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传典与青州府花边大套的早期发展

2020-10-12邢鹏飞崔研因

美与时代·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近代工艺美术

邢鹏飞 崔研因

摘  要:简述青州商人宋传典生平及其创办经营德昌花边庄的经历,并总结分析其在青州府花边大套早期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宋传典是青州府花边大套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的介入使得民族资本在青州府花边大套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关键词:宋传典;青州府花边大套;工艺美术;近代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沿海地区近现代抽纱花边工艺研究”(17CCYJ33);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西方传教士与烟台近代抽纱花边研究”(ZD201906341);潍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州府花边大套活态化保护研究”(2018RKX025)成果。

青州府花边大套是山东的特色工艺美术品,产自青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以木质棒槌为主要工具手工编织而成,属抽纱产品大类。其材质上乘,制作精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特别在欧美地区更是长盛不衰,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23。

青州府花边大套起源于近代,由在华西方传教士引入,在较短时间内就迅速成长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其早期发展历程中,宋传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开办了青州第一家花边庄,把花边大套的生产经营纳入到企业化、正规化的轨道,积极扩大海外销售市场。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将青州府花边大套打造成为享有盛誉的外贸出口商品,其本人也因此而跻身山东屈指可数的富商之列。

一、宋传典的出身及早年经历

(一)洋学堂里的穷学生

宋传典,生于1875年,原名化忠(一说华忠),字徽五,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属潍坊市)莲花盆乡(今属五里镇)宋王庄人。幼年丧母,其父宋光旭家贫,曾以放羊、做长工等维持生计,1891年前后到青州城里的英国浸礼教会开办的广德书院做厨师,并受洗入教。宋传典通过这层关系,得以进入书院读书。在校期间,宋传典学习了英文、算术、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课程,因其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深得书院院长英国传教士库寿宁(有文献译为库寿龄)厚待。库寿宁不仅在物质上对其多有资助,而且还经常当面指导学业,并亲自为其改名为“传典”。

(二)骑自行车的新教员

1898年毕业后,宋传典留校任教,主讲英文与化学。1900年夏,义和团运动爆发,宋传典追随库寿宁乘船逃往烟台避难,直至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才返回。1902年,青州驻军在北城兴办海岱书院,聘请宋传典兼任英文和算术教师。因海岱书院与广德书院相距较远,往返授课不便,库寿宁特意从英国订购一辆铁轮自行车供宋传典代步。当时自行车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价格昂贵,整个青州城中也只有寥寥数辆,库寿宁对宋传典的器重由此可见一斑。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县政府在东关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延聘宋传典为该校校长,同期创办的青州官立中学也邀请他做西学教员。未几,宋传典又当选县教育会会长一职,一时间这位刚满30岁的年轻人,俨然成为了当地教育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从教期间,宋传典还完成了英国人魏而斯所著《动物学详考》一书的翻译工作。该书中文版由库寿宁校订,于1907年在上海美华书馆出版,是国内较早的动物学教科书之一。

二、德昌花边庄与德昌洋行

(一)结缘花边

早在1900年,宋传典与库寿宁在烟台避难期间,就亲眼见识了当地正在迅猛发展的抽纱花边产业。彼时,同为英籍的传教士马茂兰所经营的仁德洋行(英文名称McMullan & Co., Ld., James,即詹姆士·马茂兰有限公司)通过经营花边生产与贸易起家,在商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进出口商。回到青州后,库寿宁仿照烟台模式,也从国外引进了花边图样、材料与技术,组织教会妇女开始生产制作。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库寿宁所引进的花边技术来自意大利,该国的制作工艺比烟台所引进的法国比利时工艺更加复杂和精细,造价也更为高昂。库寿宁经营的花边产业始终维持在一个较小的规模,生产的产品由他本人负责联系出口,所获利润用来补贴教会学校的办学费用。其间,宋传典作为教会成员和库寿宁的弟子,必然也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花边经营的部分业务。

(二)创建德昌花边庄

1908年,因青州广德书院在与烟台美国长老会的登州文会馆合办广文大学过程中多有矛盾,作为广德书院一方负责人的库寿宁愤而辞去所有职务,携家眷迁往上海。临行前,库寿宁将青州的花边事业全部托付给他的得意门生宋传典。宋传典接手后,投入资金将产业规模扩大,在位于青州南北大街的浸礼会院内借了数间房屋,创建花边庄并取名为“德昌”(英文名称Sung Chuan Tien Co.,即宋传典公司)。

与烟台马茂兰一样,宋传典所倚仗的花边生产主力军也是来自周边农村的家庭妇女。他先是组织原有熟练工人将技术传授给这些农村妇女,然后再将生产所需的纱线等原材料发放给她们,让她们在家进行制作。花边庄利用一些腿脚便利的男性劳力作为经纪人,定期下乡上门将妇女所编织的花边产品回收,经验货无误后,按工作量计件发放报酬。这样一来,城内的花边庄本身无须置办大量设备和场地,也无须雇佣很多工人,只需要少量人手负责产品的清洗、熨烫、打包、仓储、发货等简易工序即可,投入成本压缩了。

在销售方面,宋传典充分利用其熟练的外语优势,处理回复有关业务往来的电报和来函等,广泛联系海外客商,宣传自己的产品。除了稳固库寿宁遗留的客户资源之外,他还不断拓展市场范围,将青州府花边大套推销到更多的消费者手中。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宋传典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他将厂房从教会院内迁出,在青州城中估衣市大街置地建房,成立专门的工厂和门市部。青州本身是内陆城市,没有连接海外的港口,无法直接开展国际贸易。为此,宋传典派其弟宋勋臣在开埠城市烟台设立德昌花边庄的分公司,负责办理出口事宜。

(三)改组为德昌洋行

因宋传典与英国浸礼教会的关系,德昌花边庄最初的客户主要来自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参战,对花边产品的需求受到影响。宋传典逐渐将业务的重心转向当时尚置身战事之外的美国,他与美国国际贸易公司和纽约赫氏洋行等企业建立联系,并邀请美国商人沙富到青州考察。

1917年左右,宋传典开始涉足发网行业,也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发网及缫丝、农产品、肥皂、火柴、交通等产业的经营方面,慢慢淡出花边业。1920年前后,宋传典把德昌花边庄改组为德昌洋行,旗下产业众多,包含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不再以花边为主营业务。他的退出并未对青州府花边大套的继续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其他商家很快就填补了德昌企业离开后所遗留的市场份额。该项技艺以青州为中心,向西传播至临淄(今属淄博市),向北传播到广饶(今属东营市),包括寿光(今寿光市,属潍坊市)等在内的周边数县形成了一个半月形产区。技艺的传播方式也由厂方培训的被动型模式变为母女、姑嫂等亲友之间口耳相传的主动型模式。

1923年,宋传典竞选山东省议会议长成功,达到了其人生的巅峰。1928年受军阀张宗昌牵连被罢免,1930年病逝。

三、宋传典在青州府花边大套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宋传典是青州府花边大套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青州府花边大套虽然早在1901年就已起步,但在宋传典接手之前一直处于低速发展当中。在传教士库寿宁的管理下,仅维持作坊级别的规模水平,利润仅能补贴教会学校办学费用而已。1908年库寿宁离青赴沪,青州的花边制作业本有可能就此夭折,宋传典的及时接管,使得这项技艺得以延续下来。而且,得益于他的出色经营,实现了企业化、正规化的健康发展。在宋传典从事花边产业的10年左右时间里,他为青州府花边大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他转向其他产业后,也没有因他的退出而造成行业的大幅波动和衰退。最迟到20世纪20年代,青州已成为烟台之外山东第二大的抽纱花边核心产地,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县手工业的进步。1929年出版的《今世中国实业通志》提到:“吾国今日之花边,多产于山东旧登莱青三府。制作精巧,欧美妇人,咸乐购之。”1931年出版的《中国重要商品》记载:“其他莱州、青州、登州地方,从事花边制作者颇多,殆已为山东特产物之一矣。”通过上述文献资料的著录,足见当年青州花边制作行业之盛况。

(二)宋传典的介入使得民族资本在青州府花边大套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抽纱花边起源于欧洲,经由传教士带入中国,因此国内各地的花边制作行业基本全部是外资率先开始经营。在其他很多地方,外国资本从始至终都控制着该行业的主导权。例如,烟台的马茂兰家族既是当地最早企业化经营花边产业者,又长期牢牢把持行业龙头地位,直至1941年日军侵占后才终结。宋传典虽然与外国教会有深厚关系,其本人也是教徒,但他的身份是民族资本家,他的德昌企業作为青州最大的花边商并没有被外国资本所控制,他所经营的花边也是正宗国货产品,通过出口换取了大量外汇。他还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摆脱了对英国市场的依赖,开辟了美国等新的销售市场,周旋于多国之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宋传典之子宋棐卿所开创的知名国货品牌“抵羊”牌毛线,其寓义为“抵制洋货”,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宋传典家族的民族资产阶级属性与态度。

四、结语

青州府花边大套能够成为山东省著名工艺美术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早期的延续和发展与宋传典的个人贡献是分不开的。同时,宋传典本人因为从事花边行业生产经营而获得了起家的资本,实现了从穷苦人家后代到富商巨贾和政界要人的人生飞跃。可以说,宋传典发展壮大了青州府花边大套,青州府花边大套反过来成就了宋传典。他在青州府花边大套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创办的德昌花边庄也成为了后人研究这个项目时无法绕过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吴承洛.今世中国实业通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169.

[2]周志骅.中国重要商品[M].上海:华通书局,1931:398.

[3]王志民.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第5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王钧堂,冯宝光.我们所知道的宋传典[C]//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8:67-74.

[5]青州市志编纂委员会.青州市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6]崔研因,唐家路.民国时期“胶东道实业公司”抽纱花边样本考析[J].美术学报,2019(3):115-121.

[7]唐家路,崔研因.晚清民国时期的烟台抽纱花边业[J].城市史研究,2019(2):130-143.

作者简介:邢鹏飞,潍坊医学院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教师。

崔研因,潍坊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猜你喜欢

近代工艺美术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觉醒者的悲哀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兰州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及其三大家族艺术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