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地区机场软基处理检测方法的综合应用与研究

2020-10-13

山西建筑 2020年20期
关键词:模量圆锥承载力

杨 菲 菲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西南地区民用机场建设任务也逐渐增多,为了能在西南地区占领市场,我们需对西南地区场地地形、地貌进行综合研究,以便增强我们的技术水平。

西南地区多为高含水量、高压缩性、粘结性强的粘性土场地,为不良地质土,鉴于机场现场条件的复杂性和各种软基处理方法的有限性,根据工程现场实际,进行地基处理效果试验检测研究,综合评价各种检测手段的经济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为确定大面积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2 场地地质情况

2.1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资料和现场钻探揭露,场地表层有约为0.3 m~0.5 m耕植土,其下地层为第四系的黏性土、碎石、卵石,下伏下更新统~中更新统湖积黏性土,现分述如下:

2.2 本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场地填方区表层普遍存在①1,①2层粉质黏土,其中①2层粉质黏土为饱和土,流塑~软塑状,一般普遍厚度4 m左右。亦属高含水量,高液限、高黏性土,需对其原地面进行地基处理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所以采用何种检测手段才能更快、更好的得出地基处理效果,需通过试验研究。

3 试验方案设计

3.1 试验区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在原地面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两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面积400 m2。试验区内原地面采用土夹石填料进行强夯置换,根据强夯置换施工工艺进行夯实,通过对均匀性、承载力及压缩模量等参数的对比,选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检测方法。选用强夯施工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3 000 kN·m强夯半置换试验参数

3.2 试验区检测方案设计

为了获得试验效果的对比资料,确定最优检测参数,设计在强夯置换区设置两个试验区域,采用多种检测手段评价强夯后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均匀性。

承载力及压缩模量试验区内布置3组静载荷试验和3组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均匀性试验区内布置3组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3组波速法检测点。

3.3 试验区检测方法

从检测效果及检测成本进行对比,得出速度快、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检测方法,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3.3.1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安装触探架,保持机架平稳,使触探垂直进行,触探杆部件连接处连接紧固,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超过2%,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

3)每贯入1 m,宜将触探杆转动一圈半。动探试验过程中,当遇到大块石时不能穿透,一般停止本孔试验,在原孔位附近约50 cm重新打孔试验。

4)记录每贯入10 cm的锤击数N120,因填料含有大块石,故锤击贯入无法连续进行,锤击速率每分钟15击~30击。

3.3.2静载荷试验

1)反力装置:平台堆载法,总配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加荷装置:采用自动加荷装置。

3)沉降观测系统:在承压板的两个正交直径方向上安装4个位移传感器测读其沉降量。

4)加荷分级为10级。

5)每级加载后,按第5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测读沉降量,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2 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 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3.3.3波速试验

测试采用12道双边观测系统接受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道检距1 m~2 m,偏移距2 m;采集系统选用采样间隔0.4 ms,采样长度1 024 ms,数字增强叠加采样,本次测试采用4 Hz垂直检波器。

4 检测结果分析

4.1 承载力及压缩模量检测结果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见表2。

表2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载荷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承载力及压缩模量

4.2 均匀性试验数据部分结果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见表4。

5 检测方法的比选

5.1 承载力及压缩模量指标

技术层面分析:通过对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载荷试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知,经过强夯置换处理后,载荷试验结果准确度较高,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

工作效率方面分析: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时间比载荷试验少6 d。

成本分析: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本较大,载荷试验成本较大。

5.2 均匀性指标

技术层面分析:通过对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面波试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知,经过强夯置换处理后,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面波试验检测结果差异较小,场地均匀性均为中等。

工作效率方面分析: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时间比面波试验少1 d,但数据分析所用时间较长,难度较大。

成本分析: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比面波试验成本少400元。

表4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统计分析表

面波试验见表5。

表5 面波测试数据分析表

6 结语

试验过程及检测效果表明,所采用的各种检测手段均能达到设计预期要求,各种检测方法各有千秋,但综合考虑:在施工质量控制时,宜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竣工验收时,根据规范必须采用静载试验。在均匀性评价时,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法时,效率高,速度快,精度高,但由于该方法数据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经验不足,需与其他方法验证后使用,所以为更进一步、更系统地去软弱地基处理后检测手段的有效性、适宜性,依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模量圆锥承载力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红黏土路基的动态与静态回弹模量对比分析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比对试验研究
复合固体推进剂单向拉伸曲线的拟合分析*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