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

2020-10-12周野武晶

公关世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学生

周野 武晶

摘要:现如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推动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点所在。但在思政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工作者往往更为注重政治知识的讲授,忽略学生群体思想、情感及政治素养的培育,学生理解与分析知识的水平难以被培育、提升。本文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展开论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 核心素养

引言

迈进新世纪以来,全球各国兴起了培育学生群体核心素养的浪潮,且各国家与地区均将发展学生群体核心素养视作本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与方向。而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视作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准确政治方向、增强核心素养、强化社会理解与参与能力的活动型、综合型课程。因此,展开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广泛探究与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夯实文化基础

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是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发展的关键内容及重要载体,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即提升学生知识能力与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当前,学生群体过于追求主流时尚文化,抵制国家传统文化的问题较为明显。所以面向学生群体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是新时代是学生提出的要求,这亦是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主要表现与需求。教师应借助创新性方法与手段挖掘传统文化蕴藏的教育资源及文化资源,赋予新时期内涵与要求,培育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激发学生文化传承意识以及爱国热情,利用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工作服务,进而实现预期育人目标。教育部有关文件当中指出可教育阶段必须明确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计划,重视学生满足个体与社会发展进步所需具有的重要能力和优良品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作为培育学生全体核心所有的追求所在,在思政课堂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为改善施政课程教育成效,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融合亦是学校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

(二)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现实环境当中,文化有着多元化特点。所以在社会实践越发复杂化以及价值理念多样化的当下,指导学生群体做出合理、理想以及政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并非容易实现的事。教育工作者在个体工作实践中,若欠缺正确与理性的价值引导,在一定意义上会导致学生们陷入迷茫中,从而迷失方向,更有甚者会陷入反价值或者非价值的误区。因此,思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充分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以生为本育人观念,并把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育的要求集中表现出来,呈现出教育领域的前沿理念,系统化的落实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思政教育中重视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品德修养,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均可向自身人生目标不断迈进,始终坚持自身理想信念,批判与抵制生活当中各类错误思想与言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脱离社会与时代发展需求

自改革开放深入开展以来,伴随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生活节奏加快,其思想发生较大改变,所以思政教育迈进全新的发展时期。为有效顺应国民思想理念的发展,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必要性。现阶段思政教育开展过程当中,教育观念脱离社会与时代发展需求是思政教育发展的阻碍,传统教育观念不但无法推动学生顺应社会与时代发展脚步,确保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且还会桎梏学生思想与思维的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令其无法充分融入当下社会环境,充分展现个体价值。所以,教育观念的陈旧是现如今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方法不顺应教育对象个体特征

教育方法不顺应教育对象个体特征是思政教育当中面临的严峻问题,该问题对思政教育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首先,注入式教学方法实际效率低,教育质量也偏低。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及自主思考能力强。所以注入式教学法并不符合学生对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求,若教师长时间运用这一教学法,则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降低教育质效。其次,陈旧的教育方法已无法满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要求。传统思政教育普遍是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重视度偏低,导致学生虽掌握丰富的理论内容,但实践运用能力薄弱,并且学生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并未得到有效发展,最终致使学生逐渐缺失对思政学习的兴趣,认为思政教育课程并无显著用处,这对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带来反向影响。

(三)教育内容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脱节

新时代思政教育中,教学内容要融合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思潮,要高度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现状。没有如此,思政教育才可帮助学生群体及时关注国家发展动态,关心社会与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才可发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功能,才可切实帮助学生有效利用知识和自身能力,推动时代及社会发展。诚然,现阶段思政教育內容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愈发明显。

一方面,教育内容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内容与实际形式及任务需求脱节,且部分内容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内容繁多且杂乱,缺乏较强的系统性与条理性。部分思政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把全新的思政教育内容全部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弱化了思政工作重点,导致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质量差与效率低的问题。除此之外,教育内容单一化。当前思政教育内容并未重视社会发展与时事热点,社会群体对于社交行为、求知与审美的具有强烈兴趣,但是思政教育当中鲜少涉及这类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在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应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置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践行和推动应自上而下,学校领导需转变与更新传统管理、教育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理念与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按照学校发展目标与真实状况,积极探索与明确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及育人模式,合理化安排推动教育工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不断提升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也有如此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才有可能高效实现。另一方面,教师应明确教育目标。教师可基于政治认同角度确立教育目标,在情感领悟当中培养学生群体核心素养,思政教师可按照政治认同四个维度把教育目标合理分类。第一,道路认同。这一维度主要在于使学生充分熟悉与了解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理论,同时强化其认同感,不断强化学生个体道路自信。第二,制度认同。这一维度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制度有关理论,强化其对国家社会主義制度的认同感,进而明确制度自信。第三,理论认同。此维度在于令学生深度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高举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推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最终强化理论自信。第四,价值观认同。该维度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与认同感,使其坚定正确与积极的意识形态理念。

(二)创新教育方法,构建活力课堂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关于法治的教学内容往往通过课件中的图片或文字展现给学生,但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这种教育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眼球。所以,教师应借助新颖的教育方法,转变知识展示方式,令学生们在虚拟空间经过切身体验渐渐加强个体核心素养。

首先,依托于时下社会热点问题,聘请社会法律专家参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并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实际案例剖析与互动提问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兴趣。其次,结合现实生活与时政新闻,进行关于思政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并针对生活当中常见不法行为展开研究性探讨,深化学生们对于法律常识理解的同时,使其树立正确政治思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三)丰富教育内容,营造时代气息

思政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相比,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战场与重要渠道,教师应加强创新意识与责任意识,积极发掘思政教育资源,采取合理教学方法与形式,借助常规课堂教学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强化教育。在教学实践汇总,教师应适当拓展教育内容,精心择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讨,激发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的兴趣,强化学生政治意识与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于社会公平及正义的认同感,逐渐使学生明确具有核心素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思政教师存在过于注重思政理论内容的传授,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针对此现象,应立足于思政教育培育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创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持续提升政治意识和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及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养成核心素养。

课题: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体系研究》,合同编号JJKH20180700SK

参考文献:

[1]石丽琴,梁燕. 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 探索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发展实践指向——2017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1):125-128.

[2]刘伟.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升[J]. 高教学刊,2018(11):194-196.

[3]刘伟.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24):123-12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