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0-10-13张涛胡录林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生核心素养

张涛 胡录林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使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通过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下,教师需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到课堂上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以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面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更关注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课堂教学已成为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

1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及其价值

目前,数学教学目标已达到三维目标,也就是认知、态度、技能,而学科素养则更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进行培养。小学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通常包括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1]。同时,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需和具体教学内容达成的目标相一致,以促使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更好的实现。

小學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常具有显著价值,具体表现为:(1)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属于思想方法,经过数学知识学习的测量与计算,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以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就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身的观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使学生实现综合发展。(2)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与目标的体现。新课改下,其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提出新要求,教师不仅需将数学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还需注重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以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该数学目标主要就是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充分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2]。(3)数学本质与价值的反映。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通常能反映出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并确保数学思想的体现。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解力,就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与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通常包含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体教学内容通过以下方式开展。

2.1 基于情境创设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通常是教学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需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幸福感。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学情作为出发点,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处于真实情境中实现更好的学习[3]。例如,对广角植树实施教学时,想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种树时的棵树、间隔关系,以此使学生通过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种树或者做操等相关的视频片段,并通过红线为两棵树的间隔做上标记,或者对做操学生的距离实施标注。这不仅能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学生,而且还能有效学习与掌握间隔的概念。同时,数学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比如,植树节到了,学生在长为200米的路上植树,每隔5米种棵树,请问共种多少棵树?此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进行计算,部分学生画图,部分学生列等式。通过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2 基于实验活动的逻辑能力培养。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与人们的生活通常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数学教师需注重对数学教材实施相应的调整,以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并实现高效教学。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将实验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以实验活动促使学生逻辑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4]。例如,对可能性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想要使学生实现独立猜测与论证,以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可能性的不同,数学教师则可以实验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可将扑克牌当做教学用具,从一副扑克牌当中选择4张J,3张Q、2张K,、1张A,并将其顺序打乱,引导学生随机抽取一张。经过反复的实验,学生就会发现,抽取到J的几率通常最大。此时,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对其原因进行思考。部分学生会积极思考,部分学生会经过实验,明确知道可能性大小通常和具体牌数有关。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开展实验,通常可以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3 基于课后学习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数学教师完成教学后,需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实习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就需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的差异,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学中独立的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使学生形成好的新课预习习惯,明确新课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并画出重难点。对于解题能力而言,其不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基础,而且还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数学教师可根据情景,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并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媒介,教材知识通常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此时,手机就成为学生在课下学习的“老师”。教师可运用该条件,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家庭与教师的双重监督,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或通过新媒介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缓解其学习的压力,而且还能实现自身兴趣的拓展,从而实现劳逸结合的学习。通过新媒介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进行培养,其通常是教师与时代特点相结合,选择出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适应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新课导入的时候,数学教师需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以经过问题情境和学生具体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在生活当中发现与解决相关问题,并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数学教师需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勇于提问,善于发现相关问题,以促使学生通过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通常是个长期的过程,需教师与学生二者共同努力,数学教师需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真正落实,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卢敏,王传高.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70-71.

[2] 沈颖异.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01.

[3] 谭有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59.

[4] 赵白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51.

作者简介:张涛(1996年8月18日—),男,重庆合川,大学本科,小学教育;

胡录林(1997年9月16日—),男,重庆合川,大学本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生核心素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