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F-FDG PET/CT检测卵巢癌术后CA125升高病人转移或复发的效果分析

2020-10-12胡永全陶新全李卫鹏刘恒超郏振功谢宗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卵巢癌例数影像学

胡永全,袁 超,陶新全,李卫鹏,刘恒超,訾 刚,郏振功,谢宗玉

卵巢癌是常见且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其发病率占第3位,治疗后复发率约70%,预后不良[1],早期诊断发现卵巢癌术后转移或复发对病人治疗方案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常用血浆CA125检测指标对卵巢癌随访,判断卵巢癌术后中是否发生转移或复发,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但是当病人CA125水平高于正常值时,不能在解剖学上明确肿瘤的定位诊断。另外在良性肿瘤时,如腹膜炎性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CA125水平也会升高[2]。其在发现卵巢癌术后转移或复发仅做常规筛查作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PET/CT)为解剖形态与生理及病理功能成像的新的显像设备,其全身显像可以早期探查肿瘤的转移、复发情况。本研究探讨利用PET/CT检测血CA125升高的卵巢癌病人术后转移或复发诊断的价值。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卵巢癌术后病人,术后规范化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PET/CT检查近1月左右血CA125水平升高(>35.0 IU/mL),CA125水平(547.12±45.78)IU/mL,均疑为转移或复发;年龄 42~76 岁;病理分型:浆液性18例,黏液性9例,差分化癌4例,透明细胞癌1例。诊断肿瘤转移或复发的依据:再次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或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随访结果。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使用Siemens公司的Biograph PET/CT显像仪。 18F-FDG(脱氧葡萄糖)购自(江原南京安迪科正电子研发有限公司),药品的放射化学纯度>95%。病人PET/CT检查前禁止饮食4~6 h,静脉注射18F-FDG,18F-FDG剂量按体质量7.4 MBq/kg给予。静脉注射18F-FDG正电子显像剂,安静休息60 min,行PET/CT显像前排空小便。一般6~7个床位,每个床位采集2~3 min,CT扫描条件120 kV,100 mA,层厚0.5 cm,采集完成后应用系统软件CT的数据将PET的图像衰减校正,利用迭代法(OSEM)重建获得病人的矢状、冠状和横断面影像以及PET和CT的融合图像。脑部图像的采集在注射显像剂40 min 后应用3D模式,时间5~8 min。血CA125检测:静脉血2 mL左右,离心收集血清,测定血CA125。检测仪器为Axsm全自动免疫系统(美国雅培),试剂为原装配套产品,以血清CA125>35.0 U/mL 为阳性。

1.2.2 图像解读 病人的所有的PET图、CT平扫图像及PET/CT融合图像,使用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相互比较分析,利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技术分析法与肉眼观察法相互结合,半定量分析法是在病灶范围内18F-FDG代谢最高的地方勾ROI,避开视觉法可见的非肿瘤性病灶,如出血、坏死及囊变病灶等,尽可能勾画肿瘤病灶范围内实质,软件量取获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以SUVmax≥2.5为阳性,SUVmax<2.5为阴性。图像的观察由2位主治以上具临床诊断经验的核医学医师通过眼目测法读取PET/CT图像结果,根据病灶局部18F-FDG代谢情况和病变部位、数目多少、形态大小、密度及病变范围等诊断,诊断标准SUVmax≥2.5的病灶为18F-FDG代谢阳性图像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PET/CT和传统影像学(CT、超声)在检测卵巢癌术后血CA125升高病人中转移或复发的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敏感性=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性=(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PET/CT结果特点 32例卵巢癌病人中经临床和病理最后诊断26例发生转移,转移发生率约(81.3%)。转移或复发灶的分布位置:其中盆腔为最多见,有20例,其次为腹腔和胸腔12例;转移器官情况:淋巴结转移最多见,有25例;伴肺转移3例,伴肝脏、脾脏和骨转移各1例。未发现脑转移病人。病灶SUVmax:3.9~11.8,均高于2.5。PET/CT在本研究中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90.6%。PET/CT误诊1例,其为肺部孤立性病灶,PET图、CT平扫图像及PET/CT融合图像均表现为阳性,且SUVmax=3.8,随访病理为炎性。PET/CT在炎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有容易误诊,尤其是SUVmax≥2.5时,容易出现假阳性。

2.2 PET/CT和传统影像学的检测效果比较 PET/CT的敏感度92.3%(24/26)、准确度90.6%(29/32)均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的65.4%(17/26)和62.5%(3/6)(χ2=5.65,P<0.05和χ2=79.96,P<0.01);PET/CT 的特异度83.3%(5/6),与传统影像学(CT、超声)的特异度50.0%(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

2.3 典型病例 病人女,42岁,卵巢癌病人术后20余月,血CA125:77.40 IU/mL,肝脏CT三期增强示肝脏右后叶小结节影,无明显强化;PET、CT、MIP图和PET/CT融合图像十字交叉线位置显示:肝脏右后叶包膜下FDG代谢异常增高灶(见图1A~D),考虑肝脏转移。肝脏右后叶术后病理示:肝脏转移性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瘤细胞ER(1+)、PR(-)、AFP(-)、P53(3+)、CA125(3+)、hetoatocvte(-)、Ki-67(+,80%),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考虑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肝转移(见图1E)。

3 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即使得到了有效治疗达到治疗后的完全缓解,仍有50%~80%的病人可能会转移或复发[3]。本研究显示32例中最终证实26例为转移或复发,占81.3%,略高于80%,可能是因为我们选取的病人在随访过程中血CA125均高于正常参考值所致。卵巢癌转移或复发特征为多发部位或器官,可能会出现在盆腔局部,如阴道和盆腔;远处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脏、双肺和脑,其中以盆腔部位和淋巴结器官转移最多见。本研究中转移灶的分布位置:其中20例盆腔转移,为最多见转移部位,其次为腹腔和胸腔12例;25例以淋巴结转移,为最多见的转移器官;伴肺转移3例,伴肝脏、脾脏和骨转移各1例。未发现脑转移病人。多数病人在治疗后3年易于复发或转移,因此病人癌术后的定期随访是十分重要[4]。

血CA125 检测可以作为卵巢癌术后病情随访监测指标,但血CA125异常升高时多数病人已经出现肿瘤转移,难以实现早期诊断,这也是卵巢癌复发或转移率高和死亡率高的因素之一[5]。本研究32例病人中,其中26例发生转移或复发,且血CA125也不能够对肿瘤进行定位的判断,临床常常用其进行早期的转移或复发的筛查,当血CA125水平异常时,可以积极采取进一步影像检查来定位及定性。PET/CT可检测多数肿瘤的发生,对于已知的肿瘤病人,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分期、监测治疗的疗效反应和监测肿瘤病人术后或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情况,特别是传统影像学(CT或超声)等检查仍无法明确缺定诊断的病人,有利于后期病情随访[6]。有研究[7-8]证明PET/CT作为一种以功能和代谢显像为特征的技术,在对肿瘤病情全面评估方面具有无创、敏感、准确性高等优点,对卵巢癌术后肿瘤转移或复发方面显示其独特的价值,PET/CT在检测肿瘤病人的转移或复发病灶的灵敏度、准确率高[9-10]。本研究显示,PET/CT对卵巢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灶的敏感性为92.3%、准确性是90.6%,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的65.4%、62.5%,与报道[11-12]相一致。卵巢癌转移途径有局部侵犯和淋巴道转移等,且部分病灶沿肠管壁生长,由于这些小病灶具有难辨别、分布广、位置移动等特点,普通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或低估病灶范围。使用PET/CT作为卵巢癌术后的随访,由于其是全身检查,可以检查肿瘤的原发部位、了解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小病灶,给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有利于提升卵巢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病人的预后[13]。PET/CT对于肿瘤病人的随访复发或转移,可为临床医师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已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同。

综上所述,肿瘤标记物CA125是作为卵巢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主要反映肿瘤存在的筛查手段;PET/CT不仅可以诊断原发肿瘤,因其为全身检查,可以检查病人全身主要的脏器,对卵巢癌的术后转移或复发的诊断亦起到很大的贡献,检查卵巢癌术后病人转移效能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卵巢癌例数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