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宥坐之器”读先秦儒家的“中道”思想
2020-10-12贾伟玮
贾伟玮
关键词:中;中道;欹器;宥坐之器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8 — 0039 — 03
“中道”又称中德、中正之德。中国人自古尚“中”,以“中”立国,以“中华”名族。自中华文明产生,尚“中”的思想就已逐渐生发。自尧、舜、禹、汤、文、武,至先秦儒家的孔子、子思、孟子和荀子,弥纶天地,洞观三才,皆以“中”为要。甚至可以说“中”是儒家之“道”、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之“道”的一个本质特征。有学者指出,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中国文化正在并仍将以体现“中道”精神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①。
今偶读《荀子》,其中一则有关欹器②的小故事更是将中道思想展现的形象而直观。
一、“宥坐之器”与“中”
《荀子·宥坐》③开篇讲述了一个关于欹器的故事,故事以孔子师徒的对话展开:“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水满而溢,月圆而缺,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给予智慧的先人以启迪,从而专门制造出一种欹器。“宥”古文通“右”,“坐”通“座”,杨倞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宥坐之器因其在古代常常被放在君王座位的右边而得名,起到帮助、警示与劝诫的作用,是“座右铭”之滥觞。④当孔子看到鲁桓公的庙中摆放着欹器时,不禁叹然:“哎!哪里有满了而不倾倒的呢!”其学生子路见状赶紧问道:“敢问持满有道乎?”这个问题问的恰到好处,既然水满则溢,那么有没有一直保持“满”这一状态的好方法呢?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就是说,智慧再高也要保持愚钝,功劳再大也要保持谦让,勇力再强也要保持怯懦,财富再多也要保持谦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持盈满而不招衰损。
《荀子》这段关于“宥坐之器”的记述,借孔子师徒的对话表达出“中则正”的深刻道理,揭示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先秦儒家对“中道”思想的重视。
二、儒家“中道”思想的渊源
“中”作为儒家哲学的核心范畴,除其表示空间(中心、中间)、动作(读四声时,命中)等字面的意思外,更多表达的是人的行为的中正、恰当、适度等,且具有伦理意义。“中”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盘庚》:“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历代解经者多将“各设中于乃心”解释为“各设中正于汝心”①,或解释为“中者,极至之理。各设极至之理存于心。”②在这里,“中”主要表达“中正”、“天理”的意思。据《论语》记载,尧、舜、禹等上古帝王都将“允执其中”作为传位的授命辞,后又经商汤、文、武、周公、孔门中人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个理论体系。
如论儒家“中道”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两支:
其一,《周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缘何将“中庸”视为至德?其源应为《周易》。在《周易》64卦中,关于“中”、“中正”的记载,至少有45卦,并明确表达出“中正”是大德、天德、龙德、圣德……例如:“乾”卦中的“龙”德中正、“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坤”卦中的“黄中通理”,“正位君体”等等。从表面上看,“中”、“中正”表达的是卦象,但实际上是以卦象讲义理,阐明大德:仁、义、礼、智。正如清人钱大昕所说:“故尝谓《易》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③孔子曾经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很显然,孔子是把《周易》当做一部很重要的有关道德的书来读的,因而他的中道思想也多出于此。
其二,周礼。周人承接了尧、舜的思想,对“中”极其重视。在战国时期的竹简《保训》④中,有4次提到“中”,对周武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逸周书·五权解》记载,武王临终时,同样要求他的儿子尽力做到“克中无苗”,意思是尽力做到保持中正、无过失。周文王、周武王对中的重视,导致了周人世代对“中”的坚持,也直接影响了孔子“中道”学说的产生。
三、先秦时期儒家“中道”思想的流变
1.孔子的“中庸”与子思的《中庸》
孔子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思想活跃的时代,是政治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上古历史文化之大成。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集中在孔子的手里”⑤,其精髓属“中庸”莫属。可以说,不理解“中庸”,就难以真正了解孔子。但是,孔子“述而不作”,直到子思作《中庸》,才将孔子的中庸思想成体系地记录下来。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据《说文》的解释:“中,正也;庸,用也。”所以“中庸”的本义就是以中为用,或用中作为自己的常道。“中”是处理客观事物矛盾的一条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准则。这里的“中”,仍然是指中正、恰当、适度。后子思作《中庸》明确将“中”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里的“中”,按照朱熹的解释,就是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之意。“喜怒哀乐,各有攸当,方其未发,浑然在中无所偏倚,故谓之中。”⑥
可见,“中”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主要是“中正、適度、无过无不及”的意思。这样的“中”,既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也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正确思想方法,同时更是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一种要求。儒家所讲的“中”,还包括一个重要原则,即“时中”。“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时中。”(《中庸》)“时中”,即依“时”而“中”。“时”指的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即与时俱进。“时中”这一原则告诉我们,中庸的求稳定求平衡不是绝对的不变,不是静止的不动,更不是泯灭矛盾,而是在动态中求稳,在变中求“中”。“时中”蕴含着审时度势、与时更新、把握时机、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行为艺术,从而始终坚持原则、保持中道,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中”讲究的是适时取中,“时”而不“中”或“中”而不“时”都是不可取的。
2.孟子的“中道”哲学
作为“亚圣”的孟子,笃信孔子之道,“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形成了更加丰富、全面的中道哲学。
孟子的中道哲学集中体现在《孟子·尽心上》的一段话中:“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可将孟子的中道思想分三方面加以阐述:
其一,执两用中。事物皆有两端:“过”与“不及”,而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在两端之间定度一番,取其最恰当的那个点。孟子不仅盛赞“汤执中”,而且厌恶“执一者”,并直接对当时偏离中道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批判。杨朱的“为我说”与墨翟的“兼爱说”,是孟子时代流行的两种对立的价值观,二者各执一端,被孟子视为“无君”、“无父”两极端。孟子有言:“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这里揭示了一个找到中道的一般过程:人们一旦发现某一事理的极端错误之后,往往又会矫枉过正到另一个极端,但在两种极端之间几经摇摆之后,便会逐渐归于中道。
其二,权变时中。在批判了杨、墨两种极端学说之后,孟子进一步看到,子莫执中,尽管应该最接近正确,但因无权变,终未能达于中道。孟子强调凡事均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权衡,分清轻重缓急,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制宜,以达于“时中”而完善的境界。在孟子看来,各执一端的杨墨,执中无权的子莫,都是因为不知时中而错。
其三,度于仁义。孟子指出:“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杨子“执一”于“为我”,有害于仁;墨子“执一”于“兼爱”,有害于义;子莫则执中无权,无益于仁与义。只有以权执中,因时而宜,才会归于仁义之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在孟子看来,“仁”作为爱人之心,必居之而勿失,但爱人有差等,施爱必权,不应不分善恶地爱任何人和任何事物;“义”是行为的正确道路,不可偏邪,故主张“居仁由义”,以仁义作为衡量“中”与“不中”的尺度。
由上可见,孟子的中道哲学不仅是对先人尚中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他所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
3.荀子的“中道”思想
荀子对“中道”领悟的十分透彻,有關“中道”的思想散见于其著述各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其一,“中道”是先王之道。这便又可回到本文开篇讲的那则故事了,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借孔子师徒的对话,简单直接地表达出先王多注重“中”的精神内涵。荀子还说:“先王之道,人之隆也,比中而行之。”(《荀子·儒效》),又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荀子·天论》)。这两段话都是荀子对先王之道是“中道”的表达。
其二,荀子的“中道”也包含“时中”的精神。荀子说:君子要“与时屈伸”(《荀子·不苟》);要“与时迁徙,与世偃仰”(《荀子·儒效》);“时诎则诎,时伸则伸”(《荀子·仲尼》);既要能够“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也要能够“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荀子·儒效》)。在荀子看来,“法先王”与“法后王”是辨证统一的,不法先王是不尊重“道统”、“道贯”,而不法后王则是“不知应变”。正是在这种既传承历史,又与时俱进的辨证统一中,先王之道才获得了新的生命,而后王之法也获得了正当性。这正体现了荀子在恒常与变通、古与今、经与权这些矛盾对立面之间进行平衡取“中”的“中道”思想。
其三,“中道”不是“乡愿”。权变绝不等同于失去原则和立场,否则,就有可能走向一味迎合世俗的“乡原(愿)”之道。《论语·阳货》中孔子曾说:“乡原,德之贼也。”乡愿虽看上去是一种权衡和变通,实则似是而非,是令人厌恶的谄媚,绝非“中道”。荀子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荀子·性恶》)这说明坚持“中道”是需要勇气和正直的,对上不迎合君主,对下不讨好民众,即使天下人不理解,也要“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这足以证明荀子的“中道”绝非没有原则、一味迎合的“乡愿”之道。
其四,“中道”之于道德修养。“中道”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对个人立身处世具有指导意义。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理想和德行都体现着“中道”精神①。荀子认为,君子的学习和道德修养,目标就是要“防邪辟而近中正”(《荀子·劝学》),“治气养心”的方法,就是用“中道”原则来调节,去掉性格气质中过分出格的方面,使人的心气归于中正。理想的君子风范应当是“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荀子的“中道”思想不仅是对儒家“道统”的传承,而且对儒家“中道”思想作了合理补充。他往往以小见大,以欹器见“中正”,将“中道”思想构建于他的整个学说中,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中道”哲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杨倞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孔安国撰、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4.
〔7〕钱穆.孔子传〔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