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0-12刘相花
刘相花
[摘要] 目的 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为方向,探究护理干预对该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进展期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病例样本对象为此阶段内于该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即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从而为各自治疗结果的对比提供参考。 结果 通过对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进行评定可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经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生活質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7(b)-01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Metho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period was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The case sample subjects were 8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is period, and the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care as the control group. A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pective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By evaluating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index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s result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after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diabetes,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diabetes;Quality of life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大气污染的严重,肺部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肺结核就是其中之一。而据相关数据统计,约有5%~15%的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同时,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其抵抗力下降,较为容易感染结核病。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病情反复、治疗所需时间长、治疗进展慢、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显著、耐药率较高、预后较为凶险等特点,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为严重的影响[1]。因此,在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同时,给予其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基于该院医患的共同需求,以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题开展研究。研究进展期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选取80例患者,在研究中采用分组对照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对象为此阶段内于该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即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2~78岁之间,平均水平维持在(46.5±1.5)岁;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0.3)年。观察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1~79岁之间,平均水平维持在(45.9±1.8)岁;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在2~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0.5)年。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确诊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在研究开始前,进行了病例筛选,若患者存在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肿瘤、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如失明及截肢等、精神意识严重障碍的患者均予以排除,不进入该次研究。医护人员均对该次研究有十分详细清晰的认知,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研究的目的及简要的流程,患者自愿选择,并随后进行研究参与同意书的签署。在研究之前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结果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的顺利进行没有阻碍。与此同时,该院的伦理委员会已经通过了该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主要内容为简要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①心理干预:肺结核的特殊性在于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需要与亲友隔离治疗,同时,糖尿病和肺结核对患者产生双重的影响,所需治疗的时间长且治疗的过程也不简单,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其治疗护理依从性,不利于整体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此时护士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认真聆听患者的主诉,分析患者具体的心理状况,并予以疏导。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予以耐心的解答,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②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控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而營养不良及贫血是肺结核的主要表现。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会出现这两种疾病的综合性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的影响力降低且会增加感染性疾病的恶化率[2]。因此对其进行饮食指导至关重要。护士引导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切忌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③用药干预:在对患者进行肺结核病的治疗时,需要认真观察患者对抗结核病药出现的不良反应 ,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与家属。在使用降糖药物时,患者常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护士应该的对患者的血糖水平予以密切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
④感染预防性干预:护士应该对患者的基础性感染预防予以重视,及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对受压的位置时长按摩,目的是防止压疮的出现。同时给予患者胰岛素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同时保持患者病房内部的温湿度适宜,定时对房间进行消毒并通风换气。还要减少亲友的探视次数、缩短亲友的探视时间,目的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出现。若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及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可以适当地给予患者白蛋白输入,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6-7]。
⑤健康教育:护士向患者讲述相关疾病知识,定时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医院组织的讲座。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治疗发方法及需要的注意事项等,以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述,促进其理解,促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病情的稳定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水平进行检测,并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水平结果
通过对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进行评定可知,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其本质上是结核杆菌感染肺脏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3-4]。临床上肺结核的出现一般合并有其他疾病,糖尿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相关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几率是非结核病患者的2~4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治疗的难度大,很难对肺结核及糖尿病进行良好的平衡治疗,从而导致恶性的循环,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病情易反复,且患者的耐药率高,预后较为凶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产生负性情绪,对其生活质量有较为严重的影响[6-7]。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主要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心理、饮食、感染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出发,可以使得患者的病情发展得到控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4.90±1.24)mmol/L,餐后2 h血糖(6.62±1.9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28±1.37)%,低于对照组的(5.83±1.18)mmol/L、(7.01±1.13)mmol/L、(6.14±1.32)%(t=5.239、5.325、5.489,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改良的护理方法能够能够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翟广[8]也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5.23±1.06)mmol/L,低于对照组(6.83±1.22)mmol/L(P<0.05),但降低血糖的效果仍略逊于该研究,可能与其护理中不涉及心理干预,而该研究更加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有关。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其中生理功能(14.83±3.55)分,心理功能评分(6.57±1.22)分,日常活动评分(4.88±1.33)分,疼痛情况评分(3.86±1.12)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良好的控制患者血糖,还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血糖水平的降低、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彦娟.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8, 25(24):3158.
[2] 陈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02):121.
[3] 孙钊. 6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J]. 北京医学, 2017, 39(3):305-307.
[4] 黄玉梅.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266.
[5] 韩平.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大咯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安徽医药,2018,22(4):718-720.
[6] 张菊玲.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 医学信息, 2015(26):152.
[7] 何丽芸, 张国明, 孟桂云. 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33):4199-4203.
[8] 翟广.延续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15(23):129-131.
(收稿日期: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