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2020-10-12贾德洪
贾德洪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化;融合模式;线上教学;精神成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8 — 0155 — 03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信息科技与现代化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对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展现知识资源,让学生能够省时高效地接受到学科知识资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次检验。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通过疫情期间各级各类学校线上教学实践,可以清楚看到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做出新的探求。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多年来,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线上线下教育互为补充,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初步显现出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提供了坚实的軟硬件条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各地统筹利用电视空中课堂和网络平台提供学习资源,亿万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取得积极成效。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硬件设施有待提高;数据库资源需进一步丰富,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互联网+教育”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进行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仍存在短板,缺乏灵活性、适应性,更多地服务于学校日常教学,将应用场景设定在班级授课,将技术支持的角色限制在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也更多局限在面对面的课堂上,并未对疫情等带来的具有突发性、全局性的教育秩序变化做足够的考虑和设计。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完善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
“互联网+教育”重塑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在互联网与教材、学生、教室的渗透和融合中,平面化、静止形态的教科书和教材更有可能借助技术手段而实现对知识的重新呈现,使知识“立起来”、“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在立体的知识空间中得到激活,学习过程的感受性、体验性都将大大增强。比如,原来作为教室的物理空间与由互联网多媒体虚构的技术空间将交融在一起,同时构成学习的场所和情境,其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都有可能打破对原先单一物理空间的教室的依赖,而实现远程交流,给交往带来了极大便利。
只有在日常教育活动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的前提下,在面对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时,线上教学才不仅仅是“一项临时应急措施”,才能成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宽广舞台。此次疫情对教育而言,是危机也是契机。在线教育以无可替代的方式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了一次信息化应用洗礼,学校可借此契机,从此次实践中提炼可行性经验,并加以完善推广,进而建设出一个兼具灵活性、适应性和高效化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
同时,“互联网+教育”为教育管理的精准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也考验了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教育管理者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互联网+教育”生态的维持上,一方面要做好支持教师排课、教研等工作,并根据学情变化为教师解决工作量考核、教育资源供给等具体问题,让教师踏实放心;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反馈教育需求,督促协调技术支持,做好家校联络沟通,让一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使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得以顺利运转。
(二)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及情感教育
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强调,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实现教育的高位均衡,同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借助互联网的辅助功能,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效率将大大提高,甚至很多原来依靠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都可以交由智能机器去完成。如此,未来学生的学习可能将会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分数与考试的竞争和排名中解放出来,转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探索自己的爱好、兴趣。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将不再是以简单的传授、记诵、标准化选择等作为自己的内核,教育的艺术内涵将大大凸显,教育学将转变对知识单一、过度的依赖和崇拜,而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一种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发展和心灵成长的学问。在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去探索贴合个人需求和特征的发展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可能性等方面,教育学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精神性、内质性、整体性特征将显得空前重要。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必将经历变革,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真实的身心发展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个性化课程。以满足并引导他们在审美、趣味、爱好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将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其中,情感教育以完整的人作为其培养目标,凸显人的情绪情感、关注人的心灵和精神成长,将越来越成为未来教育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
无论是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以增加他们对自我的确认和生命力量的感受,还是在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对学生人际情感关系的建立和支持,都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认知学习。“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唯有真正与生命融合在一起,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且为生命的成长提供滋养,才更加显现出其价值。在此,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情感层面提高重视。情感因素的融入可能使学习成为真正有关生命质量的活动。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与学习者在和他人建立的小组或者团体中的人际交往关系状况密切相关。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一项关于儿童学习的项目结果显示,大脑发育过程中接受到的信息刺激在促进学习和大脑发育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而真正对认知、语言和整个大脑发育产生影响的是学习者和他人的交往。尤其是对认知发展尚不成熟,身体各项素质和能力都还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来说,他们更多地是在与他人(父母、老师或者同伴)结成的安全关系中学习。其原因就在于,交往中的学习除了获得知识、信息、语言等静止性、符号性、单一性因素的刺激之外,还伴随着非理性的情绪情感因素,例如表情、神态、身体动作等,而这些恰恰标识了人学习的目的,即促进整个人的发展。关注学生作为整个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丰富将既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向和回归,也是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拓展、丰富的教育条件和途径。而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情感教育,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情感品质的提升。情感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情感条件、环境和素养的提升等,都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加速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者不忘初心,教育回归以人为本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它拓展了人类的认识和行动领域,带来了学习生活的飞跃式变革,但是互联网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实体的价值面临着被压缩的危险。对此,教育除了在伦理体系的维护、道德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发挥教化、涵养作用之外,还应该在其自身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丰富自我体验、获得人际关怀支撑而帮助他们不断明证自身作为人的主体存在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教育就不得不回到“人”本身,尤其回到对人生命、情感的观照中,帮助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自我经验,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建立一种关怀性质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结。唯有如此,在面对由“互联网+”所提供的快速、大规模、标准化服务的同时,人对自身的了解以及通过自身学习而获得成长的过程,才不仅是知识或者技能的增加,而且是在生活环境和经验中感受自己,在各种生活际遇中经历不同的感受,从而丰富更加独特的、带有个人色彩的知识经验。这类经验能够帮助个人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增加对外部知识、价值观等信息的吸收和学习,因而有可能在根本上增加人的创造、感受的深刻性、丰富性,从而在“互联网+”时代,让学生成为一个人工智能无法提供、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人。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只有教育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一致,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李希贵在《二〇三五,教育现代化的八个挑战》一文中,形象阐述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他说,纵观人类文明进程,教育和技术的赛跑是其中一个横切面。当教育能够追平或快于技术的脚步时,整个社会就会运行顺畅、氛围和谐,人心平稳淡定;可一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出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经过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再确定时,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焦虑。面对社会焦虑、信息爆炸、技术创新、全球一体的新时代,教育更需要回到初心,重新思考“培養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用实践与探索回答问题,让教育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上来。因为未来教育将更有可能依赖情感以显现其以人为本和创造性。如果忽略人的情感层面,人甚至会沦落为“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附庸。因此,有人担心在未来教育领域技术会替代人,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甚至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和强化,会导致具体教育活动中评价导向的简单化、价值观的线性化,并由此造成对丰富人性的倾轧,使得人的生命变得浅薄,生活成为碎片。其实,“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教育权”的避让,更不意味着教师的退场。互联网能为我们提供便利,正如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说,“无处不在的数字工具和数字资源让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知识内容”,但是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使用这种“便利”而使之真正成为教育和学习的促进因素等方面,还有赖于人们的辨别和取舍。
这种辨别和取舍,考验教师对教育契机的捕捉、对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的了解以及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目标和方向的把握。“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作用和职责将对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尤其是真实的生命成长状态作出判断、回应,并基于这种判断为孩子们设计课程、组织教与学。而这个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在同学生的交往中,在真正地对学生整个生命的关心中不断塑造自己良好的情感素养,尤其是在对学生情绪情感的识别、回应的过程中,组织教学,担负起“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责任和特殊的使命。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