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10-12黄玲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黄玲

【摘 要】生物是初中生新接触的一门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表现得十分挣扎和困惑。其实生物课程内容并非十分复杂和抽象,其包含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都随处可见。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将原本生涩、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生活中常见、易懂的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初中生物学习的方式,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与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对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课程的核心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如生活场景、日用品或劳动内容等。同时,初中生物教师应及时、合理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减少或是避免學生过多的死记硬背现象,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将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简单的探究,希望对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物学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源于生活,且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应充分使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的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与理解。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收集一些有趣、生动的教学素材,并将其充分、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中,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进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教学工作时,可提供一些视频短片或图片让学生观看,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能加深学生对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分类知识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与成绩。其次,教师应利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在开展《哺乳动物》教学工作时,可以寻找一些关于大熊猫日常生活的短片。大熊猫憨态可掬的相貌与生动有趣的行为,不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在活跃的气氛中,加深了其对哺乳动物知识的印象。在观看结束后,教师应向学生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动物与大熊猫一样属于哺乳动物呢?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大熊猫吗?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启发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到答案,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自信心。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的教学内容理应具备科学性。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指的是生物知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且能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与本质。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节课时,在完成教材内容后,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科教栏目,如《动物世界》《自然传奇》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菌与真菌的知识点。同时,利用有科学性的教学视频,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认知意识与态度。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探究性

初中生物课程包含了许多事实与理论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减少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内容,提倡和推广探究性学习,引导初中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增加初中生实践动手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探究性。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授《植物细胞》时,不仅要规范地完成观察植物细胞的全部过程,如植物切片、显微镜的使用等,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并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组织与作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但可以加强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初中生生物学习成绩与效率。

(四)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命性

生物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意义在于应用专业的生物学含义和方法对客观生命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或说明,从而使人们对生命体的本质有真实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命性,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倡导关爱生命的理念,如尊老爱幼、以礼待人、关爱伤残人士等。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熟练、合理地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正确的坐姿与睡姿、眼睛或其他身体部位的保护、一些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运动等,以此来实现学生自身的生命价值,进而最终实现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目标。

(五)注重教学内容的导向性

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与师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能体现或使用到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导向性。首先,要充分发挥初中生物教学对初中生健康生活的促进作用,如促进学生的合理饮食、学生睡眠时间的控制及正确对待体育锻炼等。其次,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一些社会现象,使学生积极努力地面对学习与生活。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众多学校启用了延期开学、居家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很多学生都将其作为假期的延长,从而导致多数学生出现晚睡晚起、不健康饮食、缺少锻炼、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教师及家长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居家学习模式与课堂学习的差异性,使学生以课堂学习的方式与态度进行居家学习。同时,初中生物的相关知识,也能帮助广大学生有效地预防病毒,进而保障其生命安全。最后,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要明确自身的教育定位,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看待世界。例如,一些学生会提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等问题。虽然一些现象仍是未解之谜,但教育工作者不应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误导学生。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资源

初中生物生活教学资源可分两种,一种是有形教学资源,另一种是无形教学资源。有形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的内容、教学器具、实验设备等。无形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初中生的个人能力与知识储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工作态度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等。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勇于突破教材内容的束缚,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充分利用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打造直观、活跃的生活化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效率与成绩。例如,家庭中食物的保存与制作、动物的饲养、花草树木的种植养护等,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其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身边的有形教学资源与无形教学资源的潜力,完善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每位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科独有的魅力,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初中生物的课堂学习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广大初中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初中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积极、自主地学习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多方面、多层次地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并最终将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继国.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4).

[2]肖会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0).

[3]王志东.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5).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