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分析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0-10-12王海礁王志敏
王海礁 王志敏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分析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该院全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于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FBG、2 hPG、HbA1c、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对血糖的控制效果,并能保护肾功能,降低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疗效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87.1;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7(b)-005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analysis and adverse reaction analysis of diabetes 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ll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hypoglycemic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Nifedipine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treatment,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67%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SBP, DBP, FBG, 2 hPG, HbA1c, 24 h urine microprote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headache, facial flushing, and fatig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Nifedipine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protect renal function, reduce the 24-hour urine microprotein level, and has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has high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Key words] Diabetes with hypertension; Nifedipine; Irbesartan;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病可相互影响,促进病情进展,导致病情更为复杂难治。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明显升高,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加速恶化,大大提高了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了病死率[1]。目前,臨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也从单一用药过度到联合用药,如何合理应用药物,提升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硝苯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达到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动脉阻力,降低血压的目的[2]。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RB),能特异性拮抗AngⅡ1型受体(AT1),阻止AngⅡ与AT1结合,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3]。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期间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全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2.3±10.5)岁;病程1~12年,平均(5.8±2.2)年。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7±10.9)岁;病程1~14年,平均(6.1±2.5)年;所有患者血压均高于140/90 mmHg,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或意识异常、用药依从性差、对药物过敏者;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严格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023370),0.5 g/次,2次/d,降糖效果不满意者加用格列美脲片(国药准字H20057672),起始剂量1mg/d,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d,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糖。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厄贝沙坦(国药准字J20130049)150 mg/d,若血压控制不佳,可增加至3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国药准字H20000079)30 mg/d[4]。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血糖及血压控制情况判定疗效。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SBP及DBP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或下降超过20 mmHg;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血糖有所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内,SBP及DBP下降10~20 mmHg,但未降至正常范围内;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血糖控制不佳,SBP及DBP下降不足10 mmHg,甚至升高[5]。
1.4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肾功能各指标变化,包括SBP、DBP、FBG、2 hPG、HbA1c、24 h尿微量蛋白;观察治疗期间有无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
1.5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肾功能各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SBP、DBP、FBG、2 hPG、HbA1c、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病理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分泌缺陷,导致机体血糖升高,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持续的高血糖可升高毛细血管渗透压,加速全身小动脉硬化,升高外周阻力,导致血压升高;还可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引发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引起高血压[7]。而高血压对糖尿病也有明显影响,可影响脂质代谢,对小血管及肾脏有明显负面作用,可加重糖尿病病情,加快并发症的发生[7]。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两者互为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病情更为严重复杂,且患者大多存在血压节律紊乱、代谢紊乱、对降压药物敏感性降低等问题,治疗较为棘手。
控制血糖及血压是临床治疗的首要任务。临床研究显示,很多降压药物对血糖治疗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需要合理选用降压药物,增强药物间配伍的合理性,以提升血糖血压控制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选择降压药物应以降压效果稳定、对糖脂代谢影响小、对组组器官损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主要原则[8]。
目前,钙离子拮抗剂和ARB类药物均是常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是代表性的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糖异生、糖原分解,改善糖代谢。另外,硝苯地平对缓解血管痉挛有良好效果,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能力损耗,保护心肌细胞[9]。厄贝沙坦属于ARB类药物,能够拮抗AT1,抑制血管收缩,减少醛固酮的分泌,达到降压效果,同时可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有助于抑制肾损伤的发生[10]。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能够协同增效,一方面增强对血压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血糖、保护肾脏,对防治相关并发症、减轻靶器官损伤有重要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硝苯地平容易发生头痛、踝部水肿、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该研究中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能缓慢释放硝苯地平,稳定血药浓度,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厄贝沙坦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通过与硝苯地平合用可减少使用剂量,达到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因此,两药联合使用的安全性较高,且两药不发生相互作用,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临床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确保了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能有效控制血压、血糖、保护肾功能。
[参考文献]
[1] 范玲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国处方药,2017,15(7):92-93.
[2] 祖鲁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87-88.
[3] 张玉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7):123-125.
[4] 李汉洪,梁金凤,林洁娜,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235-236.
[5] 张晓莉.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194-195.
[6] 冷德峰.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04-105.
[7] 张永選.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8):95-96.
[8] 吴书.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学,2014,20(3):393-395.
[9] 申友平.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1):3356-3357.
[10] 曹中刚.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的价值分析[J].海峡药学,2015,16(8):150-152.
(收稿日期: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