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2020-10-12纪翠翠赵雪峰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镇痛舒芬太尼糖尿病

纪翠翠 赵雪峰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118例在该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59例。对照组不给药,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结束、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 72 h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胰岛素分泌。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功能;舒芬太尼;镇痛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7(b)-006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intravenous analgesia on islet function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8 diabeti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bdom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research group, with 59 cases in each groupfrom Jan 2018 to Jan 2019.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administered,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sufentanil to compare the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the study group at the end of surgery, 12 h after surgery, 24 h after surgery, 48 h after surgery and 72 h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sulin levels(P>0.05). Conclusio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sufentanil intravenous oper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and will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insulin secre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Islet function; Sufentanil; Analgesia

糖尿病在臨床上属于内分泌科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趋于年轻化。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代谢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发生了改变等原因,在围手术期存在的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5倍。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时血糖指标会增加,这样提高了手术面临的风险,因此控制血糖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术后疼痛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等应激性增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术后镇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应激反应,并能减轻由应激反应导致的血糖升高。因此,术后镇痛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118例患者,分析研究了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8例在该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54.83±6.68)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7.43±1.36)年。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55.36±6.07)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7.66±1.2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2型糖尿病标准、认知功能正常、自愿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继发性糖尿病、恶性心律失常、恶性肿瘤、入选前服用过影响糖代谢药物、不愿参与该次研究的患者。该研究已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禁食12 h,禁饮4 h,为患者构建静脉通路,实施手术。手术完成后研究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具体为:给予负荷量150 μg舒芬太尼、10 mg阿扎司琼、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置成100 mL混合液,静脉注射,持续输注量为2 mL/h,连接开启自控镇痛泵,首量舒芬太尼5 μg静脉推注。对照组患者不给药,当疼痛评分高于3分时,为其肌肉注射100 mg曲马多。

1.3  评價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结束、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 72 h的血糖、胰岛素水平。

1.4  统计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资料均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善,研究组则改善明显。两组从手术结束直至术后72 h,研究组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胰岛素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 术后两组胰岛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其发生除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外,还与患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流行趋势非常严重,且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有研究指出,导致糖尿病发病的2个主要原因分别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这2个原因主要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造成的,因此可以将治疗的重点放在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缓解胰岛素抵抗方面。临床实践发现,有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只是为辅;而有的则主要是由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为辅,虽然两者有所区别,但是这2个原因始终贯穿着糖尿病整个病程的发展。《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有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早期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让血糖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可以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轻糖毒性,还可以明显改善由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可以全面控制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并可以有效缓解部分患者的病情,让这部分患者仅通过适量的运动和控制饮食就可以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还有资料指出,胰岛素泵治疗可以全面缓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体重降低明显的患者具有较好的胰岛素敏感性,对胰岛素的抵抗轻,治疗所用的胰岛素剂量较小。同时,体重降低明显的患者其胰岛β细胞功能会很大程度上受到高糖毒性的影响且胰岛β细胞功能会出现明显的衰退;而体重未降低的患者主要表现出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出现较小的波动。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和保护胰岛抑制功能,这也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重点,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可增加患者发生跌倒、失能等严重事件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功能异常加上并发和合并症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大脑功能,严重的会出现脑软化,当这种影响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到患者的认知功能。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保证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术中出血的疼痛感会让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会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加上出现的炎症反应,会影响到患者的糖代谢,此外释放出的大量儿茶酚胺和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最终增加胰岛素的抵抗以及提高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手术过程中,血糖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进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合理选择镇痛药物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有芬太尼、盐酸曲马多、地佐辛、舒芬太尼等,不同的药物其镇痛效果和适应证不同,临床实践中要谨慎选择。有人分析研究了芬太尼和盐酸曲马多两种药物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芬太尼自控镇痛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方面要明显优于盐酸曲马多,分析原因认为芬太尼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加上自控镇痛具有较好的操控性,可以避免间断用药发生药效的波动,可以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且还可以有效拮抗交感神经反应。而盐酸曲马多仅具有单一的镇痛作用,不具有芬太尼上述优点[1]。还有学者分析了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表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究其原因,地佐辛属于一种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半衰期较长,镇痛作用时间长且起效快,对血糖影响较小,同时地佐辛还可以松弛患者胃肠道平滑肌,减轻呕吐等不良反应。舒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镇痛药,药效较强,脂溶性强,起效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体内各组织中,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快速地达到有效浓度[2]。还有研究指出,舒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患者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当输注保持在恒速状态下可以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反应,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保持血糖水平稳定。但相对于其他镇痛类药物,舒芬太尼较容易引起头晕、呕吐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3-5]。随着静脉镇痛技术的发展,镇痛药物的选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和重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选择那些不会对胰岛功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药物是关键。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临床上舒芬太尼的用药量已经提高到150 μg/h,对于后期治疗用药量甚至超过400 μg/h,大剂量会导致患者的血浆中药物浓度升高,由此产生呼吸抑制、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尚未见到舒芬太尼对患者胰岛功能引发不良反应的报道[6]。

该研究将118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分别采用不给药和给予舒芬太尼镇痛。研究结果表明,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且研究组在手术结束[(10.2±1.0)mmol/L]、术后12 h[(8.9±1.1)mmol/L]、术后24 h[(8.6±1.0)mmol/L]、术后48 h[(8.8±1.1)mmol/L]和术后 72 h[(8.9±1.2)mmol/L]的血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以上时间段的胰岛素水平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可能与舒芬太尼有效抑制了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关,从而有效降低了血糖水平。同时,也不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这就说明糖尿病患者在采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时,可以在保证不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提前下,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由于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有效防止患者血糖水平出现较大波动,且不会对胰岛素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舒芬太尼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有益的、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燕世雄.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3):96.

[2]  生铧.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3):99-100.

[3]  肖水平,郭淑呤,钱滔来.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6):1451-1452.

[4]  郭淑吟,钱滔来,徐红樱.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 11(11):64-66.

[5]  邹伟伟,刘鉴,王根保, 等.舒芬太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380-381,383.

[6]  吴惊雷,曾金.舒芬太尼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对患者皮质醇及血糖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6下旬刊):139.

(收稿日期:2020-04-23)

猜你喜欢

镇痛舒芬太尼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