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与幼小衔接教育

2020-10-14蔡葵花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三位一体教育策略

蔡葵花

摘要:家、校、园“三位一体”背景下,如何有效展开幼小衔接?文本就此进行了研究,运用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结果表明,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激发孩子入学兴趣、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幼儿教师培养儿童与人交往能力、责任感和任务意识、阅读和表达能力,学校传授儿童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

关键词:幼小衔接;三位一体;教育策略

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家长、学校以及幼儿园作为参与主体,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并立足实际采取相应的衔接措施,以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减少儿童适应环境的时间,使其快速进入状态,融入新环境。这项任务极其艰巨,要想有效落实并非易事,家长、学校以及幼儿园三方不仅要参与其中,还要做好配合教育,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故此,本文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就如何在家、校、园“三位一体”视角下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进行阐述。

家长采取的教育策略

激发孩子入学兴趣 对年龄尚小的儿童来说,兴趣主宰一切。他们缺少是非辨别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采取怎样的行为,多数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很多儿童刚刚从幼儿园到小学,抵触心理非常强,甚至闹腾,让家长、教师都束手无策。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进入小学,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利用孩子与自己亲近这一优势激发孩子入学兴趣。具体来说,家长要在孩子还未上小学之前,就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向往、期待,这可以为接下来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心理基础。例如,家长可以经常向孩子说这一类话,如“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爸爸妈妈真高兴。”“你马上就是小大人了,可以去上小学了。”“等你上了小学,你就知道为什么太阳在白天出来,月亮在晚上出来;为什么人们每天都要吃饭;为什么夏天的时候胖子比瘦子更怕热……”通过这些话语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小学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这样,孩子在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就不会出现抵触、叛逆等负面情绪,反而会积极地、快乐地进入小学学习。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大班,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对儿童的要求完全不同。在幼儿园时,孩子通常是边玩边学,而小学阶段的教育环境、教育形式均发生了变化,儿童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能适应。家长作为连接幼儿园与小学的“桥梁”,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顺利从一个环境过渡到另一个环境中。例如,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在幼儿园,孩子的一切事务几乎都由教师帮忙打理,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指导操作。而小学阶段,教师不再事事指导,更多地是靠儿童自主完成。所以,家长在日常中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譬如让孩子自己打扫卧室、铺床叠被、洗袜子、整理桌子等,慢慢地让孩子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又如,家长要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幼儿园里,孩子边玩边学,不会设立计划、目标,也不懂得协调学习和游戏的时间。但是小学阶段则不一样,儿童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更重一些,对时间的规划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比如要在多少时间内吃完早餐,不能边玩边吃,要在什么时间段看书做作业,不能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然后再去做作业。通过时间规划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采取的教育策略

培养儿童与人交往能力 小学相对于幼儿园是一个更加复杂多变、更加自主独立的环境。儿童在幼儿园跟每个小朋友都能玩,但是到了小学却交不到朋友的问题比较常见。这是因为幼儿园阶段的交往没有任何规律,幼儿完全凭着自己的天性去和他人交往。而小学阶段则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了更多复杂的因素。为了避免儿童由于人际交往方面不适应而无法进入新环境的问题出现,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的时候应着重培养儿童与人交往能力,让幼儿善于交往、学会交往。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以讲故事的方式给儿童讲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等,通过这些小故事让儿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相互礼让。当然,教师还可以讲一些其他方面的小故事,如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等,利用这些故事让儿童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如合作学习活动、大带小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儿童学会与他人相处,以此增强儿童交往能力,为幼儿接下来进入小学适应新的環境奠定基础。

培养儿童责任感和任务意识 在幼儿园阶段,兴趣往往是儿童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出发点。但是这一点在小学阶段不再适用。在学习活动中,儿童不能完全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参与或不参与。所以,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儿童在进入小学后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幼儿教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的时候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责任感、任务意识。让儿童认识到,哪些活动是自己必须要参加的,而不是只看自己是否喜欢。儿童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任务意识,就会主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对儿童责任感和任务意识的培养并非易事,教师要将这项任务渗透到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在结束活动后整理学习用品、图书角以及玩具等,并且仔细检查儿童完成情况。若是没有完成,则适当批评,然后再帮助儿童纠正。对于认真完成任务的儿童,则予以表扬,甚至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儿童认识到,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要认真去落实,这样会受到表扬,如果马虎应付,就会受到批评。长此以往,幼儿的责任感、任务意识会越来越强。

培养儿童阅读和表达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对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幼儿阶段的阅读通常是教师“代替”儿童阅读或者儿童自由阅读,而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更高一些,更多的是儿童自主阅读,而且这种阅读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小学阶段的知识量更多,儿童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否则进入小学后就会出现学习吃力的情况,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教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儿童阅读能力。例如,在指导幼儿读绘本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阐述这个绘本故事的内容,而是让儿童自己结合插图阅读,然后教师再点名儿童去阅读,或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绘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儿童自主阅读能力。除了这种结合插图阅读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采取问题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将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儿童,以此锻炼儿童的阅读能力。这样,进入小学后,即使面对新的知识,儿童也能快速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表达尤为重要。一个善于表达的人,融入一个新的环境通常要强于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后者因为不会表达,导致周围的人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他,也就无法与他相处。所以,表达能力是进入新环境的钥匙之一。幼儿教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用词,不要用各种叠词,如睡觉觉、吃饭饭等,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其次,可以经常带领儿童开展一些与语言表达有关的游戏活动,如话剧表演、讲故事等,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三位一体教育策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