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14谢宗彦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迁移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谢宗彦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习迁移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數学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指导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学习迁移的方法,用教材中的实例表现,建立正确的认识结构;寻找共同点,更好地搭建迁移的桥梁;展现数学特质,提升小学生表达水准。本文对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学习迁移;小学数学教学;知识应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5C-0042-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不会学习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很笨,而是没有运用好的学习方法,运用了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很好地进行学习,而这个好方法就是学习迁移法。学习迁移法是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从感性转移到理性、从具体事物转向抽象事物的认识过程。

一、学习迁移的内容以及学习迁移的类型

(一)学习迁移的具体内容

心理学家对学习迁移进行过很多次的描述,其中有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对另一种学习方式的影响,不仅仅是前面的学习方式对后面的学习方式进行干扰,还可能是后面的学习方式对前面的学习方式有所影响。这些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讲,学习迁移主要指的是先前学习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与后面学习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之间相互影响。在小学数学中,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等都存在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影响,所以,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价值较高。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学习迁移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以正迁移和负迁移来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在讲 “九加几”这一节的时候,运用学习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可以依据“凑十”的方法来进行,“七加几、六加几”也运用“凑十”的方法,这就是正迁移,也就是积极影响。一种学习方法如果对另一种学习方法发挥消极的作用,就会让小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阻碍了小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古人学习写字,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这样就会给学习写字的人造成误区,认为如果写一个万字,就要画一万个横。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也会产生这样错误的想法。随着教师对学习迁移进行深入的研究,一点一滴找到了新的分类方法,不同的迁移类型对小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没有让小学生建立认知结构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小学生一般会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学习,但是,教师没有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这样就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阻碍了小学生数学的迁移能力。

(二)小学生不明白新旧知识可以相互联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明白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清楚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教师没有给新知识和旧知识搭建起一座桥梁,小学生自己也不会去拿新旧知识作比较。

(三)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展现数学的本质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基本数学概括的水准,但是,教师没有展现数学的本质,学生就不明白数学概括水准在学习迁移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解决措施

(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大脑中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进行组合,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才能对数学知识有正确认知。教师依据优秀的数学素材,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从而促进迁移能力的形成。

教师把数学教材的顺序进行分类,第一个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就是最基础的、最广泛的概念,第二个才是细节和具体化。比如,在学习“四边形”时,首先要通过日常用品认识四边形,然后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呈现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除了遵守由个体逐渐分化的原则之外,还要对其进行综合整理,以加深学习。

再比如,学习“小数加法”时,要让学生明白小数加法、分数加法、整数加法的相同点,找出相同的方法后让学生自己领会。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一个物体可以代替另一个物体,促进小学生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二)让小学生明白新旧知识可以相互联系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形成正迁移,不仅要复习巩固旧知识,还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有同化的作用,才能将知识进行扩展,把旧知识进行提炼。教师要在新旧知识之间搭一座桥梁,让小学生明白新旧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联系,从而开发小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分数和小数”时,虽然是两个知识点,但是仔细剖析就会发现,其实分数和小数是一个知识点,只是数的不同的两种形态,其意义是一样的,分数的加法和小数的加法一致,但不是一模一样,还是有不同的计算模式的,让小学生可以自主地对数学进行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比如,讲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可以先设计整数除法的复习题:1200÷200=( ),120÷20=( ),12÷2=( )。在复习旧知练习结束后,设计一组专门训练小数除法中小数点的训练题,只要求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不需要计算结果。例如,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2÷0.2=( )÷2,1.2÷0.02=( )÷2,0.12÷0.2=( )÷( )。这样的练习设计把教学的难点降低,通过复习,学生重温了一次“商不变规律”和“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体现了教学角色的转变,注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小学数学教师展现数学本质,提升小学生的表达水准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小学生仔细地进行观察和比较,准确地表达出小学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让孩子们理解并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概括水准。

比如,在学习《圆》时,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圆,比如盘子是圆形的,太阳是圆形的,汽车轮胎是圆形的,并对这些事物进行观察和对比,概括出圆的概念和特征。学生也可以自己根据观察和对比的结果,对圆进行自己的理解,并把它表达出来。这种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发现图像的特点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也叫发现法。

教师运用发现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概括水准,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某一个知识起点开始讲解,指引小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了解这样内容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让这些知识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还要让小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找到数学知识中相互联系的点,很好地把旧的知识转移到新的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发散小学生的思维,扩展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效,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进而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爱红.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6,(4).

[2]吴雅婧.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求知导刊,2015,(22).

[3]龚少英.学习迁移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4]陈健.学习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9,(24).

猜你喜欢

学习迁移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