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术后腹壁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10-13陈碧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5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预见性护理

陈碧茹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术中应用小剂量利多卡因在术后腹壁痛患者的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采用全麻的术后腹壁痛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改良Aldtete评分、麻醉恢复室转出率、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Aldtete评分(9.3±1.5)分、麻醉恢复室转出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7.7±1.0)、25.00%, 并发症发生率22.50%少于对照组的65.00%, 麻醉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全麻术后腹壁痛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 不仅降低术后并发症, 而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本研究实施的预见性护理还在探索阶段, 没有明确的体系, 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全身麻醉;术后腹壁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5.084

全麻术患者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不仅影响手术效果,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麻醉恢复期是术后并发症高发时期, 因此降低该时期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麻醉恢复室是保证患者麻醉恢复期安全的重要场所[1]。故本文在全麻术麻醉恢复期中根据常见并发症类型进行预见性护理,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术后腹壁痛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34例, 年龄3~52岁, 平均年龄(35.7±9.5)岁。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33.2±8.3)岁;观察组男2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36.7±10.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不存在其他并发症情况;②患者意识清醒;③患者对本次实验探究知情并同意;④患者的病历资料信息完整;⑤术前均采用全麻;⑥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排除标准[2]:①患者存在精神障碍问题;②患者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等突发疾病。本院伦理委员会给予同意并批准意见。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基础了解, 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 麻醉操作情况以及基础指标情况。②使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案, 将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的手术操作对患者介绍流程、普及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术后注意事项, 保证患者不存在对手术治疗的抗拒、焦虑和恐惧心理。并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在手术中注意与主治医生的配合, 与主治医生共同高效的完成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指标的异常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交流沟通, 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基础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在患者术后需要定时对患者的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记录, 并注意缓解患者较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以及负面情绪等问题。另外, 注意观察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安全性的变化情况、患者恢复情况、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1. 2. 2 观察组 采用预见性护理:①给予患者保暖措施, 如提供毛巾被等, 预防低体温症状的发生, 同时对输血输液加温;②对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预防麻醉剂作用消失引起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升高, 给予降血压药物, 同时采用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测;③对于术中心动过缓的患者, 给予4~6 μg/kg的阿托品静脉注射;④采用提前镇痛的方法预防术后疼痛发生, 如使用镇痛泵;⑤预先给予患者止吐药预防拔出气管插管时呕吐, 同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时吸入;⑥对于术前严重焦虑和术中躁动的患者可預防性的给予镇静处理;⑦密切观察患者的舌根下坠现象, 对于有轻微症状者, 采用头后仰手托下颌法处理, 同时加大吸痰频率, 防止呼吸道阻塞;⑧可以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从对患者护理干预的外部条件, 例如护理人员在探视患者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等, 到对患者护理干预的自身条件, 例如患者自身病情的发展情况以及病情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排查。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耐心细致的解答, 力争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使患者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改良Aldtete评分, 转出率和并发症情况。改良Aldtete评分包括活动力、神志、循环、呼吸及血氧饱和度五项, 每项0~2分, 总分10分。转出麻醉恢复室的标准为Aldtete评分>9分。②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在手术时感觉不到疼痛, 肌肉放松状况好,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反应;有效:在手术切皮时无痛, 但会有轻度的手术牵拉痛, 肌肉放松状况良好;无效:切皮时患者能够感到显著的疼痛, 还会感到牵拉痛, 肌肉放松状况不好, 必须辅助用药才能实施手术[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比较 观察组Aldtete评分、麻醉恢复室转出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術后腹壁痛手术患者多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 但在手术结束之后, 患者不能立即清醒, 所以进行护理工作之前, 要与麻醉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保证足够深入的了解病人的麻醉情况, 以此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清醒时间。为保证患者具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必要时可给患者上鼻饲管、胃管等。在此基础上, 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 可将患者取卧位, 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 避免吸入异物。麻醉后窒息发生的诱因一般有两个:①术后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4-6];②由于直接将血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内而引起的吸入性窒息。窒息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因此术后对于窒息的预防极为重要, 如发现手术后患者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呼吸困难或窒息症状时, 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另外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 进而减少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身体健康。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相关措施的讲解, 提前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 进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预防性措施, 观察者根据不同患者的潜在诱发因素或发病先兆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神经外科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较多, 因此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ldtete评分和转出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预见性护理在改善患者综合体征上有效[7, 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上效果显著, 主要原因是针对以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在全麻术后腹壁痛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 不仅降低术后并发症, 而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本研究实施的预见性护理还在探索阶段, 没有明确的体系, 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袁哲瑾, 刘俐. 输注利多卡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7(6):54-55.

[2] 郑春兰. 32例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当代临床医刊, 2017(1):85-86.

[3] 徐萍, 张云平, 刘敏. 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全身麻醉支撑喉镜结合鼻内窥镜下声带手术的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9):63-64.

[4] 陈进芬, 梁月兰, 梁文婷. 复苏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22):80-81.

[5] 王英, 张思.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全麻手术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管刺激的影响. 中国乡村医药, 2017(12):152-153.

[6] 杨帆, 王晓鸣, 赖海琼.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10):119-120.

[7] 张燕, 王林泽, 张群.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95):96-97.

[8] 王瑞琪, 留长华. 麻醉恢复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麻醉患者恢复中的应用分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31(9):1387-1389.

[收稿日期:2020-03-26]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预见性护理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