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2020-10-12郑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方法探究道德教育

郑坚

摘 要: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初中时期的学生,若在学习、生活习惯,以及思维与品质等方面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其现在的学生成长,也会给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在日常教育中,广大初中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应从各不同层面着手,准确把握各种契机,通过道德教育的有效渗透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 道德教育 方法探究

引言

道德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恰当引用,不仅能够为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秩序的营造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格魅力。因此,为了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就要从日常教育管理着手,把握好各种契机,引用更新颖、适合的教育方法来优化道德教育渗透,促进班级教育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为了培养更多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给其之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其班主任教师应充分重视、发挥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优化道德教学实践探索,以此来推动班级德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教育培养。为此,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应主动带领学生去关爱那些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相互关爱、帮助,营造出更理想的班级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充满爱的班级氛围下快、健康的成长[1]。

比如:某班级的一位同学不愿意学习物理知识,其班主任在了解后,就组织了一次物理小实验的创新探索活动,让其在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索、操作中,逐渐认识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慢慢消除厌烦、抵触等不良情绪。基于实际生活中的冰、雪、雨等物态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做出透彻理解,对自然现象做出深入了解,以此来促进其物理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全面提升。同时,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团结友爱,培养、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且还要准确把握合作探究学习的各个环节,优化道德教育渗透,充分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个人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积极影响。另外,通过丰富多样道德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既可以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优化道德教育

通过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种种局限,探索出更新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对于班主任来讲,其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应重视灵活多样德育形式的恰当引用,以此来给学生道德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高尚情操[2]。

比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在班级的某个角度来进行有激励作用的书法作品的布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书法文化的精髓做出深入感知,也能够促使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王羲之等书法大家的精神。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关爱动物”的主题内容,从整体上增强初中生关爱动物的意识,并鼓励其适当地参与一些救助流浪狗、流浪猫的活动当中。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给其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充分满足其心理健康成长提出的各项需求。在良好班级氛围营造中,其教师应先明确道德教育主题,加强道德教育、各学科学习探究活动,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来促进道德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发展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引导者、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接触者。师生关系是否和睦,不论是对学生人格发展,还是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都会带来积极影响。为此,其班主任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尊重、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慢慢拉近师生关系,以此来构建出真正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过程中,也要重视、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的基本权利、内心变化应给予充分尊重与深入了解,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

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悄悄话”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同时,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班主任都要认真聆听,且还要结合其不同情况,选择更适合、有效的措施方法来做出针对性的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完善道德教育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下,其教师除了要积极探索更新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进一步优化道德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恰当渗透之外,还要重视与家长的紧密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课堂外的各种契机来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精心设计,体现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来促进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比如:班主任可以每周为学生布置一到两次的德育家庭作业,如,给长辈洗一次脚,或者是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样既可以把握各种契机,实现课内外道德教育的有机整合,也能够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有利条件。在完成相应作业之后,还要鼓励学生写一份德育报告或是感想。另外,日常生活中,家长在带领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是家庭聚会时,也要引导孩子真正懂得尊老爱幼,帮助长辈、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产生。通过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成长情况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促进道德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不仅是初中教育的关键组成,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广大班主任应真正做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更新颖、多样化的道德教育策略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对以往工作经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以此来为道德教育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恰当渗透创造良好条件,优化班级教育管理环节与成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献

[1]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78.

[2]盛立波.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8.

[3]陈小燕.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13):39-40.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管理方法探究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