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分析

2020-10-12高鹏飞张咏梅富奇志黄伸伸韩利娜张文娟冯宇旋褚旭毛毅敏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普通型危重出院

高鹏飞 张咏梅 富奇志 黄伸伸 韩利娜 张文娟 冯宇旋 褚旭毛毅敏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洛阳471003;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洛阳471003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出现了不明病原体感染的肺炎病例[1]。2020年2月11日,WHO 将该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2]。截至2020年3月7日,我国已累计确诊逾8万例,经过全国人民参与的严密防控,国内新增病例数逐渐减少;然而,境外已有94个国家出现COVID-19病例,累计确诊2万多例,并且仍在快速增长,整体上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截至2020年3月1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已全部出院。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其治疗转归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对该疾病的整体认识补充了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19日至2月4日收治的2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其中2例转至上级医院就诊,截至3 月1 日,其余26例患者治愈出院。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入院后首次及出院前最后一次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案及治疗转归情况。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诊断、分型及出院标准均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3]。

1.2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M(QR)表示,普通型和重/危重型患者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患者入院和出院指标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共纳入28例确诊的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23例,重/危重型5例 (重型2例,危重型3例)。一半以上为男性患者 (16 例,57%)。所有患者年龄54.0 (34.5)岁,其中普通型患者年龄53.0 (29.0)岁,重/危重型患者年龄83.0 (44.5)岁。70岁以上的患者共4例,其中3例为重/危重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P =0.01)。所有28例患者中,10例(36%)有武汉旅居史,17 例 (61%)表现为家族聚集性发病,见表1。

2.2 临床特征 所有28例患者中有17例合并基础疾病,包括9 例 (32%)患者患有高血压,10例(36%)有糖尿病,5 例 (18%)有心脏疾病,2例(7%)有脑血管疾病,1例 (4%)有呼吸系统疾病,1例(4%)有肾脏疾病。约半数(12例,52%)普通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而5例(100%)重/危重型患者全部合并基础疾病。重/危重型患者中合并心脏疾病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 (P =0.03),见表1。

发热(26 例,93%)是最常见的症状,其它症状包括咳嗽(18例,64%)、畏寒(2例,7%)、咳痰(7例,25%)、呼吸困难(11例,39%)、咽痛(4例,14%)、肌肉酸痛 (9 例,32%)、乏力(15 例,54%)、腹泻 (2 例,7%)以及黑便 (2例,7%)。所有患者症状出现到首次入院时间为6.0 (4.0)d,普通型患者为6.0 (4.0)d,重/危重型患者为7.0 (4.0)d。约1/3 (9例,32%)患者需要1次以上的核酸检测才得以确诊,其中5例患者经过2次核酸检测确诊,4例患者经过3次核酸检测确诊。重/危重型患者有呼吸困难表现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P =0.01),见表1。

2.3 实验室检查 为方便比较COVID-19患者入院和出院时检验指标的变化,仅纳入26例整个诊疗过程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患者。入院时,10例(38%)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5例(19%)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5例 (58%)出现淋巴细胞减少,1例(4%)出现血小板减少,3例(12%)表现为轻度的肝功能异常,13 例 (50%)表现为总蛋白减少,16 例 (62%)表现为白蛋白减少,6例(23%)表现为球蛋白减少。入院时检测了超敏C-反应蛋白的19 例患者中,14 例(74%)表现为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检测了降钙素原的18例患者中11例(61%)表现为降钙素原轻度增高,见表2。

经住院治疗后,COVID-19 患者白细胞计数(Z=-2.96,P =0.01)、中性粒细胞计数(Z =-2.05,P =0.04)、淋巴细胞计数(Z=-3.54,P <0.01)以及血小板计数 (Z =-3.14,P =0.00)均显著回升;丙氨酸转移酶 (Z =-2.72,P <0.01)较入院时有所升高;总蛋白 (Z =-2.81,P =0.01)、白蛋白 (Z =-2.21,P =0.03)和球蛋白(Z =-2.81,P =0.01)则较入院时进一步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Z =-2.27,P =0.02)较入院时显著下降,见表2。

2.4 治疗和转归 本研究主要参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3]制定了患者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抗病毒治疗,26例 (93%)患者应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5 例 (56%)患者应用了阿比多尔,10 例 (36%)患者应用了干扰素;13例(46%)患者短期应用了激素,其中5例重/危重型患者全部应用了激素,使用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几乎所有患者 (27 例,96%)均邀请了本院中医师会诊并进行辨证论治后,给予相应方剂服用。15 例 (54%)患者进行了氧疗,其中5例重/危重型患者全部接受氧疗;给予无创机械通气的3例 (11%)患者全部为重/危重型患者,见表3。

表1 28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 [例 (%)]

表2 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院和出院实验室指标比较 [M(QR)]

28例患者中,2例危重型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就诊,进一步对其余26例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愈出院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有发热症状的24例患者从入院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0 (4.0)d;所有26例治愈患者从入院至影像学发现好转的时间为12.0 (5.5)d,入院至核酸转阴的时间为14.0 (8.3)d,住院时间为18.5(8.5)d,见表3。

3 讨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已被确认是一种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直径约60~140 nm[4]。尽管相较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COVID-19表现为相对较低的病死率,但其起病较为隐匿,传染性明显更强[5]。一项对包括来自全国范围内1 09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分析表明,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7岁,人群普遍易感,男性居多,发热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平均潜伏期为4 d[5]。本研究在描述本院COVID-19 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分析了治疗转归情况。

表3 28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措施及预后转归

本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中位年龄54岁,大部分为男性,无儿童感染病例,重症病例多为高龄患者并合并基础疾病。绝大部分患者有比较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大多数患者具有家庭聚集发病的特征,提示本地区患者主要由输入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个家庭中有1例来自武汉的家庭成员虽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但多次检测核酸阴性,而家庭中另外2例久居本地的家庭成员则确诊为COVID-19,提示疑似病例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另有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6]。因此,对流行病学史的重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发热是COVID-19患者的主要表现,少数伴有畏寒。大多数患者有咳嗽症状,少数伴有咳痰,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少数患者表现出消化道症状,与早期的研究结果一致[7-8]。

实验室检查表明,半数以上患者入院时有淋巴细胞减少,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经住院治疗后COVID-19 患者以上三项指标均显著回升。研究显示,尽管整个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出院前较入院时显著升高,可能与COVID-19 对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有关。同样地,我们还注意到大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肝酶水平和乳酸脱氢酶水平也处在正常范围,但出院前均较入院时均发生显著改变,丙氨酸转移酶水平升高可能反映了疾病本身或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早期肝功能损害,而乳酸脱氢酶的降低则可能反映了潜在肺部损伤的修复[9]。本研究中并未观察到由COVID-19 所致的明显肾功能损害,可能与样本量的限制有关。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升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出院时已降至正常范围,提示系统性炎症已得到良好控制。

目前,尚未有针对SARS-Co V-2 感染明确有效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以及干扰素在内的几种可能有效的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10]。本研究所有COVID-19患者均应用了抗病毒药物,并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对所有重/危重型患者及部分存在炎症风暴潜在风险的普通型患者短期应用了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肺炎患者中的使用仍颇有争议[11-12],因此其在COVID-19患者中的使用宜探索个体化思路,使用时机需谨慎把握。截至2020年3月1日,除2例危重型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外,其余26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本组患者从入院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0(4.0)d,从入院至影像学好转的时间为12.0 (5.5)d,从入院至核酸转阴的时间为14.0 (8.3)d,住院时间为18.5 (8.5)d。一项动态观察了COVID-19患者胸部CT 表现的研究表明,患者从发病至影像学好转的时间一般在14 d 以上,住院平均时间为17 d,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

综上所述,洛阳市的COVID-19 病例主要具有输入性和聚集性的特点,发热和咳嗽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入院半个月内可进入临床恢复期,经过治疗,淋巴细胞减少及系统性炎症可以得到改善和控制。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关于COVID-19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明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普通型危重出院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