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化“礼”的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10-14吴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熏陶

吴丽

摘要:礼乐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礼”的教育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礼仪文化”教育需要仔细甄别,认真选择,讲究适度,兼容并蓄,加强训练,熏陶浸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学生心中,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礼乐教育;甄别;兼容;熏陶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指出: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

习近平总书记简明的阐释告诫我们没有“文化自信”这个基础,“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就没有根基,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海纳千百川,真可谓“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它主要的文化内核是什么?[1]

《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做了最简明的回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注入深厚的伦理责任和家国情怀,赋予我们民族强大的统一性、内聚力和百折不挠的品格。”[2]

如此看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即习总书记所说的“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的“文化的DNA”。

一、“礼”的核心价值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礼”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因为“礼”,对社会个体来说,是每个人穷其一生所应该追求的价值标杆,而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护与存续的价值范式,足见“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从渊源承继来说,又称为“圣贤文明”。从中华道德始祖“虞舜”以降的“舜、禹、汤、文、武、周公”等被后人称颂为“圣人”的古代帝王无一不是“谨礼”的典范,《礼记·礼运篇》里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妻”,又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未有不谨于礼者也”。对圣贤的尊崇,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以个人品行教养为核心内容的“仁政”或者“明君”政治企望的文化基础,甚至成为一种可以称为“圣人情结”的文化现象,如“圣人出,黄河清”。

中国传统文化,从内涵构建来说,又称为“礼乐文明”。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乐”,礼为内容,乐为形式,二者互为表里,相与为一,寓礼于乐,以乐传礼,从而实现通过对个体的教化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通过对个体私德的规范来实现对社会公序的维持,正如宋代新儒学所主张的那样,“为治要在得民,得民要在教化,教化要在使天理之公而克人欲之私”,这里的“天理”,其实就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核的公众伦理。

翻开一部《论语》,关于“礼”的文字随处可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从言语到行为,从自省到力戒,从起居到社交,从奉亲到事国,由此可看出,礼的精髓和礼的表征确实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方方面面,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立”,其实包含了古人梦寐以求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三立”的全部内涵。

二、“礼”的教化与传承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更多的也是在“教化”方面,所谓“智者创物,巧者述之”。“礼”的内容多表现教育人“什么可以做”或“什么不可以做”的言行范式,高深的理论探讨其实不多,关键在于教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甄别与选择

笔者授课所依据的教材主要是《论语》《礼记》《弟子规》等传统读本。这些典籍的内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呈现出十分驳杂的特点,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在教学之前,必须坚持扬弃的态度对其间的内容进行恰当的甄别与选择。以《礼记》中《礼曲上》和《礼曲下》为例,笔者将遴选出来的內容粗略的分为三个层次,即“应该继承的”“必须抛弃的”“可以借鉴的”。

一是“应该继承的”:尊客之前不叱狗。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公事不私议。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车上不广咳,不妄指。

二是“必须抛弃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妇人不当御。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父不祭子,夫不祭妻。

三是“可以借鉴的”: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娶妻不娶同姓。父子不同席。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通过这些粗略的归类,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实际,辩证的分析与吸纳,采取“扬弃”的方法,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剜烂苹果”一样,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2.适度与兼容

前面已经谈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因此要有选择性的吸纳,而不能抱残守缺,甚至泥古不化,“适度与兼容”就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原则。下面以《弟子规》为例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和尝试。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根据《论语》等典籍编写的一部蒙学著作,体例简明,内容浅近,每句三字,两两相对,便于成诵,十分利于教学。

值得玩味的是它的“总叙”。非常简单,只寥寥4组24个字,即“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虽然简短至极,却是这部著作的总纲,它将接下来要分叙的内容即“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呈现出来了。

“弟子规,圣人训”,是言其文化渊源:这些关于“弟子”的“规”即规诫、规则、规范,是起自于“圣人”(主要指孔子)的訓导、训谕、训迪。孔子虽然“有德无位”但在以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首孝悌,次谨信”,则是言其道德主次:在大众伦理以血缘伦理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是一切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的起始点,所以《孝经》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突出了“孝”,就抓住了纲,纲举则目张。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中,道德基础其实是由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推演为处理社会成员关系,也即由处理有血缘的家庭关系推演到处理没有血缘的社会关系。举例来说,由父子关系推演出君臣关系,即由“孝”推演成“忠”,由兄弟关系推演出朋友关系,即由“悌”推演成“义”,由兄弟关系推演出夫妻关系,即由“悌”推演成“节”(强调妻子对丈夫的顺从,所谓女人的“节烈观”)。而“谨信”,主要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品行,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个人的修养高低,乃是否能维系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

“泛爱众,而亲仁”,则是言其社会作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从本质上讲,“仁”即“爱”,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如果一定要将“仁”和“爱”做一个比较,那么“仁”更多的是对社会统治者的劝谕,“爱”则更多的是强调对黎民百姓的一种教化。“仁爱之心”是基于性善论的“天赋道德”,也即孟子说的“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孔子家语·好生》),舜帝“好生而恶杀”就是基于这种天生的“仁”。在《论语》中直接谈到“爱”的概念并不多,但孔子所主张个人教养却无不基于爱,如“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有余力,则学文”,则是释德才之关系。“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纵有满腹才华,除却徒增“浮华”之气,却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相反,如果只会按照“圣训”去做,却失之于学,也只能固陋愚顽,不谙事理,终究不能与时俱进,从而成为有大作为的人。所以,在个人的修养上,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德为先,用“德”把控人生航舵;以才为基,用“才”蓄积人生动能。

毋庸置疑,《弟子规》到现在仍然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不承认这一点,必将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但这部著作和所有的传统文化典籍一样,有它固有的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里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于说梦的”。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决定了作者难以逾越的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和古籍。我们可以采取“扬弃”的手段,剔除古籍中过时的乃至反动的东西,同时,在吸取古籍中的精华的同时,与时俱进,兼容新时代所具有的新的东西,这样我们的思想之树便能生生不息,万古长青。其实,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支几千年来没有断流的文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始终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不断接受并吸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新的文化元素。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适度”原则,主要是说就学生现时的年龄特征和学养程度以及未来的职业趋向而言的,力求将知识点控制在一个相对适中的广度和深度上加以点化与传授,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点像陶渊明先生在《五柳先生传》里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因为关于“礼”的教学,其目的主要是涵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皓首穷经的古籍研究者。

这里所说的“兼容”原则,主要是指要鼓励学生不断接受新的更科学的更人性化的文化成分,而不能使其只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裹足不前,尤其不能固守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早已过时的甚至反动的东西,我们不能假传统文化之名,将学生培养成没有主见没有创见而只会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行尸走肉。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至少有两点是与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一是性别歧视,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洋货篇》);二是职业歧视,如孔子对想学“稼”和“圃”的樊迟很是生气,樊迟离开后,孔子说:“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些传输负能量的东西,必须加以剔除。

3.训练与熏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作为一种个人的教养和社会的规范而存在的,如《弟子规》,就是对作为儒家弟子们在“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规范;又如从明代起就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专门针对我国古代女子的道德操守教育的《女儿经》,就是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法标准对古代女子从“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加以教习和规范的教材。

教化教化,关键在于“化”,化,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养成教育”。

在“礼”的养成教育中,让“尊礼崇礼守礼”这些后天“习得性”成为学生一种习惯和一种品质,训练与熏陶显得尤为重要。训练与熏陶的区别在于,“训练”侧重于有形的教育和培训手段,“熏陶”侧重于无形的榜样示范和环境浸染。

笔者就职的学校是一所以女生占绝大多数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对象主要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礼”作为一门课程,是属于学校思想政治课的范畴。“礼”的教学,除了担负着思政课所具有的使命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助力学生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这里主要指面试。

按照《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通关教程》(叶亚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所附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和《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之规定:幼儿园教师的评分标准共八项,即“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态仪表、交流沟通、思維品质、了解幼儿、技能技巧、评价反思”;小学教师的评分标准也是八项,即“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态仪表、语言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稍微浏览一下评分标准,会很容易发现,这些考察指标中“心理素质、仪态仪表、交流沟通、语言表达”和“礼”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别的考察指标无不和“礼”有着间接的割不断的联系,因为“礼”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内化于心的言行规范,必然外化于行,即呈现出个体在“在家出门、待人接物、学习求职”等诸多方面的心理的和言行的相对稳定性特征。

特别是像“仪态仪表”和“语言表达”这些通过视觉和听觉就能直观到的考察指标,经过一段时间恰当的训练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就“仪态仪表”来说,如结合舞蹈练习和T台走秀等对女生进行训练,在纠正女生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的同时,还可以塑造出她们相对出色的体态,培养出女生柔美、高雅的气质;又如恰当的眼神训练,能让女生克服眼神游离无神漂浮等不良习惯,从而呈现出女生特有的眼神专注温婉庄重的特质;还有站姿、坐姿、走姿等的训练,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就“语言表达”来说,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根据情境的需要,对学生说话训练,包括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升降和音量的大小训练,同样能让学生在这方面获得很大的改善或提高,尤其是面对特殊的情境,学生应该表现出来符合礼仪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用词、语气、节奏,甚至还包括肢体语言的运用等,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训练,使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和总体呈现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试举一例,下面这道情境题出自2006年的安徽语文高考卷,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情境一: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情境二: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包括场合、对象、身份和目的等,即达到“打断”或“终止”某同学发言的目的,又不伤及某同学的自尊心,还能表现出作为主持人的“你”所应有的谦谦君子的风度。A 和D首先要排除,因为语气太硬,用词太直接,完全没有顾及某同学的感受;B和C,文字完全一样,区别在于“对不起”和“已经超时了”这两句话的语序先后,那么,哪一个更好呢?答案显然是“B”。为什么?因为“B”先说“对不起”,向某同学表达歉意,然后才说出原因,这种首先替别人着想的表达,释放出更多的善意,来得更加委婉,既达到了目的,又让某同学更容易接受,如果说得大一点,这种表达更符合“礼之用,和为贵”的精髓的。

关于“熏陶”,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除了教师本身的示范和学校环境的浸染之外,其实还包括家风、乡风、民风、世风的影响等,在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更要构建出行之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对学生施以正面的涵养和引导。

总之,“礼仪”的教学要注重内容的甄别与选择,以适度与兼容的方法与态度,强化训练与熏陶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真正让礼仪知识渗透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成为文化的DNA。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淑霞,尚论聪.中国礼仪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熏陶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幼儿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初体验
润物细无声
花糕,我爱摆弄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浅谈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如何引领小学生遨游书海
构建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四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