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收获”理念下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理性思考

2020-10-12周念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理念

周念

【摘 要】主题墙创设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是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审视主题墙创设走过的历程,面对如何为儿童创设条件等问题,本文以“全收获”的理念对幼儿园主题墙蕴含的价值以及主题墙创设的方法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全收获”理念;幼儿教育;主题墙创设

“全收获”理念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在《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发展。同时,虞教授在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对“全收获”园本课程进行指导时指出,“全收获”的概念不仅是将生命成长的理念扩散到科学、生活、艺术创意、户外活动等各个领域,更是围绕着儿童、教师、家长、社会而形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全收获”理念不仅适合幼儿园种植活动,而且对主题墙创设和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回顾幼儿园主题墙的发展历程

(一)雏形阶段的主题墙成为教师的展示板

此阶段的主题墙创设建立在对“环境育人”的片面理解上,笼统的主张导致简单的操作。从主题的确定到具体的布置幾乎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强化装饰功能,弱化教育价值。

(二)发展阶段的主题墙成为班级的宣传栏

在这一阶段,教师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体,幼儿与家长处于“被安排”的角色。为了突出家园共育功能,教师在确定主题后,把主题资料、幼儿作品、家长准备资料呈现在主题墙上。“拼盘式”的主题墙并没有完全与课程割裂,视觉上的丰富也带来了一些教育价值。

(三)成熟阶段的主题墙是幼儿成长记录仪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具有课程建设视角、儿童视角、开放视角的主题墙创设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新型教育方法。这阶段的主题墙创设以幼儿为主体,鼓励家长参与,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突出主题,关注活动进程,记录幼儿主题探索系列过程,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当下幼儿园主题墙蕴含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主题墙是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传递的是特定幼儿园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可以使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

(一)主题墙是基于主题而不断延展的完整课程体系的“缩略图”

主题墙是物化墙面环境,虽身在班级,却集课内与课外、园内与园外、显性与隐性于一体,是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机结合体。主题墙是一种介质,记录着幼儿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是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主题教育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直接表现活动的主题,是从特定幼儿园资源和班级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宜于儿童的多样化的活动的具体体现。从主题活动到主题墙创设,走的是一条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的教育理路,是对“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的具体应用。主题墙凝聚着教师的匠心、家长的爱心、幼儿的童心,是在精神与生命、环境与人等诸多因素的交融互汇、激荡冲突、揉搓塑抹中形成的。

(二)主题墙是记录主题推进过程和幼儿学习经验的“记录仪”

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是幼儿积极投入生活和游戏中的多样化的活动,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主题墙创设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教育性、艺术性、创造性和学习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它引领幼儿的探索学习,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提高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呈现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获得了哪些阶段性学习经验、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着什么问题等,记录着幼儿亲历主题探索的一系列过程和主题推进过程,是一幅幅可视的幼儿发展的路线图。

(三)主题墙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获得课程拓展的“推进器”

主题活动有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发展性、连续性体验和实践,就能生成新的意义,而主题的意义在幼儿学习的演进和经验的积累中才能渐次明晰和不断丰富,那才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花开”的声音、“拔节”的姿态。我们不妨做出一个应然而未必然的悬拟:如果把每个主题活动阶段性所呈现出的主题墙拍摄成一张张照片,那么推进主题的课程拓展过程便一目了然!主题墙的每一次跟进都是教师在助推幼儿从“原有经验”到“现有经验”的发展中提炼出具有递进关系的版块内容,也是幼儿一次又一次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发现、交往和表现出的“学习过程图”。而一次次的跟进累加所展现的主题活动的动态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是教师把握主题核心经验、阶段性主题目标、幼儿的实际需要,基于幼儿“前理解”和“成长期待”而制定和实施的“主题活动推进图”。

三、对“全收获”理念下主题墙创设的再思考

二期课改走的是一条由课程建设转向课程实践、由宏观到具体的课程建设之路,发展的每一步都源于课改推进中引发的问题。如何为儿童创设条件成为主题墙创设等课程实践的关键。

(一)加强对教育的理解,珍视幼儿教育的独特价值

教育是温暖的事业,既是对人的美好人生的“写意图”,又是每个阶段的“工笔画”。尽管教育具有“通约性”,但对幼儿阶段教育独特价值的珍视尤为迫切。科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发展中具有不可补偿性。

(二)增强主体意识,培育科学的幼儿教育文化

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于“园”,而更要注重“圈”,因为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中的“全体课程卷入人员”都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文化只有为人所掌握的时候才会成为力量的源泉,因此,培育科学的幼儿教育文化十分重要。幼儿园课程改革只有聚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搭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幼儿教育“生态圈”,培养“生态圈”中非教育专业成员的幼儿教育的专业眼光,提升大众对幼儿教育文化的价值认同,才能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要使主题墙创设彰显课程意义,必须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多向化和动态化,实现“生态圈”中所有“全体课程卷入人员”的有机互动,使相互教育、相互支持成为事实。

(三)增强主场意识,破解“家园共育不同向”难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于“园”而不囿于“园”,家园共育必须做到师长同向。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幼儿园应该义不容辞地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二次课改以来,幼儿园课程从传统学科课程到“发展—互动”课程的转变,是“以世界为教材”理念的体现,这就需要教师把处于“待生”状态下的“教材”重新激活,使其显现为“生命态”。而部分家长仍“以教材为世界”,关注孩子生命活动本身的认识,而不是幼儿实际需要与可能的把握和体验,所关心的事情仍是把知识、能力、观念、行为、价值观教给孩子。

(四)增强主角意识,回归“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本真

主题墙创设不能只关注“墙”面环境,还要关注幼儿周围自然的、社会的和规范的精神环境。主题墙创设是在为儿童创设条件的前提下,引发儿童生成并给予儿童基本经验的。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根本目标,“以幼儿发展为本”就必须牢固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地位。然而,当下儿童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当下的孩子“被安排”在窄化的“学习”上,脱离生活实践、疏离社会和远离大自然。这会阻断孩子探索世界、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机会,加大课改的阻力,削弱课改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收获”理念下开展主题墙创设时,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幼儿教育的独特价值,聚合多方面的力量,回归“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本真。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幼儿教育,2017(7).

[3]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1990.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理念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