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0-10-13张雪梅肖桂林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对外投资机遇挑战

张雪梅 肖桂林

摘 要:”一带一路”是近年来我国最重要的国际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对外投资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对外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应采取的策略,以期为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投资;机遇;挑战

2013年,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以新疆和福建为核心区,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打造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体。经过6年多的发展,成果显著,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经由最开始的亚欧沿线延伸至美洲、非洲、南太平洋等区域,各专业领域的对接合作有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从理念转变为行动,为中国的对外投资创造了新局面。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机遇,是促进对外投资更快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对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为了更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国家对对外投资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畅通,我国先后设立了多个贸易试验区,平均关税水平由加入WTO时的15.3%降到了2019年的7.5%,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证监会等部门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一带一路”下的对外投资提供政策支持,增加了对外投资的机会,对外投资获得了充分保障。

(二)设施联通建设不断加快保障了对外投资的物流畅通。“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积极打造经济圈内的有效连接,加快与沿线国家的交通互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保障。洲际网络铁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中欧班列运行线,联通了亚欧大陆的16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多条国际线路直达公路运输运行,与多个国家签订海运协定,与沿线国家新增国际航线1000多条等等。铁路、公路、港口、航空交通运输网络的铺设,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畅通,为对外投资提供了物流支持,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

(三)”一带一路”促进了对外投资的多元化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由各大型国有企业主导,各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不高。”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丰富,国家也不断放宽对外投资的政策审批限制,调动了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对外投资中来,实现了对外投资的多元化发展。一些基础建设、大型工程类项目,大型国有企业有优势,而在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等行业,民营企业更具活力。”一带一路”为更多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一)很多对外投资企业缺乏政治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区域广泛,政治体制的差异,法律体系的不同,导致投资环境复杂,需要对外投资企业谨慎评价投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风险防范管理,规避投资风险。但是很多投资企业在境外投资时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无法去识别投资项目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只关注投资项目风险,忽略政治法律风险,殊不知,政治危机、限制性法律条款、罢工活动等政治法律风险对投资的负面影响巨大,很容易造成对外投资的失败。

(二)文化差异加大了对外投资的风险。文化差异和冲突是对外投资时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的民族成分复杂,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并存,加大了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难度。很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对投资国本地的文化信仰不了解,很容易造成文化冲突,不利于对外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金融投资风险日益复杂化。“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加快了对沿线国家的金融投资,但金融投资风险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给相关机构带来了诸多挑战。随着投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排斥中国资产,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类矛盾,金融风险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同时,我国对金融投资的监管体系并不健全,给海外投资的监管带来诸多困难,海外投资成为部分不法集团的地下利益输送渠道,進一步增加了金融风险。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应对机遇和挑战应采取的策略

(一)对投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进行详细考察。投资企业要加强对投资风险管控的认识,在投资前要对投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进行详细考察,尽量规避与正在发生政治危机、政权不稳的国家进行投资贸易活动,一旦因为政治问题产生投资纠纷,及时寻求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要提前了解当地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投资国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等情况,了解投资相关的限制性法律条款等内容,做到知己知彼。在投资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合理分散投资风险。

(二)加快境外投资企业的本土化发展。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所能产生的影响,要想实现境外投资企业的顺利发展,加快境外企业本土化发展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式。投资企业要努力实现与投资国文化的融合,尽可能地雇佣当地员工。企业经营模式可以采取合资方式,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利用当地企业的优势规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对于一些文化差异过大的国家,采用债务形式出资、特许经营模式投资,直接规避投资风险。

(三)加强对投资项目审核,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投资必须重视对投资环境的全面审查,对潜在的金融投资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即使金融投资市场环境良好,也要高度重视对投资项目的审核,对投资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规避金融市场风险。要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专门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投资系统和运行体系,确保金融投资在市场准则约束下运行。

总之,“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重要的发展策略,在此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及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及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更面临着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企业要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会,克服现存的种种困难,完善相关体系与模式,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兼顾对外投资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推动实现我国与沿线合作国家的互利互赢。

参考文献

[1] 曹晶晶,宋彩群.“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与审计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

[2] 韦欣彤.“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2019(21)

[3] 俞佳佳.“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西部金融.2019(12)

[4] 温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中亚地区能源行业直接投资的风险与策略.对外经贸实务.2019(11)

[5] 刘浩,刘芮萌.投资者保护、外部融资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基于中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8(2):43-51.

[6] 余官胜;龙文.“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研究——基于民营企业微观层面数据.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9(10)

[7] 王璐宁.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对欧美直接投资面临的安全审查风险与对策.法制与社会.2019(10)

[8] 许少凡.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4):27-28.

猜你喜欢

对外投资机遇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探究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迈过海外风险
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