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方式革新思考

2020-10-12王达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革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

王达安

摘 要: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中,体育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十分的死板落后。新课标实施后,原本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以便从根本上满足新课标和学生的需求。在本文中,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对初中体育教学方式进行革新。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方式 革新

初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面,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所忽视,而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教师采取的仍然是教师讲授,学生机械学习的方法,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基本的兴趣,甚至很多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敷衍了事。因此,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应不断的反省自我,改革和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

一、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

初中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都十分的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可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研究。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体育活动,教师应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1]。

例如,教师可根据男女生对体育活动要求的不同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中可着重引进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例如对女生来说,其对跑步和跳远等运动项目可能缺乏足够的兴趣,那么教师可适当地引进健美操和瑜伽等运动项目,提升学生对于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男生,可针对其爱跑、爱闹的性格开展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除针对性的教学外,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以及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开拓眼界,实现对体育项目更好的认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进而激发对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和兴趣。

二、加强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原本的体育课堂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演示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要领,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演示,机械性地进行模仿,此种教学方式十分的死板,学生对此提不起较大的兴趣。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十分的低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能机械性的服从教师的命令或刻板的模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良好的体现,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会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2]。

例如,在课堂开始前,体育教师一般会采取跑操或做操的方式作为学生进入体育课堂教学氛围的前奏,学生跟随教师或体育委员的指示机械性的重复动作,时间长了,很多学生就会对这种形式产生厌烦,进而产生逃避或敷衍了事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专门抽出一节体育课,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热身活动的真实想法,由体育委员将收集后的意见反馈给体育老师,老师可以在后期体育课开始前,将意见一致或相仿的学生编制成一组,由学生自行确定本组的热身活动方式,热身方式确定后,由组长报告给体育教师,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充,各小组即可在体育课开始前按照各组确定的方式进行热身。在这些热身方式中,有的学生小组选择的是健身操的形式,有的学生小组选择的是跑步锻炼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可取的。采取让学生自行决定课前热身方式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师成果是原有的教学方式的几倍。

三、開发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外,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鼓励学生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己的极限。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可适当地引入竞技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更加的用心,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

当外界环境不适合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室内观看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比赛赛事,例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以及田径比赛等,这样既帮助学生了解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也能让学生感受比赛的激烈性和刺激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也可以感受运动员在赛场上魏国争光,不断奋进的拼搏精神,此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比赛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可适当的引入比赛机制,以帮助教学。

由于初中生的体力有限,在设置体育竞技比赛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投篮技巧,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投篮比赛,筛选每组中的前两名进入下一轮,经过多轮角逐后,最终选出冠亚季军,并由教师对其进行奖励。此竞赛形式,会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篮球投篮技巧的学习和练习当中去,在比赛中,每名学生也会认真地对待,实践发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加热情,学生也可以更加认真的练习动作要领,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的端正,课堂教学效果与原来对比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体育课堂上引进竞技精神,能够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品性而言,也有极佳的效果,适合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无法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课堂上的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加强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的方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发挥其课堂主体性。此外这些方式的施行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并帮助教师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毅.简述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运动.2016(10):66-67

[2]李学萍.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18):245-246

[3]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78

猜你喜欢

革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