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大别山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2020-10-12魏玮
魏玮
摘要: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大别山,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山,大别山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大别山区的历史是中共党史的一个重要缩影。抗日战争时期,在全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前夕,大别山区的党和军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联系,进行停战谈判,开展了一系列的统战工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别山区的形成,在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大别山区 统一战线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性的抗日战争全面拉开,中华民族迎来了近代以来最大的考验之一,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全民族统一战线,以此来充分调动各个阶级、各个阵营人群的抗日积极性,对现有的抗日力量进行优化配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我国近代史上也有着明显的典型意义,并取得了有效的实践成果,为建国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从信阳市来看,全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大别山区的党和军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联系,进行停战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别山区的形成,积极组建救亡团体、开展救亡运动,为鄂豫皖边区抗日武装力量的准备与发动做了大量工作。
一、策动国民党将士投诚
首先是对东北军的统战。东北易帜以后,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弃民族危机于不顾,安排国民党力量进行内战,“九一八”以后,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入关,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加大了内战的投入力度。大敌当前,中共鄂豫皖省委一致认为,东北军初来乍到,背井离乡,“粮食困难,生活特别困苦,不惯山战”,尤其是对国民党的投降政策和排除异己不满,要求抗日心切,因此对东北军的策略,除在军事坚决打击外,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把他们拉拢到我们的阵营。我们印发了大批宣传标语口号,沿途张贴或在作战时放入向敌方抛撒的食物包内。同时,鄂东北邮寄总司令戴季英还在此背景下多次给东北军67军军长通信,对我党的宗旨与原则进行阐述,表示愿与东北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经过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东北军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东北军军心动摇,纷纷投诚。对投诚的国民党官兵,愿参加红军的就留下,愿回家的发给路费。结果,他们有的在红军中担任了机枪教官,有的后来还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鄂豫皖党组织和军队开展的对东北军及其上层的统战工作,对促成两年后的“西安事变”也起了重大作用。
其次,一位特别的“信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1937年7月13日,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三年后,一个偶然的因素促使党中央和红二十八军接上了关系,而促成这件事的,不是共产党和红军的交通员,而是国民党的一名叫姜术堂的军官。经了解,姜术堂原为国民党十一路军少尉排长,受我们统战政策的影响,曾经多次要求参加红军,考虑到当时斗争形势复杂,加之对底细不清的国军不敢贸然接收,便衣队没有同意它的请求,而是发放路费,让他安心回家。但是,姜术堂却坚持要求参加革命,在此背景下,中国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找到了姜术堂,对时局与利弊进行分析,并说服姜术堂回乡。姜术堂的返回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而是接受了我党的任务,即以回乡为机会对中共中央的消息进行打聽与传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逼蒋抗日”的方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内容得到了通过,姜术堂听到这一消息以后,找到了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讲述了鄂豫皖游击区的情况,并对相应的文件进行转达。随后,姜术堂将《八一宣言》等重要文件交到了高敬亭手上,至此,鄂豫皖边区与党组织的联系终于得以恢复。这位特别的“信使”,也终于被批准加入新四军第四支队。还有一种说法是,姜术堂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打入国民党军的中共党员,因其秘密联系人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牺牲,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所以才多次挺身冒险寻找党组织。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姜术堂不畏艰险往返送信,为鄂豫皖边区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政策保证。
二、岳西谈判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别山区形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就有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的战略做出相应指示,加大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力度,相关消息随之传到鄂豫皖区,中共鄂豫皖边区党组织和红军领导人果断作出主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举行停战谈判的决定,岳西谈判就是一例。
1937年7月13日,在收到中央抗日救国的文件后,高敬亭和何耀榜就在岳西县召开会议,传递了中央文件的精神,并探讨了向鄂豫皖区国民党提交统一战线倡议的事项,拟定了给鄂豫皖国民党负责人卫立煌的信件。
15日晚,传来了卫立煌响应谈判内容的倡议,并作出相应的安排,这也证明了鄂豫皖关于统一战线的实践效果。
22日,中共鄂豫皖区代表何耀榜同国民党代表在汪氏宗祠就统一战线问题进行谈判,谈判一开始,我方就提出了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我方在一定原则的引导下,统一作出必要的让步,国民党代表也表示了自身的意见,经过为期五天的商讨,双方达成了具有共识性的协议。
28日,中共鄂豫皖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在岳西县签订相应协议,协议签订以后,当地居民纷纷庆祝,这也标志着鄂豫皖区为期十年的内战结束,这也为后期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经验与支撑。
三、开展上层统战工作,争取地方实力派
为了促进合作抗战,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在武汉及鄂豫边区的中共高层领导人,开展了大量上层统战工作。例如,中共中央党代表董必武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从陕北南下武汉,通过自身的关系网与社交,积极为我党结交国民党上层人士,以及民族资本家等,为统一战线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根据史料记载,1938年董必武到达黄安以后,受到地区国民党政府的热烈欢迎,在座谈过程中,董必武充分抓住机会,与地方知名人士围绕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谈论,赢得了各方的支持与认可。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河南省委在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支持下,积极对地方国民党官员与将领做统战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得知信阳县县长李德纯的经历以后,积极与李德纯进行沟通,对李德纯进行争取。中共河南省委在调查中发现,李德纯早年参与北伐战争,是一位非常有正义感的军人与爱国人士,“九一八”事变以后,李德纯积极投入到爱国救亡运动,并在上任信阳县县长以后,初步做出了抗战的准备。得知李德纯和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重育民、县民团团长李寿恺之间矛盾重重,经中共中央同意,当地党组织决定利用重、李与李德纯之间的矛盾争取李德纯,处境孤立的李德纯也有意与我党合作。1938年6月,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和省委秘书长危拱之率开封孩子剧团抵达信阳,名义演戏,实际是做统战工作,对于李德纯,则主要了解他的抗战态度及准备,进一步启发其爱国思想,配合李德纯指挥的信阳县常备队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进一步统战,李德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完全同意与共产党开展合作,共同组织武装抗日,1938年11月,我军与李德纯部在王岗会合编为信阳挺进队,李德纯任司令,在信阳以南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并开辟了四望山抗日根据地。这支武装后来发展到一千多人。李德纯经省委请示周恩来同志批准,于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德纯的转变,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别山区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大别山区党组织根据特定阶段所进行的符合自身情况的统战工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别山区的形成,对打开鄂豫皖根据地的抗战局面以及大别山区抗日武装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谓影响深远,其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
项目名称: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2020年度研究课题:革命斗争时期大别山区党的统战工作及其时代价值
项目编号:HN20191210
参考文献:
[1]陈喜庆.中国统一战线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
[2]大别山干部学院.大别山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7.
[3]中共岳西縣委党史研究室.红二十八军在岳西[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8-4.
[4]田青刚.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J].中州学刊,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