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先秦文化中的优秀财经素养教育思想分析

2020-10-12彭博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财经素养思想

彭博

摘 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曾做如下定义,财经素养是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以便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作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参与经济生活。一直以来,以欧美为主流的西方财经素养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起步早、发展快,殊不知财经素养教育思想并非“舶来品”,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迹可循。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经济思想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精粹,中国古代优秀经济思想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一样熠熠生辉,财经素养教育思想其实一直广泛存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经济生活中,尤其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财经素养教育思想可谓是大放异彩,我们从历史发展脉络中去寻找文化根源,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精髓。

关键词:先秦文化;财经素养;思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3.065

1 先秦社会经济环境概述

与东周历史相结合的春秋战国时段,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大约500多年。这一时期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国家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国之间的竞争使得文化达到了空前的巅峰状态,产生了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试图为统治者提供治国建议,并寻求庇护。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城市文明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学的开端,这一时期国内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较相似,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素有中国“文艺复兴”之美称。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得益于各诸侯国的经济改革和变法活动,比较著名的有李俚变法、吴起变法、商业变法等。这一阶段的农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铁器的出现,牛耕和铁犁的使用已是普遍现象,劳动工具的革新使得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业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货币关系业进入了金属币材时代。这个阶段经历过诸侯争霸,战国七雄,最后秦国实现大一统,尽管政治、经济动荡发展,文化倒是一直不断繁荣发展,出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先秦诸子百家齐争鸣的文化大繁荣景象,文化的繁荣推动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先进的经济思想,其中许多重要的思想精神中许多就是当代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所追溯的源头所在。

2 先秦时期的儒家义利观

春秋时代孔子“以义致富”的财富观中,涉及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表明义利关系问题在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对国人经济活动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都產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内财经素养教育中的财富教育、生活教育是以这种传统思想为基本指导,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进行发扬光大。

“义”和“利”的关系论是先秦诸子关注的焦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重义兼利”思想和“以义制利”思想。

2.1 重义兼利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逐“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学术界开始探讨义利之辩。本质上说,“义”是由内向外的,“利”是由外向内,义与利的关系原本是属于前提和结果这种次序关系。首先认识到“义”与“利”属于一种次序关系的,是春秋后期的晏婴。他指出“义以生利”,“废义则利不足”;孔子强调“义”与“利”的对立关系,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实际可归结为“名”与“利”;孟子提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但这并不表明儒家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其本意表达的是在追求义的同时也不排斥利,认为“义”与“利”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孔子突出强调“义”的方面,并赋予义利关系论以明确的阶级内容,把它发展为贵义贱利论。孟子借鉴、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论,从而形成了他著名的恒产论。孔孟义利观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直到清王朝时代,有的思想家依然坚持以义利论为基础的孔孟伦理财富观。

2.2 以义制利思想

荀子在分析义利关系时,提出了“以义制利”,意味用礼义节制人的基本利益欲望。荀子在肯定人有“好利”“好声色”等私欲基础上同时也认为,人与动物存在区别,是因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义的存在对利起到规范作用。当代社会欲多物寡,如果一味顺从人们的本性,就会产生争抢,使社会秩序混乱,因此荀子提出“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统一。孔子说:“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一个人如果是通过发不义之财来达到富贵,是可耻的,表明孔子反对用不义之财获取利益。孟子也提出:“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表明孟子认为财富的取得要遵从道义。

3 先秦时期的财富观

春秋战国时期财富观不单纯是经济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政治思想与经济思想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经济基础的特殊要求。所以,该时期的财富观把维护道德有序与政治稳定的目标一同纳入到经济政策中,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财富思想。

3.1 孔子的“守礼安贫”和“以义致富”财富观

早在西周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辛勤劳动会使人致富,在这一时期的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揭示了人们追求富裕的心里“富而可求也”,他主要从伦理规范方面提出他的财富观点,伦理规范对制约人们经济活动有一套严格的道德标准,它重点讲“义”,并且强调“礼”。孔子认为,贫贱被“人之所恶”,人以贫贱为耻,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要积极追求财富,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区分社会尊卑的“礼”已经由天命安排好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想要主动拜托贫困追求财富也是允许的,不过必须以“义”获取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两个基本财富观概况为“守礼安贫”或是“以义致富”。

3.2 孟子的“恒产论”

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是古代的一种财富占有理论,在当代称之为产权思想,表现为财富的归属,即财富的所有权。在当时来看,正是财富和产权结合的一种反应,二者结合生成财产占有权意识。除“恒产论”之外,孟子也坚持孔子的财富观点,强调谈论财富不能完全离开道德规范,但较之进步的是提出,当获取财富与道德标准出现矛盾时,可以权衡其轻重本末然后再做取舍。孔孟从伦理角度看待财富,这种对待财富的态度成为儒家经济思想的核心,以伦理制约人们的经济活动,构成经济思想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财富观思想追溯的源头所在。

3.3 荀况的适度求富论

荀况在财富观上认为求富欲望会形成财富观,无度的求富会导致对财富的争夺,“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求富欲望完全绝掉不太现实,通过适度调节、节欲,把不适度的财产占有权意识调整适度方才可行。

4 春秋战国时期的消费观

如何处理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从来就是人们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古代的消费结构与现代消费结构不完全相同,在充满宗教色彩的古代,宗教性、礼节性的开支比较大的,那时的商品经济相对落后,个人的消费不足,先秦的诸子都提倡黜奢崇俭,鼓励老百姓知足常乐,根源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

4.1 孔子的奢俭思想

孔子的消费思想,总的说来是崇俭,其特点是孟子所概括的“节用之礼”。孔子认为,节俭胜于奢侈,“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例如,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严守礼所规定的标准。但孔子主张的俭,并非巴尔扎克笔下的“金钱人”的俭,他反对吝啬,反对俭而违礼。此外,孔子在《论语》中不止一次地说,消费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路要清白,符合“义”。宁肯受穷也不可不义地去富贵。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孔子思想最终上升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所以孔子的消费思想比如重民重食、见利思义、发愤忘食等在今天来看仍然发人深省。

4.2 孟子的消費思想

孟子是先秦激进的民本主义者,他主张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他认为与民同乐谓之乐,统治者的消费行为是否属于奢侈性,要看这种行为是否符合民意,有无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孟子所提倡俭有别于其他,他说“俭者不夺人”,节省的人不侵夺别人,意思说我享用分内的财产,无论高低,都是俭的范畴。

4.3 老子的无为消费思想

在先秦诸子的消费思想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是最彻底的崇俭派。老子尊道贵德,提倡无为而治,主张小国寡民,反对奢侈的生活方式。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他视奢侈的生活方式为强盗行径;认为俭能长久,奢则否。“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要求“贝素抱扑”。在他看来,俭朴的生活既符合自然法则又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西汉的盐铁会议后,黜奢崇俭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时至今日,“成由俭,败由奢”仍是被广泛引用的一条古训。

5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融思想萌芽

5.1 “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金融方面论述较多的是《管子》,《管子》是以齐桓公与管仲的虚构对话体写作。《管子》其中一个标题为《轻重》的章节论述了供求法则“今谷重于吾国,轻于天下,则诸侯之自泄,如原水之就下。故物重则至,轻则去”,这应该是价格机制的最早的提法,管子用流水的比喻来解释市场会根据价格进行自我调整,强调了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这只“看不见的手”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被中国古代的学者关注。

5.2 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

管子在另一个章节《国蓄》则阐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复杂货币理论。这被认为是第一个有关金钱的量的理论。“三币握之则非有助于补暖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对于《管子》的作者而言,货币才具有管理人民,为世界带来和平的能力,而军队、法律条规、前程或者哲学则不然。货币政策和直接的国家法令不同,它是一种能带来期望中的改变的聪明办法,铸币厂被认为是政府非常重要的机构。《管子》认为货币不是经济政策的目标而仅仅是一媒介,文中为了解释这个抽象的概念选择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比喻。《管子》中写到“刀币者,沟渎也”,也是说钱币就像将水引向田地的沟渠,或者像引导血液的血管,货币像沟渠一样引导着经济活动,这也是暗示控制了沟渠的统治者就控制了国家的全部财产,这一精辟的言论非常重要,欧洲的哲学家花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明白了这点。

6 古人的环保意识

古时候,因为不存在工业,所以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古人的环保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包括人工种殖和饲养,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只有认识并利用好它,才能得到最好的利用。古代的思想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并对未成熟的生物资源进行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春秋的管仲指出“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得”,规定开发山泽资源的时间不到生物成熟之时不加以采捕。战国时,孟子指出“数罟不入污池,数鳖不可胜食也。斧金以时入山林,数目不可胜任也。”捕鱼不能用密网,使不成长得小鱼不至落网而丧生。砍伐树木应有适当时令,使未成才的树木得到保护。荀子则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应做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对生活来说关键在于掌握其生长规律。《吕氏春秋》把保护生物资源的时令主要放在春季,规定正月“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二月“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礼记·王制》中规定的禁止买卖的商品,其中有“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沙,不粥于市”,未到食用期的生物不得上市的办法来保护生物资源。从上述保护动、植物的措施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提倡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尽管是千年之前的话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代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建设的发展,绿水青山才是我们的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论语· 述而· 第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老子· 庄子· 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 1996.

[5]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05

猜你喜欢

财经素养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析高中生财经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
新形势下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渗透及实现
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自我修炼
谈“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