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

2020-10-12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9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手术室消毒

雷 敏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湖南省衡阳市 421001

医院感染是当前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还加大了医疗资源和人员的负担;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更是显著,不仅对手术效果以及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可能因此而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矛盾[1-2]。因此如何确保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便成为当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直接体现[3]。本研究通过对耳鼻喉科手术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前未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的60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后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的6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所患疾病均为非感染性疾病;(2)患者意识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及手术相关禁忌证,具备临床手术指征;(3)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合并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合并严重系统性或器质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长期服用史、孕产妇及并行其他手术患者。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7.23±10.06)岁;疾病类型:耳部疾病13例,喉部疾病18例,鼻部疾病29例;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0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24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6.92±10.22)岁;疾病类型:耳部疾病12例,喉部疾病20例,鼻部疾病28例;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8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实施手术室常规消毒措施,观察组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2.1 优化手术室结构:重新规划手术室结构,合理设置医务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物品运输通道、医疗废弃物处理通道,严格分离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区间合理布局,并以醒目文字/图形进行标记,同时在各区域间设置隔离板以起到加强提醒的效果,确保手术室相关人员能够在整个手术流程和步骤中的行动更为合理化、有效化和科学化。

1.2.2 环境消毒管理:每日手术前后定时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每月定期进行采样检查,采用爱尔施消毒片对手术室操作台、门把手以及桌椅等进行每日擦拭以确保清洁、无尘,保证手术室各区域大门随走随关,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参与人员,同时避免人员频繁走动以有效降低手术室空气浮游菌总数;不定时/定时对物体表面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加大硬件投入,采用灭菌型静电空气净化器对病房进行持续动态净化消毒。

1.2.3 器具消毒管理:手术前后定时采用高温灭菌法、离子或环氧乙烷熏蒸法对手术用器具进行灭菌消毒;定期做好手术器械消毒管理,详细并准确登记各消毒效果测试条;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擦拭消毒时应定期更换消毒液,原则上交替性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与75%酒精溶液;每日依据手术台数适时增加等离子消毒机开机次数及开机时间,严禁跨区使用不同区域清扫工具;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前详细检查其包装是否完整,观察其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合格证明,严禁二次利用或使用不合格产品。

1.2.4 灭菌物品管理:手术室灭菌物品应单独存放且存放地点应保证离地距离、离墙距离、离顶距离分别为30cm、5cm、50cm,存放地点应保证通风良好且尽可能地存放于清洁干燥的专用储物柜内,每日由专人进行检查并复查,专人进行定时湿式清洁,定期检查贮存室内温湿度适中,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1.2.5 个人卫生清洁管理:为了保证患者手术质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于术前访视时做好术前、术中感染高危人群评估并对症采取预防及隔离保护措施,嘱择期手术患者尽可能的提前对全身及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并更换干净衣物,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对于急诊患者入室前,做好创面细致清洗与消毒;另于手术室醒目位置张贴手卫生宣传标语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观念,要求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前后及时对双手进行勤洗、消毒。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包括两组患者总的感染发生情况,其中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为2001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条例中对医院感染进行的相关描述;实施前后每个月随机1d对手术室空气进行取样留存并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并比较病原菌的菌落数量[4];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均发放我院自制的手术效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满意,75~90分为一般,7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各组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实施前的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例数为9例,发生率为15.00%;实施后观察组出现医院感染2例,发生率为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27)。

2.2 两组患者实施前后病原菌菌落数总数检出情况的比较 实施前对照组12个月的平均病原菌菌落检出总数为(3.32±1.58)CFU/m3,明显高于实施后观察组的(2.01±0.26)CFU/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4,P=0.015)。

2.3 两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6,P=0.036<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民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发展和更新,使得临床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这对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医院手术室对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5-6]。医院感染作为影响手术效果最为明显的并发症,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使得患者的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额外占用了医院现有资源,尤其是耳鼻喉科作为相对较小的科室,其病房床位数和医护人员配置较为紧缺,因此极大的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7];另一方面由于医院感染的发生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产生质疑,并可能因此而产生不必要的医护患矛盾,影响医院的口碑以及正常诊疗工作的开展[8]。由此可见,加强耳鼻喉科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势在必行。

本研究中在常规手术室消毒隔离的基础上严格进行了强化管理,结果显示实施后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实施前的15.00%显著降低至3.33%;虽然不及王天天等[9]研究中在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后由7.0%下降至2.8%显著,但考虑这是由于本研究中耳鼻喉科外科手术病例相对较少,且研究周期较短所导致。本研究中首先针对手术室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了优化,这为后续相关的强化措施提供了基础保障,避免了因布局混乱或不合理而造成的无法规避的医院感染的发生[10];其次本研究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分别从环境、器械、消毒物品以及个人防护等方面进行细节强化管理,从客观物体到主观意识上加强了消毒隔离的认知和执行[11-12],结果显示不仅病原菌菌落总数获得了显著降低,而且随着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降低,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也较实施前的90.00%提高到100.00%。

综上所述,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手术室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