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的品管圈实践

2020-10-12丁晓娟范淑娟

关键词:灌肠有效率药物

陆 洁,丁晓娟,范淑娟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消化科,江苏 宿迁,223800)

品管圈(QCC)是指在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的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活动程序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医疗领域QCC管理的目标是增强医务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士气,改善医疗工作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管理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目的[1]。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结肠黏膜弥漫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保留灌肠是将药物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而发挥药效,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慢性盆腔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3]。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因此,延长灌肠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可有效提高疗效[4]。药物保留时间受病变部位、炎症程度、患者配合、灌肠技巧等诸多因素影响[5]。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发现中,行药物保留灌肠的UC患者中存在药物保留时间无效的现象,本科室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以“提高UC患者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的QCC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QCC实施前选择查检2019年6月16日—6月30日住院治疗的UC患者行药物保留灌肠42次,保留时间≥2 h的30次,<2 h的12次。QCC实施后选择查检2019年11月1日—11月31日住院治疗的UC患者行药物保留灌肠40次,保留时间≥2 h的35次,<2h的5次。

1.2 方法

1.2.1 成立QCC

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QCC,包括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圈长(由消化护理专科护士担任)1名、圈员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2名医生为QCC的运行提供专业的指导,协助进行数据分析。对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1.2.2 QCC活动

1.2.2.1 确定圈名: 活动前每位成员拟定“圈名”,通过集体讨论投票最后确定圈名为“肠乐圈”。“肠”代表疾病部位在肠道,还代表了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操作;“乐”是希望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能够健康快乐;“肠乐”同“常乐”,希望患者常常快乐,健康快乐每一天。

1.2.2.2 主题选定: 对消化科存在的、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上级重视、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打分,通过权重评价表确定本次QCC活动的主题为“提高UC患者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

1.2.2.3 活动计划拟定: 确定本主题活动期限为7个月,并绘制了甘特图。后因调查的患者保留灌肠次数不够,将活动时间延长了1个月。

1.2.2.4 现状调查: 制定查检表,由圈长、辅导员对护士行药物保留灌肠操作是否规范进行查检,掌握患者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过短的原因。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设定保留时间≥2 h为有效、≥6h为显效,<2h为无效[3]。制定了《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稽查表》,对QCC改善前(2019年6月16日—6月30日)共查检了UC患者行药物保留灌肠42次,其中保留时间≥2h的30次,<2h的12次,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为71.43%。通过调查数据绘制出柏拉图,见图1,根据“80/20”法则,确定改善重点:①插管深度不够;②灌肠液温度过低;③推注药液速度过快;④患者对保留灌肠重视程度不够。

图1 QCC改善前后柏拉图

1.2.2.5 目标值设定: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标准值-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71.43%+(1-71.43%)×65.5%×72%=84.90%。

1.2.2.6 解析与真因验证: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为什么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短”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鱼骨图,见图2。通过真因验证确定“保留灌肠操作差异较大”“患者依从性差”“缺乏适用于溃疡性结肠患者的保留灌肠操作流程”为真因。

1.2.2.7 对策拟定: 对三大真因进行对策拟定,见图3。

图2 鱼骨图

图3 对策拟定图

1.2.2.8 对策实施与检讨: ⑴护士保留灌肠操作差异大:①文献检索UC药物保留灌肠操作,查阅相关资料。②对保留灌肠操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使用吸痰管+注射器/输液器于患者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进行灌肠;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睡眠环境;插管深度25~30 cm,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进行调整;灌肠液约50 mL,温度为38~40 ℃,使用恒温器控制温度[6];灌肠速度为80~100滴/min,使用注射泵控制速度;灌肠体位为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变换体位[7]。③对全科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的培训与考核,以达到同质化的护理。⑵患者依从性差:①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患者专科疾病知识小讲座,发放纸质版的UC健教处方。②制作患者保留灌肠温馨提示卡,内容包括药物保留灌肠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的简要步骤提示。③制作《患者对消化科药物保留灌肠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保留灌肠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④制作《UC患者24小时大便情况记录表》,教会患者填写,鼓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⑤制作《UC患者居家灌肠指导》宣教册。⑥住院期间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护士的监督下至少进行2次药物保留灌肠实践。⑶缺乏适用于UC患者的保留灌肠操作流程:①在消化科护理亚专科基础上,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学习。②通过循证找到适合于UC患者的保留灌肠操作方法并付诸实践。③制定了《药物保留灌肠护理操作流程》及《药物保留灌肠质量考核表》。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查检实施QCC改善后(2019年11月1日—11月31日)UC患者药物保留灌肠40次,其中保留时间≥2 h的35次,<2 h的5次,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为87.50%。绘制了改善后的柏拉图,见图1。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87.50%-71.43%)/(84.90%-71.43%)×100% =119.30%。此外还制定了适用于临床护理的《药物保留灌肠护理操作流程》及《药物保留灌肠质量考核表》。

2.2 无形成果

通过此次QCC活动的开展,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等均得到了提升。此外,QCC活动还产生一些附加效益,包括发表相关论文3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加省级护理学术会议大会交流3次、壁报交流1次。圈员们的工作热情得到大幅度提升。

3 讨论

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体,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8]。QCC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此次QCC活动的开展,对UC患者药物保留灌肠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规范了UC患者药物保留灌肠的操作,提高了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内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持续的效果还需在以后工作中继续验证。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将继续推动使用QCC来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灌肠有效率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栀子金花汤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