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之与时俱进的荀子思想

2020-10-12陈泰羽

锦绣·上旬刊 2020年5期

陈泰羽

摘 要:荀子思想集百家之所长,隆礼重法,注重实践,是现代社会最理性、最现实的治世思想,值得我们积极学习,是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智慧源泉。荀子的思想以儒学为主,又吸收道家、法家和名家的精华,开启了由众家学说纷纭向兼容汇通发展的学术潮流,为中华文化的大融合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代表性思想。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举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宗旨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精神属性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之根本,之血脉,之人文精神。我们只有更好的通过理性实践应用于社会,“化道于自心—服务于人民”才能继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荀子思想;隆礼重法;化道自心;服务人民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思想集百家之所长,隆礼重法,注重实践,是现代社会最理性、最现实的治世思想,值得后世积极学习,是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智慧源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能弘扬道,而非道弘人,所谓道,就是真理。新时代,新征程,弘大道—为人民服务,既是当下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是新时达下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使命担当,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最好继承。

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包含了儒家的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道德伦理,又包含了墨家的兼爱天下的实践,以及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思想,同时也包含了道家法自然的精神信仰,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思想。

荀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被后世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前人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意思就是天有天的职能,人有人的职能。要用礼义法度去改造人的本性,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他归纳了分辨奸言的“破惑三法”,强调名实相符是构成社会共识、实现天下一统的基础;在学习和修养上,他全面接受了孔子对学习的看法,汲取了老子的辩证思想,总结出了一系列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最终著成《荀子》32篇。

荀子的思想以儒学为主,又吸收道家、法家和名家的精华,开启了由众家学说纷纭向兼容汇通发展的学术潮流,为中华文化的大融合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代表性思想。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荀子的观点,人性是必须加以教养的,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事物都不會是“善”的,如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的“伪”就是人为,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

荀子这种极具思辨性、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的观点,在封建帝制时代自然是备受打压的。更何况《荀子·天论》中还有“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提倡“立君为民”,君王不为民,人民就可以推翻他。这让那些自诩“天命所归”的国君们情何以堪?不过在后世的今天,荀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的学说,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从清末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在文化上经历了一场大反思、大觉醒。民国时期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认为:“自仲尼而后,孰为后圣,曰:……唯荀卿足以称是。”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荀子是一位乱世哲人。作为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长时间遭到了门人的激烈反对,当他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会改造实践中的时候,又遭到君王的轻视冷漠,他的一生是劳苦奔波求学的一生。然而,他遵循儒家既重视社会责任,又注重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他的著述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他的学说得到世界各地思想界的重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人格精神和理论遗产表现出了历久弥新的思想光辉。

在儒家思想代表著作《论语》为证篇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孔子在为政篇中没有讲政治,而是讲为政,何为为政呢?即用道德的力量治理社会,以人为本,人人有道德,人人参与社会治理。以德为政实际是讲教化,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举贤教不能,让人有人文精神,有人性光辉,导人向善。如若人偏离了人伦之本,从小我之处讲无法做好自己的事,从大我之处讲,无法为人民服务。

《荀子》大略篇中讲,“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即天之立君是以民为目的。天子立诸侯,授官职亦同样是为民而设。在这里,荀子表达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这一段所讲的“民不是为君服务,君是为民服务的,与两千多年后的毛泽东思想之为人民服务执政观不谋而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举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宗旨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

为人民服务思想从政治属性讲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人民服务思想从社会属性讲就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意识,共创良好社会风尚,更好的对治当下自由主义风气。当今,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自我主义横行于世,导致社会诚信缺失严重,殊不知真正的自由者是以他人之自由为界限的。

儒家正人伦的社会观,是做人之本;道家法自然的世界观,是立人之本;释家明自性的生命观,是觉悟之本;由此可见真正为人民服务是立己利人,这样才能彰显自我的社会价值。习近平主席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了大国领袖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这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社会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为人民服务思想从文化属性讲就是社会主义学习观,其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理解,是科学的学习观,价值观,认知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随时随地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大学问,于自省中学习,学习中自省。

西方科学顾名思义是分科之学,是知识的系统化和实践化,只有立足于中华文化基础上的科学,才是真正的大科学。大科学是在德性,理性,智性,应用性基础上的真正学科,是为承载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而出现的,尤其是在当下科技主宰生产力,中华文化都有它的伟大使命。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缺失了德性和内心修为的人只能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迷失和沉沦,只有架构在大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才能真正让人了解自我、充满理性光辉,才能够破除一切黑暗力量。未来的时代是科技大发展,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人力的时代,大量的人力资源将涌向第一和第三產业,服务业成为主流,而做好这一切的基础当是我们有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人人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筑辉煌。那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同社会将在不久的将来绽放在中华大地。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精神属性就是人民的共同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而这种信仰就是凝聚了民族之魂的伟大力量,人人都能为人民服务,人人都能从做好当下的工作开始,有担当有作为,正心正念正能量。摆好自己真正的人生姿态。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就是践行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荀子思想自成一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特质,是融合一切人类文化的当代基石,是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有力法宝。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华文化之根本,之血脉,之人文精神。人类历史发展的阶级性需求导致中华文化的诠释有了阶级偏差,只有更好的通过理性实践应用于社会,“化道于自心—服务于人民”才能继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荀子思想定将成为拯救人类命运的有力法宝。有感于自成一脉的荀子思想之博大精深,写颂一首作为结束语。

荀学颂

悠悠沁水边,后圣诞生地,少年勤好学,十五游稷下,采百家之长,写赋畅家国,思想之宏大,自成壹体系,人性本恶论,教化当为先,,天行有常说,实践出真知,隆礼重法治,社会才和谐,我辈当自信,承继圣人志,躬身去效行,世界中国强!

参考文献

[1]谭正璧:《国学概伦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

[2][战国]荀子,骆宾译注:《荀子》,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3][春秋]孔子,思履主编:《论语》,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年版。

[4]百度百科网,2020年3月2日,http://baike.baidu.com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刚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6]种博编著:《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学习问答》,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