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10-14王映斌
王映斌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以问题为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死记硬背,低效低质”的情况。据此,笔者将进一步探究“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其他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问题是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主要工具。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存,思考与操作并重的学科,更需要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和实践兴趣。当下,对于“问题导学法”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合理筛选提问内容”“以学生研究为主”以及“针对性引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教学实例请参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合理筛选提问内容
(一)筛选原则与方式
1.保障趣味性。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要比传统的“开门见山式提问法”效果好得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故事引入“自然生物”概念,让学生从生物角度说一说自然界都有哪些奇妙的生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保障引导性。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思路,从而能让学生更容易地去探究生物世界。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菌”分别属于什么种类的生物,他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从而引入教学内容。
3.保障简约性。问题只有简单易懂,学生才能基于问题探究生物知识。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常常用一些专业术语描述问題,这是不对的,问题的描述应以“白话”为主,简单精准,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筛选范围
1.以教材内容为主。教材内容始终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学习素材,所以教师筛选的问题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把教材内容理清弄顺,找出并串联那些重难点以设置多样化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回到教材中探究答案,从而形成“教材——问题——教材”的良性循环模式。
2.以课外资料为辅。高考中考察的不只是教材内容,还有一些拓展内容,这时候就需要课外资料的辅助。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献里面关于“生物多样性”描述的内容摘录出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教材进行研究,在新知识的佐证下,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将更为透彻。
3.加入教师的个人意见和建议。教师的个人意见和建议对于丰富课堂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问题其实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习性问题(如1,2两点所述),另一类则是能力性问题,即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消化,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二、以学生研究为主
(一)个人学习为前提。独立研究问题,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实际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生物多样性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解读生物多样性?”根据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研究,研究的过程即是学生根据问题熟悉教材内容的过程,于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探究为关键。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需以集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交流互助、合作共赢的学习机会,通过和他人合作优化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实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进行分组,每一组中包含学优生和学困生,多人共同探究问题,则学优生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困难,学困生可以推动学优生继续学习研究。
(三)生生互评为保障。生生互评能够让学优生获得成就感,也能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开展“互动评测”,让学优生多总结学困生做得好的地方,例如学困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可找到恰当的生活实例,而让学困生多评价学优生对自己的帮助,例如讲解时耐心细致、条理清晰等等。
(四)融合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能有效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而问题与思维导图的融合即为“问题串”,教师通过设置多个“原点”问题,并由原点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导图,逐步涉猎全部的教学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应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既要注重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和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三者相互协调共为一体。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高中生物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广慧.“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8,33(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