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34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12何坤夏卢海燕黄惠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散光屈光视力

何坤夏 卢海燕 黄惠瑶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在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其对视力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少年儿童。研究报道[1-2],裸眼视力、屈光不正等视力异常已成为学龄前儿童中高发的眼科疾病,发病率18.15~27%。儿童是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对儿童进行视力筛查是发现儿童眼病和视觉问题的重要手段[3-4]。我院视光科到幼儿园对24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宁市6所幼儿园的幼儿共2434名。其中男1312名(2624眼),女1122名(2244眼)。年龄3~6.50岁,平均(4.30±0.50)岁。入组标准:无先天性眼部疾病,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不配合检查者。按幼儿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36~47月750名,48~71月69名,72~84月993名。

1.2 方法

1.2.1 视力筛查方法 2434名幼儿均在幼儿园内行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检查。裸眼视力均采用对数视力表,测试前向幼儿详细讲解视力表测试和配合方法,使其正确理解视力表正确配合测试。屈光检测由经验丰富的验光师用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在半暗房间内进行,使幼儿瞳孔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进行检测,测量工作距离为35 cm,连续读数3~6次取平均值为检查结果。

1.2.2 影响因素调查方法 自拟学龄前儿童视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问卷包含幼儿姓名、年龄、性别、家长手机号码等一般资料,幼儿父母视力情况、用眼时间(看电视时间、玩手机时间、看书时间等)、用眼环境(用眼距离、读写姿势正确、用眼时采光等)、眼保健行为、饮食运动等内容。问卷由幼儿园老师向2434名幼儿家长发放,要求实名填写后回收,由专人收回后检查,如有漏项通过电话回访完善。

1.3 观察指标 观察2434名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不同年龄儿童裸眼视力正常标准:6~7岁0.7;4~5岁0.6;3岁0.5。屈光度性质分类标准:近视≥-0.25D;正视0.00D~+0.25D;远视≥+0.50D;散光≥+0.50D。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表1)

表1 许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

表1显示,(1)2434名幼儿中有744名裸眼视力异常,检出率30.57%(744/2434),不同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8~71个月幼儿组检出率高于36~47个月、72~84个月幼儿组;36~47个月幼儿组检出率低于72~84个月幼儿组(P<0.01)。(2)2434名幼儿中有515名检出屈光异常,检出率21.16%(515/2434),不同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6~47个月幼儿组检出率低于48~71个月、72~84个月幼儿组(P<0.01);48~71个月和72~84个月幼儿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5名屈光异常中,以远视为主,其次为散光,近视次之。(3)2434名幼儿中有404名检出远视,远视检出率16.60%,不同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47个月幼儿组远视率低于48~71个月幼儿组(P<0.05),与72~84个月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1个月幼儿组远视率与72~84个月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434名幼儿中有17名检出近视,近视检出率0.70%,不同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84个月幼儿组近视率高于36~47个月、48~71个月幼儿组(P<0.05);36~47个月和48~71个月幼儿组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434名幼儿中有94名检出散光,散光检出率3.86%,不同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84个月幼儿组散光率高于36~47个月幼儿组(P<0.01);72~84个月岁幼儿组散光率与48~71个月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47个月幼儿组散光率与48~71个月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影响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单因素分析(表2)

表2 影响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的单因素分析

2.2.2 影响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看电视时间长、玩手机时间长、看电视距离近、读写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采光差、持续用眼不休息、不合理饮食、户外活动时间短是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检出率为30.57%,48~71个月幼儿组检出率42.55%,居学龄前儿童之首,即48~71个月幼儿组裸眼视力异常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学龄前儿童,稍高于郑晓烂[5]报道。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看电视时间长、玩手机时间长、看电视距离近、读写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采光不适宜、持续用眼后不休息、不合理饮食、户外活动时间短是学龄前儿童裸眼视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眼睛是通过眼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折光和成像系统联合作用看到物体,视物时晶状体会随着光线的强弱、物体的远近进行调节,视远物时睫状肌放松、睫状体后移、晶状体变扁平;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前凸,焦点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像[6-7]。看电视时间长、玩手机时间长、看电视距离近、读写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采光差、持续用眼后不休息等导致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引起眼视物调节痉挛,最终导致视力下降。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品种繁多、内容多彩的视频、游戏不仅吸引着儿童沉迷其中,部分家长亦无法自拔。本研究对裸眼视力异常幼儿调查时发现,部分家长较忙时或幼儿哭闹时,通过给幼儿观看手机视频或玩手机游戏的方式打发,此行为对幼儿视力危害极大。因此,家长应严格把控学龄前儿童看电视、玩手机等用眼时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合理安排饮食和户外活动时间,尽最大可能保持幼儿视力在正常水平。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为21.16%,36~47个月幼儿组检出率17.07%,学龄前儿童检出率最低;48~71个月屈光异常中远视检出率23.01%,为屈光异常分布最高;48~71个月幼儿组远视率18.81%,居学龄前儿童之首,即48~71个月幼儿组裸眼视力异常和远视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学龄前儿童,与齐险峰[8]结果相似。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三种类型,本调查中各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异常以远视为主,其次为散光,近视最少。在视觉功能的发育过程中,屈光状态是从远视逐渐经由散光而正视化的过程,正视维持状态最为短暂,远视是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高发类型,此期若用眼不正确可导致眼轴异常延长而发生近视[9]。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原因,据调查报道,母亲有吸烟史、出生时吸氧、低体质量新生儿、早产,每天户外活动<2 h是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独立危险因素[10]。本调查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未对屈光异常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有待日后继续深入此方面进行研究。裸眼视力是临床常用的视力检查方法,但裸眼视力不能完全反映视觉功能,裸眼视力异常者必须结合屈光状态、受检者年龄等进行综合评判。屈光不正是造成儿童裸眼视力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将屈光不正列为学龄前儿童重点预防和治疗的眼科疾病,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视觉筛查时裸眼视力和屈光状态检查均不能缺项,同时建议视力异常幼儿到医院在散瞳下验光检查。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注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和用眼健康行为健康教育,促使儿童健康的用眼行为,以保证视力正常发育,减少视力异常的发生。

猜你喜欢

散光屈光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3 ~12 岁儿童高散光的临床分析
孩子散光不一定都要戴眼镜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保护视力等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某单位职工屈光不正患病情况分析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