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场空窗期不空
2020-10-12王立志
王立志
年三十,在一個大家都拿着奖金共享团圆的时候,我选择了离职,离开的那天,我一身轻松,却不想遇到疫情爆发,年初十我又做了一个小手术,只能在家静养。这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失眠,多梦,房贷、车贷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体不好再加失业,2020年,我欠自己一个美好的开场。之前有联系过的心仪公司,人员也都招满了,天天看招聘网站,发现并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当社会仿佛因疫情而被按下暂停键时,我却感觉自己被按下了重新开始键,甚至因为脱离了工作而感到异常孤独。
“职场空窗期,你有过吗”的调查结果显示,93.02%的人曾经历过这一特殊阶段。既然这么多人都曾经历过职场空窗期,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职场空窗期的?36.97%的人认为这一阶段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懒惰;有26.05%的人认为遭遇职场空窗很正常,人人都会遇到;21.85%的人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专家表示,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职场空窗,我们都要积极对待人生的这段经历,或放松心情,或学习充电,把它作为自己下一步求职的垫脚石。
人生无常被空窗
吴美是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行政部门主管,每个月扣完五险一金后能拿到手的工资是五千元左右,并且是每周双休。这在一座三线城市应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收入了。可谁知,就在半年前,公司行政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总部责令撤掉整个行政部门。“真是躺着也中枪”,吴美无奈地被炒了鱿鱼。对于一个近三十岁的未婚女性来说,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生活来源,房贷车贷自然也就没了着落,想做一个“乘风破浪的姐姐”更是不可能了。吴美开始在网上发布简历找工作,招聘电话自然也少不了。
“您好,请问是吴美女士吗?我们这里是某某保险公司,我在网上看见您发布的求职简历,我们现在正在招聘保险理财专员……”
“对不起,我对保险行业不感兴趣。”还没等对方说完,吴美就把电话挂断了,心想:平时看到售险人员躲还躲不过来呢,自己要成了售险人员,估计以后身边没有人敢和我交朋友了。
“您好,请问是吴美女士吗?我们这里是网游公司,现招聘行政专员一名,请您明天上午九点钟来我们公司面试。”
“哦,请问你们公司的规模多大啊?月薪多少?双休还是单休?有五险一金吗?”吴美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全端了出去。
“是这样的,吴美女士,我们公司刚刚成立,很多程序正在完善,由于工作性质,我们每个月有四个休息日,但不能在周末。试用期三个月,试用工资是两千,转正后是两千八。公司目前没有保险。”
“哦,对不起,我目前没有这个意向,谢谢您的关注。”
就这样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吴美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的确是有待遇好的公司:五险一金,双休,待遇优厚。可是当她拨通对方的电话推销自己时,只收到了对方这样的回复:“对不起,吴美女士,我们这里的部门主管不仅仅要熟悉行政业务,还要精通相关的专业知识,您从前所在的公司,规模加起来也没有我们一个部门的人多,因此是没有可比性的。”碰了一鼻子灰的吴美十分沮丧。待遇好的公司进不去,待遇不好的又不想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天天都是“进不去和不想进”的对白,一边是急于找工作解决生计大事,另一边是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大块儿的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猎聘网曾针对“面试官”企业领导和HR展开一个调查,其数据显示,对于应聘者的职场空窗期,69.5%的领导更看重个人能力的匹配,对于空窗期的容忍度一般在6-12个月之内,而企业的 HR 则会相对严格,58.7%的HR认为应聘者的职场空窗期不能超过6个月。
故事中的吴美被裁已成事实,首先她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为何会被裁,认真回顾一下在前一份工作中学到了什么,或是在这之前被忽略了哪些东西;再次,在现有工作经验基础上,应如何锁定就业范围,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工作。思考之后的行动,更能体现其价值。而吴美却将自己锁在“有经验”这个套子里不能自拔,以至于不能接受待遇不如从前的心理落差。与其挑剔工作白白浪费时间,不如先选择一个工作,让自己有一个落脚处,再利用自己从前的工作经验,一定会很快超过其他同事,升职加薪便指日可待了。
空窗只是暂停键
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辞职了。作为一家公司的高管,职场打拼了六年之后,她陷入了不可遏制的低潮期,最近的半年里,常常夜不能寐,本来乌黑的头发白了一小半,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怀着纠结的心情最终决定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出了什么问题,今后的人生到底要往哪里走。
并不是她一个人在经历这样的迷茫和倦怠,在人生当中,我们有时需要按下暂停键,从躁动的职场洪流里抽身而退,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几乎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这样一段时间,有人借用情感上的空窗期概念,衍生出了“职业空窗期”这个词:空窗期以前是用来指代一段恋情已经结束、另一段恋情尚未开始的感情阶段,而职场专家将空窗期这个概念引入了职场,用以指结束了一份工作,正在寻找下一份工作的职场阶段。
既然说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经历职业空窗期,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会引发职业空窗期呢?
显然,职业空窗期会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原因引起,以我这个朋友为例,她是主动寻求职业空窗期,而很多时候,也会因为被动的原因而产生职业空窗期。比如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都经历了不同规模的裁员,遭遇这样的事情,并非当事人所愿,但却难以改变职业空窗期到来的事实。
我的朋友辞职以后,经历一阵消沉期,很快便走出了阴霾,开始制定职业空窗期的人生规划,首先和交往了六年的男朋友举行了婚礼,自从工作后,她几乎忘记了享受生活。和老公度完蜜月后,她拜访了国内一位知名艺术院校的教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这位朋友重新拿起毛笔,日日苦练书画,一年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这位老师的博士。就在开学前期,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已有身孕。
如今,我的朋友爱情事业双丰收,在她看来,辞职这一年是自己工作以来最丰富的日子。在上学的时候,她学的是文科,对计算机的应用只停留在簡单上网阶段。参加工作以后,办公软件的应用几乎是从零学起,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加大了工作压力。所以她在这段空窗期好好研究了一下办公软件,把它学精学透,这对二次就业很有帮助。此外,她在母亲的影响下,一直喜欢看艺术展览,但因工作繁忙,根本无法安心细细品味。如今辞去工作没有了负担,就在苦练书画之余去参观各地的书画展览。在看中国水墨画的时候她感触颇深:国画中有个技法叫做“留白”,即在整幅画中适当地留出些许空白,用来衬托画中的人或物,这种留白往往比占满画布更耐人寻味。就如自己这两年来的工作,过于忙碌的工作让她体力和脑力双倍付出,而按下职业生活的“停止键”就好像让身心放松,也让生活节奏慢了下来。至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她也不会太担心,毕竟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这次空窗期反而让她更清楚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目标。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选择辞职并没有错,辞职并不是放弃事业,而是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她在这段职场空窗期收获了家庭的甜蜜,也为开启事业新篇章做好了准备。
空窗期也需职业规划
在空窗期到来之初,人们常常会经历一个不适应期,原来规律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被突然的离职打乱,人们常常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离开职场,回到家中,原来在职场当中的人际关系被硬生生切断,也会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感觉;特别是被动接受了空窗期的人们,更是容易产生自责和自卑的心态,这些都是需要高度警惕的负面情绪。在空窗期开始的时候,人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这样的一种状态,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过去的经历,尽量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样一段时间。
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主动辞职的人是自己选择了空窗期,难道也会不适应吗?”事实表明,主动选择空窗期的人也会经历这个时期,除了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之外,也因为人们对休息时间的主观感受服从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这一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
心理专家表示,如果遇到职场空窗期,不应以吃喝玩睡的方式来消磨时光,应该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好好读读那些平时想读但又沉不下心读的书,有规律地去健身房运动,与朋友多交流,放松心情,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还应趁此机会认真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因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研究表明,人在待业过程中,几乎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平复情绪和消除恐慌上,这些对于职业发展的“无用功”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从而影响了寻找下一个工作目标。在空窗期间,人们极易产生“没有了生活来源,一天天在坐吃山空”的想法,这种压力会持续造成神经紧张,导致心烦意乱、提心吊胆,好像末日即将来临,经济上的压力让人不得不急于寻找下一份工作,但是又不想放低姿态,最后弄得身心俱疲。
然而现实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在一段工作结束之后,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存有积蓄,清点之后,往往会发现,这些资金足可以支撑好一阵,而且生活的成本也可能并没有以前想象的那样高。计算出积蓄可以维持多久,如果能够支撑两个月的生活,那么就按这一时间段去制订求职计划,当找工作有了明确期限,心中忐忑不安的感觉一定会有所好转。
德克萨斯大学的比尔斯旺提出了“自我验证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该理论主张人们一旦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观念。这就是说,人们不仅有获得他人认同的渴望,更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与自我评价一致。工作上的暂时空窗,也许正是调整身心的绝佳时机。这时候不仅要停下脚步,更应反思、检视自己,经过休养生息后,再吹起号角,朝着锁定的目标整装而发。
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中说道:孤独是一个内心整合的过程,能让自己清醒看世界,也能让自己理性地看自己。我开始不断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工作能力是否真的出色?如果机会真的来了,能否好好把握?
与其在太多苦恼的问题上纠结,不如放平心态,要知道,可能你刚决定离职的那一刻,世界上某个你很喜欢的职位刚刚被人占据了,但是,不要沮丧和失望,因为在同一时刻,还有以后的很多时刻,世界上其他角落,还会有很多好的、有意思的、你中意的公司放出岗位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不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