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演说家”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

2020-10-12谢飞跃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浙江杭州310016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演讲词量规演说家

谢飞跃(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浙江杭州 310016)

一、项目简介

演讲是人们应对各种交际场合的必备技能,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不仅对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也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演讲与语文素养、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等息息相关,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提升。本项目整合统编教材“演讲”单元,设计了学习演讲词、学习“讲”和“演”、举办演讲比赛三个主要活动,共8 个课时,旨在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本项目在八年级实施,以“战疫”为活动背景,先用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最终要完成一次打动人心的演讲。

二、驱动性问题

2020 年春节,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随后蔓延全国。有人盲目从众,传播谣言;有人逆行武汉,支援前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种种社会现象,该如何演讲,才能打动人心,传播正确思想,扩大影响力呢?

三、项目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性活动,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理解演讲词的核心概念。

2.通过实践性活动掌握“讲”和“演”的技巧。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完成“战疫演说家”优秀演讲作品。

四、项目评价

评价表如表1。

表1

五、项目实施

(一)入项活动

1.情境驱动

学生观看两段新闻视频:《84 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走上抗疫前线》《双黄连抢购风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两个话题:

(1)84 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拉响全国警报,对此,你有何思考?

(2)连夜排队抢购双黄连事件折射出疫情下的哪些社会问题?

小组讨论完成后,将观点整合成20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发在QQ群分享交流。

教师点评小组新闻短评,并提出驱动性问题——针对疫情下的种种社会现象,如何演讲,才能打动人心,传播正确思想,扩大影响力?

2.项目分组

(1)教师提供学习成果样例——比尔·盖茨《面对病毒爆发,全世界都没准备好》、张文宏《关于流行病毒,你必须知道的真相》。学生根据学习成果样例和已有知识,讨论拟定评价量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初步拟定的评价量规如表2所示)。

表2

(2)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根据所见所闻讨论疫情下的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组建项目小组。学生所选话题涉及歧视问题(疫情初期,有人谈“鄂”色变,歧视武汉人)、环境问题(新冠病毒传染可能是因人类食用野生动物而起)、偶像观(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更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等。

(3)教师提供项目化学习进度表,小组拟定进程表(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小组拟定的学习进程表如表3所示)。

表3

(二)知识与能力建构

1.学习演讲词

教师基于与统编教材配套的《作业本》中的相关内容,修改并设计了三个探究性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四篇演讲词探究演讲词的特点,了解“怎样的演讲词才能打动人心”。

(1)观点要有“针对性”。

【探究活动一】①学生默读四篇演讲词,根据演讲词的内容(也可查阅资料帮助理解),分析四篇演讲词的构成要素,完成表格(如表4,画线部分为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填空内容,下同)。②完成表格后,小组讨论打动人心的演讲词的观点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探究发现:演讲词的观点与演讲者的身份与经历、听众的构成、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2)思路要有条理性。

图1

表4

图2

【探究活动二】①学生再次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补全这两篇演讲词主体部分的思维导图(如图1、图2)。②完成思维导图后,学生探究打动人心的演讲词是怎样围绕观点来设计思路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探究发现:逻辑递进式和并列式的要点安排顺序都可以使演讲词的思路更清晰。)

(3)语言要有吸引力。

【探究活动三】①学生默读《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将如下情境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你还记得老师说过的演讲词的括号里的内容是什么吗?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小林:我当然知道。括号里的内容是记录演讲现场演讲者的动作、声调或者听众的反应的。它能让读者通过记录稿更好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小文:我作了一下统计,这样的括号共有11 处,仔细一看,都和“笑声”“掌声”两个关键词有关。

小林:是呀。那我们能不能作一个梳理,看看王选的讲演赢得“笑声”“掌声”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小文:我来研究“笑声”,我发现赢得笑声的地方往往是王选用了幽默的比喻,甚至自我调侃的地方,比如王选把自己比作“快落山的太阳”,自我调侃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讲一下奋斗的体会,亲切平和,幽默风趣,这些表达极大地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

小林:那我来研究“掌声”,我发现赢得掌声是因为演讲者的观点、表达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比如王选讲的名人和凡人差别的观点,得到了听众的一致认同。

小文:看来王选的讲演虽然很长,语言看似平淡,却有着不错的现场效果,富有感染力,我想这也是演讲者精心设计的结果。

小林:我还觉得,这篇演讲词语言的平淡也是有理由的,从演讲的听众角度去考虑,听众都是比王选年幼许多的大学生,与王选的年龄差距更像是祖孙,因而王选就选择了非常平和的语言,循循善诱,耐心地诉说自己的人生经历。

②完成情境填空后,学生浏览四篇演讲词,探究这些演讲词引起听众兴趣的语言技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探究发现:演讲词的语言有针对性、形象性和力量感,才能吸引听众。)

2.学习“讲”和“演”

(1)模拟演讲。

【实践活动一】①演讲是以“讲”为主、“演”为辅的一种表达方式。学生阅读《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总冠军刘媛媛的演讲词《年轻人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分析演讲的构成要素,模拟演讲并录制视频。②学生上传视频,教师提供刘媛媛的原版演讲视频,请学生比对原版视频和模拟视频,根据评价量规,总结优点与不足。

(2)范例学习。

【实践活动二】学生从优秀演讲学习库(陈岚《一代人的乡愁》、王帆《新时代青年》、梁植《约定》、马丁《父与子的战争》、曹兰若冰《与世界豪赌一场》、林正疆《正义的温度》、陈铭《父亲》、刘媛媛《寒门再难出贵子》)中选择1~2个演讲视频,认真观看并完成“演说家”学习笔记(如表5)。

表5

3.修订评价量规

【活动设计】①根据探究性和实践性活动所学,以小组为单位修改评价量规,每组提交一种方案。②全班逐项讨论,共同修订,形成最终的评价量规(如表6)。

(三)探索与形成成果

【自主任务】①根据所学和评价量规,列出演讲词提纲(要求详见表7),小组互评并提出建议。②搜集相关素材,完成个人演讲词的撰写。完成演讲词后,设计演讲脚本(设计提示:在需要特殊处理之处作标记,如重音用“.”,停顿用“/”,在“[ ]”中写出肢体动作等),写出设计理由。③根据演讲脚本、评价量规练习演讲,选择简洁的背景,录制演讲视频。

表6

表7

(四)评论与修订

(1)每位组员将演讲词文本、脚本设计、视频打包发送到项目小组QQ群。组员打印评价量规,并按照图3所示的规则对其他组员的演讲词和演讲视频分别作出评价。

图3

在评价时要注意肯定他人演讲中的优点,并有依据地提出修改建议,措辞要有鼓励性,可以参考这些句子:

●如果可以把背景音乐调小,你的演讲会更吸引人。

●你在语调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结尾要用对话的语气,不要出现朗诵腔调。

●你的演讲中的统计数据很有震撼力,如果再配上手势加以强调,效果会更好。

(2)教师浏览每个学生的个人演讲成果和互评记录,补充修改建议。每个组员根据同伴和教师的修改建议,继续修改演讲成果。

(3)小组借助“钉钉”视频会议举行线上演讲赛,每个组员根据评价量规对其他同学的演讲进行评分,最后选出小组最佳“战疫演说家”,参加班级比赛。

(4)组员根据自己的演讲经验和评价量规,完善小组优秀演讲作品。小组优秀演讲作品将作为小组项目化学习成果参加班级“战疫演说家”演讲比赛。

(五)公开成果

(1)制订“战疫演说家”线上演讲比赛活动方案,各小组提交参赛作品的演讲词、脚本、推荐理由、介绍词。演讲赛筹备小组制作PPT、撰写主持稿、邀请家长和教师评委等。

(2)“钉钉群”线上直播演讲比赛。在直播过程中,听众在被打动、受感染的地方打出鼓掌、鲜花、微笑、疑惑等表情。全体同学和评委根据评价量表打分。专业评委对每组优秀演讲作品进行点评。组员帮忙记录评委的修改建议,并根据听众的表情包或评论,记录听众的反应,用于后期演讲的调整。

(3)每个小组的代表选手还要进行即兴演讲,讲述小组演讲成果的筹备过程、对演讲概念的认识和收获感受。

(4)分别评选出最打动人心的“战疫演说家”(一等奖)、最具潜力的“战疫演说家”(二等奖)、最受欢迎的“战疫演说家”(三等奖)和最佳“战疫演说家”训练团,将优秀作品推送到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猜你喜欢

演讲词量规演说家
量规:极简多元评价让目标看得见
基于“量规”的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活动·探究”:实现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我的“演说家”教练
小小演说家
石油专用管螺纹量规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不会贬值
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演讲词的翻译
浅谈评价量规在音乐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超级演说家》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