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媒体内容要为王传播须及时

2020-10-14杨立友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

杨立友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信息途径呈现多样化、快捷化、个性化、互动化等特点。基层媒体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尤其是县市电视广播台及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新闻信息的采访采集、制作和传播形式,紧扣新闻内容真实、易记为王,做到及时、客观和有针对性的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主旋律,提升新闻质量和扩大传播面,最大限度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基层媒体;内容为王:传播及时

一、基层媒體内容采制及传播面临形势

县市基层媒体,面对的传播对象主要是部分公职人员、广大自由职业者和农民朋友,新闻内容的采访和传播方式,要满足于这些不同受众,或者说大部分受众,是新闻记者和宣传工作者面临的根本问题,更是基层电视广播和融媒体掌握宣传主动权,唱响主旋律,立足于党和人民心中的关键所在。

全面深入客观采访、采集新闻事实,需要一定时间,制作传播需一定过程,与受众吸收信息的及时快速需求形成了矛盾。

比如2019年底,武汉新冠肺炎病毒爆发后,禄丰县政府从农民手中购买萝卜、豌豆支援武汉这个新闻事件,我们广播电视台和融媒体中心同时前往采访,记者都还未返回融媒体中心,铺天盖地的受众就通过手机,在朋友圈发布了农民拔萝卜、摘豌豆装车要发武汉的消息,当我们融媒体中心第二天播发这个消息时,尴尬的是,这个新闻件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了旧闻。同时,我们广播电视台和融媒体中心,担心受众不明白,还用较多的画面和解说传播这条消息,朋友圈自媒体简洁明了的三言两语,通俗易懂的传播语言,老百姓很快就知道记住了“禄丰政府出钱百姓出力,送大萝卜和青豌豆驰援武汉”这件事,老百姓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萝卜、豌豆特点和驰援武汉的心情。在我们主流媒体播发消息前天和前夜,手机用户大量互动、点赞、转发。

而我们按部就班采访、制作、传播,采取的工作流程,导致的慢节奏,与民间信息采制传播的快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给我们新闻记者及宣传工作者提出了警醒:新闻信息的采制传播,该彻底改革改变了!

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手机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需要的信息量大,需要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更快速更及时,而我们基层广播电视及融媒体,由于投入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不足,大容量新闻信息的收集制作和快速及时传播,成为了我们的短板,成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加快推进新闻媒体融合发展,顺应当今世界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立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讲话不仅是我们党新闻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更为我们基层媒体开展新闻信息内容为王,传播及时、便捷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强大的思想指导和发展目标,对于我们基层媒体来说就是要客观、真实采访、采集新闻事件信息,通俗易懂简洁的表述新闻事件,以方便受众收听收看阅读的技术途径,及时快速的传播新闻事件,这是悬在我们新闻工作者头上的双刃剑,更是我们新闻人和宣传工作者面临的政治形势和发展形势。

纵观以上出现的新闻信息采访、收集不客观、不全面,制作、传播慢的问题,首先是现代新闻信息传播时效性要求高,广播电视和未完善的新媒体传播速度慢,制作传播技术手段滞后,受众对新闻消息缺乏参与感,缺乏获取热情造成的。

手机普及和网络技术发展,让广大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信息的获取更为及时,还能随时随地参与互动,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国家占领宣传主阵地,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传政治形式,顺应新闻信息传播发展大趋势,顺应受众方便快捷获取新闻信息的诉求,采取及时高效的制作传播技术手段,实现受众参与视听阅读愿望,提升新闻传播和视听阅读量,更好地促进新闻传播长远发展。

其次是受众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新闻内容需求越来越高造成的。

受传统媒体采访制作技术单一和能力水平不强制约,受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等水平制约,受滞后的宣传思想意识制约,都会严重影响新闻信息制作传播效率和质量。

二、新闻信息的采访收集、制作要以内容为王,要与时俱进,与受众贴近。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交流互动性更为突出,而且传播者与受众,实现了互动,不仅能够让广大受众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取了解新闻信息,还能够针对各种新闻信息发表自身的评论及见解,显著提升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对新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新闻媒体人,也可以在评论里,了解广大受众的想法、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改进新闻信息的采访制作工作。

新闻信息内容为王和传播及时不可偏废,比如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自媒体“同行”,在政府或者民间举办的节日类等活动上,他们利用网络技术及微信,简单的一人一摄像机,现场向广大手机用户直播盛况,虽然拍摄水平等,不如电视台和融媒体工作者专业,可是它的及时性,不得不让我们电视台“正规军”刮目相看。当然与自媒体相比,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拍摄画面的美观度,政府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等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观众想知道的内容,从自媒体简单的直播热闹中看不到的内容,我们新闻记者是可以通过全面深入采访报道做好的。

所以,内容为王和快速传播,二者要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我们要透过新闻事件,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反映新闻事件,这就叫内容为王,新闻信息的采访收集、制作和传播,要以内容为王,要与时俱进,与受众贴近,这是我们新闻记者和宣传工作者,必须持之以恒做到做好的工作。

作为新闻记者和宣传工作者,还需要改变现场单一获取新闻事件信息的传统做法,才能实现内容为王。还是以“禄丰县政府买萝卜、豌豆援助武汉”这条消息为例,我们记者深入事件现场,一方面准确掌握了买萝卜豌豆发武汉这个事实,另一方面就要贴近大众,思考大众关心关注这条新闻的重点是什么?除事件本身外,大众是否想知道武汉那边接收物资后的反应等等,这都需要我们新闻记者,从各种平台收集信息,甚至可以通过电话,对受捐方开展必要采访,最大限度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谦虚地吸取手机快捷、及时采制、传播信息的优势,回避自媒体手机微信采制信息内容简单,甚至失实的不足。

作为基层媒体新闻记者、宣传工作者,要看到传统媒体变革后面临的危机,发扬传统媒体深入现场、扎实采访新闻信息的优势,以真实的采写内容、客观公正的报道为王,提升党委政府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执行力、宣传力,唱响主旋律,更多地引起受众对我们媒体的交流互动。

融媒体与传统媒体共融发展,需要我们围绕国家方针大政,围绕国计民生,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时俱进,与受众贴近,提升新闻职业素养,制作出有深度、有温度、有水平、有更多受众的新闻。

现场获取新闻事实,透过现象看新闻事件本质,既是保障新闻事件真实性、客观性的重要途径,在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快捷的社会形势下,需要我们脚勤手快,耳听八方,一边现场获取新闻事实,保证新闻事件真实客观,一边在众多的信息和受众当中,精选新闻事件的相关背景信息,提高新闻信息质量。

随着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发展变化,我们还要应对不同行业,不同受众需求,从受众角度出发,采制符合不同受众生产生活特点的新闻内容,采取符合不同受众的传播方式,保正新闻信息阅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为受众定制推送符合受众个性或者共性的、需要的新闻信息,推进受众围绕新闻信息互动交流,为新闻信息采访制作、传播发展,打好基础,提高党委政府主流媒体,宣传、教育,引导人民受众的主阵地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的加速爆发,受众获取新闻信息需求将更加短、平、快、实、准、新,基层新闻媒体和宣传工作者,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新闻信息的采访、采集、制作和传播形式,以新闻信息内容真实、易记为王,做到客观、及时、有针对性的传播,提升新闻质量和扩大传播面,最大限度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参考资料:

[1]《新闻学》徐宝璜所著,1919年11月出版。

[2]《习近平关于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升级版诠释
《济源晨报》微信公众号赢得近20万粉丝的“宝典”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省级卫视的竞争:“内容为王”或“渠道为王”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电视科教频道建设运营之浅见
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新闻规律
机遇与变革:网络媒体深度报道新动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