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技术突围途径分析

2020-10-14朱清钟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朱清钟

摘要:本文首先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搭建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布局要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分层架构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突围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传播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直观地表现是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大幅度减少,市场份额急速缩水,广告营收大幅下滑,主流阵地采编人员不断减少,基层传统媒体的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弱的弊端日益凸顯,缺乏资金、缺乏人才和缺乏设备的困境持续恶化。上述现状倒逼基层传统媒体必须及时转型、深入变革,以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亟待打通的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县级媒体打破信息孤岛局面,建设融媒体中心,已是大势所需。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搭建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县级融媒体中心采用的平台系统必须具有完整的冗余备份和数据防护功能,以确保运行的高可靠性和信息传输从“端”到“端”的安全性。中心的全网布局设计、网络设备选择和网络平台排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全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还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区块,确保系统不仅可以预防来自网络外部的非法访问和数据攻击,还能提供完整的身份验证功能和严格的授权机制。在抵御外部攻击、保护系统免受损坏的同时,未经授权的用户也无法访问系统内的机密信息。

2.高效性原则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容模块设置应以县级媒体业务类型为参照依据,设计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架构。依照内部信息快速汇聚的具体要求,集纳自动处理技术,提高融媒体产品的生产效率。在建设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效率优先的技术架构模式,充分考量复杂操作组和分工中安全网的详细分布。利用导控引擎驱动整个流程模块,完成高效运营,从而满足县级媒体对新闻融合业务的需求。

3.先进性原则

在兼备安全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上,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系统设计应具有技术先进性。在采用前瞻性技术构建新闻融合媒体业务网络和对应的管理发布网络的同时,要一并兼顾未来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动向,例如内容编码、数据通信、计算机系统等。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IT)、知识产权(IP)技术和网络技术(NT),为今后的软硬件布局和动态业务能力拓展预留合理的升级空间。

4.拓展性原则

考虑到今后业务提升的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系统必须是可扩展的,并且要确保其迭代路径不影响现有系统的正常使用。这意味着中心内部搭建的主机模块、网络模块和数据库模块等应具有良好的自主升级能力。主机模块和网络模块的架设应采用高扩展性能的硬件组织框架,以适应融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模块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整体性功能扩展和存储量提升,以适应用户规模的扩增。通过不同系统模块的逐步堆叠、集成和延伸,中心可实现从简单系统到复杂机制的升级。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布局要点

1.标准化的内容管控平台

传统模式下的媒体内容生产是单一制式,即先通过固定流程采集、制作、输出内容,再按照媒介特征和媒体类别,分渠道分载体传播给个人。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媒体内容生产的特点是采取多种媒体并行的模式对海量信息进行分类和集成。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常态化业务之一,是整合既有的传统媒体内容和后继生成的新媒体内容,并将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内容置于同一媒体资源池中。这样一来,各类信息的汇编和分发可以汇总到指定区域内的所有媒体中,例如纸质媒体、移动媒体、广播和电视媒体以及在线新兴媒体等。实现上述功能的重要手段是标准化内容管控平台的设立,利用该平台不仅能对媒体内容库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还能完成分层级个性化展示,涉及的具体技术要素有:权限设置、索引设置、元数据控管和存储周期控管等。权限设置是指依照模块特征,对媒体内容进行数据分组,制定加密级别。索引设置是指对聚合内容资源进行分类标签化处理,以便快速检索和直观呈现。元数据控管意味着完成媒体文件的元数据输入和存储,实现媒体文件的统一管理。存储周期控管即基于业务需求开发存储策略,对媒体内容数据的删除周期和存档时长加以规制。

2.一体化的指挥调度平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目的之一,是为了打破区域内各媒体独自为阵、资源割裂的局面,整合现有的人力和物力,形成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的创立宗旨在于打造核心统筹、轮班调度、部门协作、编前谋划等固定机制,以及“一支队伍采写、一个专班编辑、一个平台传输、多个媒体刊播”的共享体制,将全媒体记者纳入平台建设,实现统一调度指挥、统一主题规划、统一组织采访、统一发表稿件,满足融媒体对整体生产业务的指挥需求,从指挥报道、选题策划角度实现互联网化、无纸化、流程化,从移动互联办公的角度全面覆盖各种策划和生产形式。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包含了选题策划一体化、报道调度一体化和流程统筹可视化等功能模块。选题策划一体化是指,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端录入、管理、指派选题,方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对选题开展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报道调度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实现对人员和设备的实时管理和调度,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指令对前线采编进行直接指挥。流程统筹可视化指的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内容数据,辅助导控人员筛查业务流程进度,便于进一步优化统筹工作。通过统计和分析可视化的流程数据还能诊断出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性漏洞,有利于改善业务环节分配,提升内容生产的速率和发布的质量。

3.集纳型的生产发布平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打造“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新业务模式,构建“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的传播格局。该模式实现的技术核心是统一集中的生产发布平台的组建。融媒体生产发布平台实质上是一个全媒体业务整合平台,分为融媒体生产平台和融媒体发布平台。融媒体生产平台集纳了媒体制作层面的各种基础编辑工具,例如多媒体编辑工具、短视频编辑工具和图片编辑工具等。其中,多媒体编辑工具不仅能实现对照编排和多级审核,还能实现多渠道多账号统一平台的界面管理,更可编排报纸、电视台、网站、微信、微博、移动智能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户内(外)屏等多种渠道发布的各种内容,同时还自带大量固定模板供编辑人员选择。

短视频编辑工具是针对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内容传播趋势,提供支持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B/S)界面的短视频、图像交换格式(GIF)等的编排功能模块。图片编辑工具能实现图片的快速编排,例如加水印、马赛克、剪裁等功能。融媒体发布平台实质上是一个多路径统一推送平台,关键在于多渠道发布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通过融媒体生产平台制作的成品新闻稿件、音视频节目都能够在融媒体发布平台上推送。采访素材全部进入平台原料库进行审核,多个媒体宣传端再根据自身需求对原素材进行整理、加工、组合,形成图文并茂、各具特色的新闻产品并进行发布。

4.聚集式的资源整合平台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采取各级党委总体负责、宣传部门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全力支持、基层媒体全面对接的建设路径。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将传统媒体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对行政区划内涉及百姓衣食住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相关部门及企业信息进行整合,用新闻传播价值观,用服务集聚用户群。换言之,要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必须聚集县域的全部公共媒体资源,如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微博,建造一个多元化多样态多维度的互动融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融媒体资源整合平台包括前端资源信息汇入和后端政府服务集成:前端资源信息汇入,要求内部整合全媒体矩阵资源;后端政府服务集成,要求外部对接党政部门相关服务。融媒体资源整合平台的打造可充分发挥党媒的舆论引导作用,一方面成为移动互联网端发布权威信息、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成为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服务和推进政民互动服务的重要载体。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分层架构

1.基础资源层

在基础资源层(IaaS/NaaS),以虚拟化管理平台来管理私有基础服务资源,并通过虚拟划分整合的方式,构建支持计算、网络、数据库和存储的虚拟基础池。底层架构承载基本必要的数据存储,包括机房设备、计算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和转码设备等基础结构资源包,以及存储资源包、计算资源包、网络资源包和转码资源包构成的虚拟资源包。中间层架构集成了三个核心管理平台,即负责弹性计算、虚拟存储和虚拟网络的虚拟资源管理平台,负责集群管理、并行计算、分布式系统的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以及用于全局调度、负载均衡和质量管理的平衡调度系统平台。

2.媒体平台层

在媒体平台层(PaaS),设立数据服务、媒体处理服务、管理服务以及其他供给服务四大基础服务板块,分别对应多个服务单元。所有媒体服务的设计均遵循分布式架构,满足负载均衡、高可用性原则。对应融媒体的实际服务支撑需要,将多个服务单元进行整合,组合出内容服务中心以及流程驱动服务中心,作为支撑云平台运转的核心服务功能。平台服务层中公共服务组件实现分布式部署,各服务之间松耦合,并采用统一的调用方式。

3.业务应用层

在业务应用层(SaaS),创制高清新闻采编业务应用、融合媒体生产业务应用和报道指挥系统三个部分,涵盖报、广、电、网类新闻节目制作、演播室播出以及融合媒体内容的汇聚、生产、发布和指挥调度等功能。构建全域覆盖的应用服务集群,支撑多元业务的并行开展,打破传统的系统边界,将每个系统中的工具单元进行分类聚合,。基础资源层、媒体平台层和业务应用层均秉承开放性设计,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平台服务能力,采用后台服务与终端应用工具分离的建设方式,扩大终端应用工具的选择范围。通过统一的平台接入规范,接入主流厂商的生产工具,并使用统一的资源管理系统方便多厂商编辑工具接入。

四、结论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现阶段加强和巩固新闻舆论阵地的首属要务,是提高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先进技术是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驱力,也是维持和保障基层媒体业务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融合创新理念为统辖,深入剖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搭建原则、技术布局要点和技术分层架构,试图探寻基层媒体创新发展的技术突围之路。

参考文献:

[1]严洪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方案[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42):74-75.

[2]王青青,刘彦辉,浅谈县级融媒体中心本地技术平台的建设思路[J].中国有线电视,2019,(11):1230-1231.

[3]方姝,胡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案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 (22):3233.

[4]謝念.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出版,2019,(22):36.

[5]向晓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策略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19):200-201.

[6]栾轶玫.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建[J].青年记者,2018,(31):4-5.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中心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展、难点与对策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创新路径
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和思考
玉山迈进媒体融合新时代
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意义与路径探究
中宣部、广电总局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三项重要文件
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中心解决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