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020-10-14李梅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引导小学美术

李梅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虽然静态信息呈现更多,但教师更需要关注动态信息生成。美术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尝试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紧随教师思维,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美术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发散思维;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更是美术发散思维的发展初期。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美术学科特质,不仅要牢牢把握新课标动向,还要整合美术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美术思维与动手创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让他们在深入思维基础上自由想象,从而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意义

发散思维,也叫作扩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最早由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特指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人想象,跳脱固有知识体系而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联想,经过知识重组而得出更具创意答案、更好解决方法以及创造更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属于人体大脑自然且直观的思维过程,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通过对外界复杂信息的接收与梳理,最终朝着不同方向发散。发散思维的外在表达形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用到纸和笔,先在纸张中心表示出主题内容,然后向外延伸各类联想事物,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固有知识体系,可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达。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能够教会学生如何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产生许多创新性的想法,进一步调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相关策略

1.拓展美术学科空间,紧随教师思维

小学美术教师要懂得如何整合身边的美术教学资源,拓展美术学科一切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生活实际的元素,融入美术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特别是许多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能够轻松融入美术教学当中,从而引导学生以发散思维去感知生活之美,紧随教师的教学思维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知。

比如,在讲解“秦陵兵马俑”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先播放与兵马俑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兵马俑这一形象有简单认知,以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对这一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感受其中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形象。然后,教师便可找准时机提示学生想象,运营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幅现代人的照片,引导学生结合刚刚看到的兵马俑形象发散思维,基于现代人照片且根据兵马俑的创作形式自行创造,在画本上动手绘画,最后由教师挑选出其中最符合秦陵兵马俑形象的图画。不难看出,学生的自由创作过程实际上便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既能引导其发散思维,也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2.把握时代文化特点,创新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美术形式涌现出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时代文化特点,以更加贴合时代且新颖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色彩取样”相关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时下较为流行的纸浆画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色彩取样的知识,自己制作彩色纸浆,在色卡纸上绘画出自己想要创作图案的大致轮廓。教学前,教师应该先将紙浆放进白乳胶中,用工具将纸浆取出贴在色卡纸上。在这一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色彩取样与搭配的知识,也在构图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自身的美术思维。在纸浆画的创作中,学生需要思考与观察,这种流行且新颖的作画方式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教师以艺术品赏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品鉴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及发散思维。

3.运用色彩线条作画,感受艺术魅力

在美术教育领域,线条应用艺术与色彩搭配受到极高关注,这两样事物均能对小学生的视觉感受形成冲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所在,为美术作品带来全新生机。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传授色彩运用知识与线条处理技巧引导学生自由发散美术思维。

比如,教师可开展“用色彩描绘心情”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当下的心情。在活动正式开展前,先运用多媒体轮播不同的色彩,激发学生的想象。比如看到红色,小学生纷纷想到红领巾、国旗、鲜血、过年等,是一种热闹非凡、激情盎然的感觉;看到黄色,小学生纷纷想到午后阳光、宫廷等,是一种庄重、高雅、温馨的感觉;看到蓝色,小学生纷纷想到大海、天空,是一种开阔、清澈、深沉的感觉。随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抽象派的名画,让学生透过色彩去感知画家想要表达的心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所得,利用不同意义的色彩以及粗细相间的线条描绘自己此时的心情,在艺术魅力的感知中发散思维。

4.发散美术创作思维,制作美工素材

小学美术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美工作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各种美术技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小学生的能力特点,选取符合生活实际的美工素材,指导他们如何选用各种材料去创作,不断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比如,在讲解“团扇”相关内容时,学生对美术教材中的团扇外观及扇面艺术画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如何从美术视角去审视这一物件。随后,教师便可与学生一同对古代扇子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其他类型扇子的装饰方法、结构组成、文化背景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自制自认为最美观、最具艺术感的扇子。在学生自制过程中,教师不要强行干扰学生的思维,要赋予其高度自由的创作空间,最终小学生会制作出极具个性的纸扇,不仅让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愉悦,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5.利用图形联想方式,激活发散思维

在过去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更看重学生绘制基本图形的技巧,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针对基本图形展开联想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比如,我们可先从最简单的圆形着手。首先,教师可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对圆形展开联想,当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想象始终停留在圆形层面;其次,教师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其找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事物,此时会有少数学生想到篮球、杯子等物品;随后,教师再将圆形按照类别划分,从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最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自然界的形状展开联想,慢慢理解图案形象源于生活。如此一来,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之下,学生逐步跳脱出思维定式与固有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思维发散。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能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小学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尝试运用美术思维审视生活之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耀发.加强美术课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摭探[J].成才之路,2018(06):37-38.

[2]丁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48,50.

[3]李飞月.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培养[J].戏剧之家,2016(13):191.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引导小学美术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