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0-10-12李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培养

李宏

[摘 要] 该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健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 李 宏(1985—),女,四川仁寿人,硕士,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工科教育和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9324(2020)38-0321-02     [收稿日期] 2020-03-19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点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整个学习中整体素质、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的能力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注重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获取信息、转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等,实现创新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含义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职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年来全国高校大规模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活动,但因为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1.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够.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多为在校园中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或者开设一些创新创业的选修课程,大学生普遍缺乏热情,无法全面广泛的让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学生缺乏主动性,还处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阶段。转变学生就业的观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与其他专业学科没有紧密联系起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只在学生第二课堂或创业学院开展,未能与其他学科专业统一起来,知识面较缺乏。创新创业类竞赛需要有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里面每个项目都要填写财务状况,有些项目以出让股权的方式需要进行融资的,也要在计划书中写明。这些就涉及到金融、财会等方面的知识,需要与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然而,很多工科专业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学生在写商业计划书时就比较费力。

3.存在“短视教育”“形式化教育”的现象.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功利性与短暂性,认为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或按上级的要求做一些数据统计而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很多高校为了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只重视“短视教育”出成果见成效,没有长效的机制保证。

4.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健全.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在,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在创业文化政策、创业教育政策、创业财税政策、创业融资政策、创业产业政策等等的支持方面做得还不够,现有创业政策体系不健全,创业政策缺乏连贯性,缺乏科学的整合与规划。

三、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要求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为导向,基于此目标的要求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联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高校教育方面,近年来,高校以各种形式,如政策宣讲、科技文化活动、创新创业讲座等,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仅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对创新创业的校友、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大力宣传,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95”后、“00”后,对父母依赖较强,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教溺爱孩子,希望毕业后找个稳定工作就行,不需要有创新创业意识。家庭教育多孩子的影响力深远,建立家校共育机制,让家长身体力行,鼓励孩子要有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环境方面,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大众通过微信、微薄、网络平台等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宣传,将有效地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召唤之下,创新精神在我国将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应该有以锐意进取为核心的创新精神,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的奋斗精神,以团队协作为前提的合作精神,以开拓进取为动力的冒险精神,以肩负责任为使命的担当精神。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3.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嵌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中。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加入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的相关内容,同时要将专业要求与创新创业培养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在培养目标中给予明确。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通识必修,大学一二年级注重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创新思维,三四年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训练和学生对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改变课程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翻转式、对分课堂、讨论式等,将“填鸭式”教学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在实习实训环节中,建立创新创业就实践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学科竞赛等为依托,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4.健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成立一支专门指导创新创业的讲师团。在教师素质方面,引进具有创新创业背景的专业化教师,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化和常态化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在教师数量方面,要增加专业教师人数,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人数比例合理、科学、均衡,避免超负荷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師观念方面,要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让学生融入课堂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应注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高校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范畴,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重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专门的教师队伍,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湘华.基于OBE视角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构建[J].科教文汇,2019,477(C):120-121.

[2]冯艳,钱瑞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5):151-152.

[3]苏明政,张满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原则、体系与保障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48-49.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LI Hong

(School of Vanadium and Titanium,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Sichuan 617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puts forward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intensifying policy propaganda and create a good creative atmosphere,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spirit,speeding up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and improving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faculty.

Key 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university students;ability 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