有儿童ECMO专职医护人员的团队,目前已经救治35例患儿,总体抢救成功率为60%,已达国际救治水平。
作为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整个移植中心设10个百级层流移植仓,仓外配套设置18张康复病床,目前已完成47例干细胞移植,植入成功率100%。重型地中海贫血、难治或复发性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采用干细胞移植方式来治疗,湖南这一类患儿无需再远赴外地进行移植手术。
为让优质的医疗资源造福更多的孩子,赵卫华提出了“牵头构建湖南省优质高效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口号,着力推进湖南省的医联体建设。
2019年11月,湖南儿科医联体“3515”共享发展新模式的提出,标志着湖南儿科医联体由1.0版“4568”联心理念晋级为2.0版“3515”共享发展新模式。
何为“3515”?即“三大目标、五个共享、十五项举措”,医院主张联动省、市、县三级156家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围绕构建优质高效的湖南儿科医疗服务体系、18岁以下儿童在省内享受全方位多层次医疗保健服务、不断提升儿童就医安全感获得感“三大目标”,推动管理品牌、临床技术、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五个共享”,全面落实及强化“全面托管”帮扶模式、强化“定期指导”帮扶模式、强化“科科结对”帮扶模式,以推动临床技术共享等“十五项举措”,共同打造省内优质儿科医联体。
简而言之,就是用湖南省儿童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动、帮助省内其他医院的儿科医疗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各种讲学、义诊、培训等,让整个湖南的儿童有安全感。
最多跑一次,多站在患者立场想问题
医院看病不是在排队,就是在排队的路上,这是不少大医院就诊的真实写照。2010年至2015年,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医院每天门诊量5000人左右,最多时接近9000人。庞大的就诊量给门诊窗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也耗费了患者大量时间。
为缓解门诊挂号难、排队难、看病难难题,医院致力于以信息化推动医院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专家精准预约,手机扫码可享全流程的医疗就诊服务。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挂号大厅,挂号、缴费等窗口前有两三人在等待,大部分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预约挂号、缴费等。通过湖南省儿童医院微信预约平台预约专家号,根据就诊时段提前出门即可。
据悉,医院已实现基于微信服务号和支付宝服务窗的扫码支付、扫码导诊、扫码取药、扫码检查,检验检查结果可在手机上实时调阅。整个就诊流程有电子指引,各个环节清晰可查。在医院看病都是扫码预约,几乎全部的流程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从2010年电话预约挂号,到如今的电子化就诊服务,湖南省儿童医院通过近十年的探索,真正实现了患者少跑路、信息多跑路,最终实现患者就诊最多跑一次。
搭建“四位一体”公益救助平台
近几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与公益组织,搭建了义诊筛查、疾病救治、培训研修、健康教育“四位一体”的公益救助平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贫困家庭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
3个月大的安安(化名)家住长沙,原本平常乖巧可爱,突然有一天哭闹不止,几经哄劝后奶奶意外发现了安安胸口的“夺命”绣花针,惊魂未定之余,家人赶紧带着安安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
主刀医师黄鹏主任在充分进行评估后,小心翼翼又果断精准地拔除了安安右心房上这根4厘米长的绣花针。整个手术过程用时短且顺利,总失血不超过50ml。此后,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治疗和康复,安安于4月17日成功出院。
自2019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始参与基金“童心项目医院模式”项目,安安是众多受益患者当中的一员。据了解,安安此番救治总花费为3.3万元,费用均由“童心项目医院模式”承担。目前,该项目已救助了近200名先心病儿童。
2020年以来,1月份,湖南省儿童医院成为“童心项目医院模式”的重要实施医院,该项目将开展先心病患儿的免费筛查和手术救助工作。4月份,进一步推行“顺丰暖心-孤贫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合作,项目主要开展先心病患儿免费筛查和手术救助工作。
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已经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合作开展了“微笑列车”“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爱佑童心”等29个爱心慈善和志愿服务项目。
据赵卫华介绍,近3年,医院救助患儿4284人次,共计7132万元。救助病种涵盖先心病、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胆道闭锁、尿道下裂、地中海贫血、白血病等300余病种,真正为患儿健康带去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