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教改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2020-10-12黄蓉芳李华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

黄蓉芳 李华钢

[摘 要] “课程思政”理念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该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是“课程思政”的提出和意义;二是“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与联系;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价值引领作用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价值引领

[作者简介] 黄蓉芳(1965—),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华钢(1963—),男,湖北鄂州人,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060-02    [收稿日期] 2020-04-08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和意义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将过去教育教学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把“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了一个新的词汇——“课程思政”。所谓“课程思政”理念,以“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同时强调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2016年习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到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再到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一”个首要问题: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二”个根本任务: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3)“二”个体系和“一”个体制机制:即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必须创新,而关键的着力点、抓手就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课程都要承担立德树人的功能,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做到门门有思政,人人讲德育,从而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与联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但要完成立德树人的工作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而专业课对课堂的占据时间和空间,要远远超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2],探索一个大思政格局的体系。如何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与联系,是当前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一个首要问题。从联系上看,“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涉及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在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两者统一于立德树人实践之中,形成育人合力。从区别上看,二者又有不同侧重: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思政”则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二是在具体的功能划分上应当注重两者的不同分工:“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注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中增强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和文化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教育”则更加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灌输,三是“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是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并在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则是显性的,旗帜鲜明的、大张旗鼓的。

贯彻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要求,需要防止将二者定位不清的现象:专业课是学生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不能把专业课上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更应该防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淡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结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了一般的通识课或专业课[3]。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价值引领作用的实现途径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得到了拓展,但这绝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主渠道”地位的降低或削弱,而是在强调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的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更大的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作用,更精准、更有效地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体现专业水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建成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按照八个相统一的原则,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二)转变育人理念,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是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具体是:一是转变育人理念,形成制度性要求。二是多错并举,形成激励机制。三是选典立范、示范引领,有效带动。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党委与教学管理部门、院系与学科和专业、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课程思政”这一立德树人创新理念与实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從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扩展到了各门各类全部课程,客观上实现了教师队伍的扩充、授课载体的拓展、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讲授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到高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全体教师的立德树人使命感加强,更加注重对课程的设计和课堂效果的提升,学生获得感增强,OBE教育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既非常必要,也具有急迫性,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抓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R].

[2]夏永林.老夏说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怎么弄?[Z].2019-01-09微信公众号推出.

[3]夏永林.老夏说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怎么弄?[Z].2019-01-09微信公众号推出.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al Reform

HUANG Rong-fang1,LI Hua-gang2

(1.College of Marxism,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090,China;

2.Guangzhou Colleg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800,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mphasizes that all courses ha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all teacher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ng people.This paper explains from three aspects:first,the proposal and signific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second,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hird,the way to realize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value guidance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