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功能性训练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13赵日萍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羽毛球功能性身体素质

赵日萍

(辽东学院 体育部,辽宁 丹东 118001)

羽毛球是一种全身的隔网对抗运动项目,上手快,安全性高,娱乐性强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成为高校学生喜好的选修课之一。近年来,辽东学院羽毛球运动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开设了羽毛球选项课,而且参与锻炼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大有取代传统三大球的趋势。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羽毛球课在高校开展的时间相对其他项目来说还不是很长,经验不足,仍存在不少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项运动的健康发展。伴随着国内外竞技体育领域身体功能性训练的盛行,国内对于身体功能性训练的研究也有很多,其研究结果逐步推广到了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践种,受到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赞同和认可。身体功能性训练主要将运动模式与专项动作特点结合进来,经过优化后的专项功能性动作,改善个体协调性、爆发力、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及预防、缓解运动损伤、连贯运动链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身体功能性训练比常规训练在提高柔韧性、动作间的联系、身体平衡控制 能力、关节灵活性、躯干稳定性方面效果更佳,更有助于促进机体神经肌肉的感觉,强化身体的薄弱环节,使身体更好的完成最佳技术,可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2]。 因此,将身体功能性训练引入到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对高校体育教师学习先进训练方法,提高羽毛球技术动作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身体功能性训练在高校羽毛球选修课进行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辽东学院2017级选修羽毛球课的32名男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更好的获取本文的所需要的材料及论据,本人通过辽东学院图书馆、市图书馆借阅了有关功能性训练和羽毛球训练的书籍,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教学实验法

实验时间:2019年3月5日—2019年5月21日,共12周,每周二次课,实验组分别为周一和周三15点至16点半,对照组分别为周二和周四15点至16点半,每节课时长90 min,均由本人亲自教学。

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之前对所有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身体素质及羽毛球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两组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身体素质及羽毛球技术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1、2、3。

表1 基本情况表

表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表(N=16人)

表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羽毛球教学测试数据对比表(N=16人)

实验组也对照组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符合实验的公平性原则,两组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羽毛球技术上掌握程度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四项羽毛球教学的测试结果并没有很大差距,经过T检验后发现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在羽毛球教学的技术掌握上处于同一水平,可以进行实验研究。另外,本次测试既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同时也了解到学生在羽毛球教学技术上掌握的较差,本次测试有助于本研究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实验地点:辽东学院体育馆。

实验指标:根据高校羽毛球教材中规定的指标,确定为身体素质指标包括立定跳远、原地掷球、四角跑、折返跑、1 000 m跑,羽毛球专项指标包括原地正手、反手击头顶球、正手、反手接球和技术评定。。

实验内容:实验组分成动作准备、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旋转爆发力训练、上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动作技能训练、拉伸恢复6个模块进行教学,采取动作有迷你带—髋关节双侧开合、双脚垫步欲摆起跳下蹲、快速转髋跳、卧推—瑞士球、俯身划船—橡皮带、俯卧屈膝提拉、药球上推、瑞士球L—Y字、双臂/双脚交替支撑俯桥、瑞士球俯桥-旋转(收腹)、站立姿稳定性推举、站姿侧对抛实心球、阻力跳、药球过顶掷球等等。对照组分成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协调6个模块进行教学。采取动作有俯卧撑、引体向上、800 m跑、100 m跑、上肢拉伸、下肢拉伸、折返跑、十字跳等等。负荷强度均为90%,负荷量为10次至15次。

实验控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对实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实验前对各项数据测试后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后方可进行实验。 为了避免不同教师的训练风格带来的实验误差,实验中两组的任课教师由同一个人担任。两组训练任务除准备活动不同外,其余训练计划保持高度一致。实验前测两组都在实验前一天同时进行,实验后测两组都在实验后一天同时进行。实验中所有测试均由本人主持完成,所有评分标准两组保持一致,从而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运用SPSS 20.0中文版对实验前、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测得的身体素质指标及专项技能指标进行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功能性训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羽毛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需要运动员的动作具备协调性与灵敏性非常高、且速度要快,而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力量、速度和灵敏这三者在羽毛球比赛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

表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表(N=16人)

从表4可以看出,代表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和原地掷球,代表速度灵敏性的四角跑、折返跑的测试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经过T检验后发现P<0.05,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而在代表耐力的1 000 m上经过T检验后发现P>0.05,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功能性训练对力量、速度灵敏类素质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于耐力素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爆发力得到改善的原因有2种,其一,功能性训练更加注重动力链的训练,动力链主要是在中枢运动神经的调控下对特定的动作顺序的多关节、多肌肉参与的联合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其主要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其二,表现在身体发力是一个整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协调配合来完成,增强了动作完成的整体性、协调性、流畅性,从而力量素质得到提升。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强调先局部提高从而促进整体提高的理念训练过程中常常出现了代偿动作和动作不对称问题,从而弱化了动力链,影响了动作的流畅程度,能量在传递过程造成浪费。

力量素质也被称为肌肉力量,是指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动作或运动的身体素质。对于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期的学生而言,力量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进行各项运动的保障,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力量素质是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良好的力量素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如果肌肉力量薄弱,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各个运动环节进行快速或长时间的运动,那么发展其他身体素质都是空谈[4]。

速度灵敏性增加的对比,功能训练在训练课中强调多平面、多关节、多肌肉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支配能力,有效的将多关节、肌肉有机地协调起来,通过提高协调能力使身体更加灵敏。而传统体能训练模式动作单一、轨迹单一、单关节、单平面等特点不符合实际的运动特点。长时间的单一动作、大强度和大运动量可能导致肌肉出现局部疲劳,导致肌肉的敏感性降低。

耐力未出现差异。耐力也是羽毛球基本素质,但是本次选修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因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并没有将耐力放在首位,同时本研究也对其他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应的阅读,认为功能性训练更注重动力链、下肢暴力发力、协调性等训练,对耐力并没有显著的改善。

2.2 身体功能性训练对羽毛球专项技能的影响分析

随着训练理念的不断进步,身体功能性训练已经在羽毛球项目中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吸取和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本研究将身体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表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技能对比表(N=16人)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正手击头顶球和反手击头顶球两项测试中并没有发生较为明显的差距,经过T检验后发现P>0.05,说明在统计上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正手接球和反手接球两项测试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经过T检验后发现P<0.05,说明在统计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同时在技术测试上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经过T检验后发现P<0.05,说明在统计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正反手击头顶球对于脚步移动的要求并不是十分的苛刻,只需要击球者稍微的进行脚步移动后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击球,对于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及力量的传导要求不是非常的严格,因此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测试后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

正反手接球达标测试及技术测评出现显著差异,相对于原地正反手击头顶球而言,正反手接球距离较长,且发力难度较大,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这两项中普遍得分偏低,但实验组的表现情况较对照组表现情况优秀很多,因为羽毛球教学技术需要转体发力,在距离加长的测试项目中,转体发力显得格外重要。实验组在测试中动作表现流畅,使下肢、腰腹、上肢力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动力链,赋予羽毛球足够的力量飞翔至。其主要归功于实验组采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的特征是整体性,将人体的肌肉看成一个群体,为完成某一动作整体协调发力。通过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提高了完成羽毛球教学专门动作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训练某一块肌肉力量,从真正意义上地做到在整条“运动链”有效传递力量[5]。完成羽毛球教学技术就是要求机体通过躯干将下肢力量传到上肢力量最后作用于球拍瞬间将球顺利击出[6]。而传统的体能训练着重单一肌肉的练习,缺乏对身体综合动力链的关注。对照组实验后在测试中变化不明显,因为传统训练方法只是单纯地增强了各别部位肌肉,割裂了整条动力链,使力量不能做到有效的传递。因此,对照组学生在最后技术测试中出现了有些部位动作僵硬、爆发力不足等现象,因此在达标测试和技术测评上不及实验组。

3 结论

3.1 身体功能性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灵敏素质,而对耐力素质的提高效果不佳。

3.2 功能性训练能有效提升羽毛球动作力量传输的流畅性,增加稳定性,使羽毛球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3.3 身体功能性训练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课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羽毛球功能性身体素质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羽毛球
锻炼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