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生命质量分析
2020-10-12袁园
袁园
【摘 要】目的:分析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时间段的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缓解率为56%,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实行比较差异突出,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效果较好,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关键词】安罗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68-01
肺癌可分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前者又可分为腺癌、鳞癌,以及大细胞癌等。非小细胞肺癌占据所有肺癌的80%左右,其中大部分患者均为中晚期,发病原因和吸烟、职业接触、环境接触、电离辐射,以及遗传和大气污染等因素存在联系[1]。安罗替尼属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对血管生存构成抑制,实现抗肿瘤的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采取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实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时间段的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男性(n=15)、女性(n=10);年龄介于20~65岁,平均年龄(42.5±4.4)岁。
纳入标准:通过组织学/细胞学确诊非小细胞肺癌[2];预计生存时间为3个月/3个月以上;既往进行二线及以上治疗治疗疾病进展;患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并发其他病理成分混合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央型鳞癌;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妊娠期/哺乳期;精神障碍。
1.2方法
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通过安罗替尼口服,每次12mg,1次/d,于餐前30min服用,连续用药14d、休息7d,总共治疗21d(一个周期)。治疗期间产生用药相关3级/3级以上不良事件时,可将药物剂量调整为每次10mg,1次/d,如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不能耐受,将药物剂量降低至每次8mg,1次/d,若仍不能耐受建议停药。
1.3统计学的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数据分析处理本文全部数据,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差()形式代表,组间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对比t检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者通过计数资料率(%)方式表示,组间近期疗效对比χ2检验;统计结果显示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近期疗效的分析
病例客观缓解率为56%,具体如表1。
2.2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存在,P<0.05,如表2。
3 讨论
因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丧失手术的最佳时机,因此多通过放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方法治疗。以往使用的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类药物,可对人体DNA结构、核酸合成加以抑制,从而将肿瘤细胞杀灭。不足:会对人体正常细胞构成毒副反应,致使患者产生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等表现[3]。非小细胞肺癌检出时多为中晚期经化疗一般为静脉用药,治疗时间在1~7d的范围,患者受到静脉滴注因素影响,所以日常活动存在一定的限制,使得卧床的时间延长。同时,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情况,比如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等。针对于此,本次研究采取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该药物属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抗肿瘤药物,对于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以很好的对肿瘤生长加以抑制。此外,安罗替尼为新一代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藥物更加温和、长时间静脉输液不会对患者构成压迫,临床效果较佳[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6%,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说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利于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总之,经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较佳,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的优势明显,存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楠,吴秀伟,李烦繁等.安罗替尼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生命质量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3):147-152.
[2] 斯晓燕,王汉萍,张晓彤等.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6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1):830-834.
[3] 毛延涛,张耀,仲昭坤.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肉瘤样癌一例[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1):61-62.
[4] 汪建,王兴远,周伟,等.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9):3738-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