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情境学习下的机会发现与创造
2020-10-12
[安徽大学 合肥 230601]
一、研究背景
创业学习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关键作用,它有助于应对新创企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创业可视为一个学习的过程[1]。创业学习通常采取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情境学习等方式,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新企业的创建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2]。Sarasvathy认为创业者较多地依靠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判断进行创业活动[3]。由于人的认知、信息资源以及其他因素的限性,创业者所拥有的知识类型和数量都存在一定局限性[4]。仅依赖创业者的经验知识和既有认知识别创业机会,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境。所以,不确定性及资源高度约束的创业情境下的情境学习有助于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5]。
情境学习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早期研究来自杜威、维果斯基、列昂杰夫等学者[6]。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情境学习理论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如 Harrison 等[7]在其经典著作“创业学习与创业情境的交互研究”中,曾引入创业情境概念并提出创业情境是影响创业学习理论的重要因素。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情境学习的国内外文献可以了解到情境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一度在教育教学方面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关于创业机会识别,Shane和Venkatarmana在2000年首次提出了“创业机会识别”(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的概念,界定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者感知、发现、评估和利用商业机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持续调整的适应过程[8]。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因果关系层面,主要关注创业机会发现观与创造观的比较、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等[9]。例如Schumpeter的创造理论和Kirzner的发现理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解释。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创造观和发现观已无明确界限,两者在创业实践中朝着中立的方向发展[10~11]。
有研究者从建构主义、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对创业机会创造观和发现观之间的争论展开研究[12]。但少有学者探讨创业机会的发现、创造与情境学习相结合下揭示创业机会的内在机理。因此,本文从情境学习的视角,结合创业机会的发现观与创造观探究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主要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研究:第一,阅读情境学习相关的文献,分析创业学习方式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得出情境学习在创业机会识别方面的优势;第二,构建情境学习视角的创业机会识别路径。通过研究得出创业情境学习为创业机会的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研究者围绕情境学习角度展开创业研究提供参考。
二、创业学习研究历程
Cope认为创业学习研究不仅关注创业学习发生的具体过程,而且在探索和利用机会、新企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及情境学习是构成创业学习的主要方式。本文从这三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探索其对创业机会识别的适用情境。
(一)创业经验学习
经验学习是通过将先前直接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连续过程,通过经验学习能够促使创业者创造和积累人力资本,并积极影响创业者机会识别的能力[13]。经验学习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容置疑,甚至有学者认为创业过程中的学习本质上是经验化的学习[14],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强调了在经验学习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及机会的识别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创业者先前经验作用于个体认知,进而作用于个体行为如发现机会,最终影响新企业的生存与成长[15]。Politis研究指出,为了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好地识别商业机会,提升新企业竞争优势,创业者需要通过对先前经验反思与学习,获取和转化与商业技能、社会网络和产品可得性等相关的隐性知识[14]。Shane进一步指出个体先前工作经验中所积累知识造就了创业者的“知识走廊”,如顾客问题知识、市场服务方式知识、市场知识,因此当创业者在面对相同的机会信息时,往往解读出与其先前知识密切关联的机会[15]。
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经验学习的重要作用,但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经验学习在社会化过程的转化中,对创业和学习的诠释能力是非常有限的[16]。Perry-Smith和Shalley发现先前工作经验能够强化创业者个体熟知领域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为创业者带来对此领域的深度知识,但由于创业者先前认知系统的固化,反而会制约着创业者对未知领域中新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能力[17]。失败学习对经验学习也有着重要作用,但失败需要承担高额的成本和代价,创业者通常尽量规避失败所带来的学习经验。不同的创业机会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先前经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转化为适用于不确定情境下的机会识别过程[18]。同时,Uc-Basaran等发现,创业者由于先前经验积累而产生过度自信和盲目认知等决策偏见,从而阻碍创业者识别更高创新性的机会[19]。
(二)创业认知学习
20世纪60年代,认知学习逐渐取代行为主义理论并得到迅猛发展。认知学习也被称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或企业的成功行为、规避失败行为以获取、吸收新知识[20],是一种普遍采用向其他高知识水平个体学习的实用主义[21~22]。大多数创业者由于缺少直接创业经验,因此在初次创业中,认知学习便成为创业者获取创业知识的主要途径[23]。Rae和Carswell的研究发现创业者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学习有利于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并且通过观察和学习其他创业者的成功和失败行为,能够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机会的利用能力,进而解决其在新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4]。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创业者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关系网络的依赖较大。认知学习也强调个体认知的局限性,需要通过观察他人或企业的行为来改变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当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时,不仅需要转化个体的先前经验,而且还需要调动一切外部可利用的经验,特别是包括亲戚、朋友、同学等身边所能直接接触到的关系网络成员的经验[25]。
虽然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对于新生劣势的创业企业来说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通过观察学习同行业企业营销经验能够帮助企业迅速了解顾客的需求等都是获取创业机会的来源[26]。但是,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往往发生于内、外稳定的环境中,在不确定环境下,创业者先前积累的自身经验,以及其他创业者或企业的经验不能迅速应对变化莫测的动态情境并作出反应。
(三)创业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actionlearning)是学习发生于特定的环境背景或者独特的社会情境下[23]。人们可以在情境中获得隐性知识,又可以将所获得的知识再次运用于实践环境中,最终获得自身的学习与发展。结合建构主义的观点,情境学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个体身份的构建,即在个体建构过程中,关注个体的背景和经验,关注个体与社会和环境的互动[27];(2)实践共同体,该词最早是由莱夫和温格在其著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提出来的,而后在1998年,温格又在其著作《实践共同体:学习、意义和身份》中对“实践共同体”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一个实践共同体之间需要参与者相互明确身份和共享资源,还需要有对追求共同的利益的支持和理解,更需要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28];(3)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即在成为实践共同体的成员之前,须获得合法的身份认同,参与主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一名新手加入实践共同体从边缘性参与到发展成为完全参与的过程,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不仅意味着不断变化的参与方式,还有个体在实践共同体中身份的不断变化[29]。目前,创业学习研究日益从认知的角度过渡到情境学习[30],为了更好地理解经验、认知、情境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学习发生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物理环境,而是社会、人物、文化等方面的环境[31~32]。
在市场环境中信息和知识快速变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33],潜在的市场需求更加难以识别。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具体的环境,从而创业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创业者所处环境的影响[34],著名学者Sarasvathy以“手段−目标”的研究框架对创业展开研究,发现了多数企业经常面对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调整企业战略目标的压力[35]。创业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成功创业者的决策行为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尝试、不断规避的过程,这就要求创业者不可避免地采取情境学习。创业过程中的情境学习在实际运作中,创业者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依据目前所拥有的资源,首先设定相应的目标并采取一定的手段,当企业面临新的环境变化和资源更新的条件下采取新的目标手段,依次重复此过程,不断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最终取得创业活动的成功。正如Rae和Carswell的研究指出,创业实践没有标准性答案,只有现实中的机会或挑战刺激了情境(实践)学习的产生[27]。情境学习能帮助创业者对大脑中储存的知识进行反思、整理,并纠正那些并不符合现实情境的知识[36]。创业者创建实践共同体,并接受具有相同身份的成员加入,在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创业机会的发现与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可以了解外部环境信息、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新企业能力是否足以应对不利因素。当创业者意识到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时,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是解决危机的重要方法[25]。三种学习的比较及其对创业机会识别启示经验学习、认知学习以及情境学习都是创业者获取创业知识进而识别创业机会的来源,根据上文对有关经验学习、认知学习、情境学习的分析,三者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对创业机会发现与创造的启示分析思路见表1所示。
(四)三种学习方式比较
分析显示,虽然三种学习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创业情境,但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在很多情况下难以适用于高度不确定性和资源、时间高度约束的创业情境,原因如下。
经验学习是创业者自身某些特定先前经验的集合,在机会识别的探索期具有重要作用,适用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经验学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启示主要表现:(1)创业者具备某些特定的经验集合(创业经验、职能经验、管理经验等),通过先前经验所产生的内隐知识识别创业机会。(2)依靠创业者的直观判断,迅速分析推断创业活动,识别创业机会,做出决策。
表1 三种学习方式比较
认知学习是创业者观察、学习他人或企业的行为选择,在机会识别过程中对创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适用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稳定或外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认知学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启示主要表现:(1)认知主义研究探索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与成因、挖掘创业者基于认知过程的决策机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思维和行业规律;(2)观察并学习政府机构等机构人员相关政策,识别创业机会。
情境学习是创业者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行动,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中做出决策,贯穿于机会识别的整个过程,适用于不确定性、变革较快,动态的环境条件下。情境学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主要表现:(1)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行动,在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与相互交替来识别机会;(2)创业者与成员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身份的构建,然后参与不同的实践共同体进行知识共享,最终做出识别机会的判断。
众多学者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创业活动面临着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且新创企业或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创业者不能静态地看待创业过程,而要动态的思考。当外部环境和创业者自身能力发生变化时,创业者的决策行为和目标要进行相应调整[34]。因此,禁锢于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在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中不能成功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者更多地需要通过创业实践来发现并纠正已有知识与现实情境间的偏差,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知识[37~38]。情境学习是创业者遇到瓶颈,而已有的知识又难以解决时的明智选择,它强调了情境变化的重要性,环境变革越快,先前经验和认知能力就越有限。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习是创造符合当前情境知识的主要任务。Lumpkin和Lichtenstein从组织层面研究创业学习对于机会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在机会识别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实践学习有助于弥补直接的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的不足[39]。
三、创业情境学习与创业机会识别
(一)创业情境学习
任何一种创业行为的产生实际上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创业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自身及实践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获得符合创业机会的知识。角色身份认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三者之间完整地表达出情境学习的全过程,创业者或利益相关者随着情境学习过程的逐步推移,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升,最终新企业实现成长[40]。
1.角色身份认同
角色身份认同是包括与角色有关的价值观、信念、规范、时空观念、愿景等自我在角色中的定义,以及对角色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认识等多个方面。强调创业学习者真正参与创业行动,在创业行动中获取知识,而不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获取创业认知。角色身份认同是获得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前提,只有创业者成员身份得到认可并成为实践共同体的一员,才能有资格继续从事其他活动。
创业团体内部的知识是商业机密,只有合法参与的身份才能接触到共同体内部的创业知识,并且触类旁通地了解创业的目标和手段。实践共同体为实现创业机会的发现与创造,提高成员创业学习的能力,为成员提供可利用的共享资源[41]。同时为成员提供真实的学习平台,共同体内部所有的成员都是创业机会识别的主体,不同主体成员具有的不同的分工和任务安排,使成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吸收集体知识,针对性地构建个体知识[42]。共享资源、构建个体知识是以获得在共同体情境中的角色身份认同为前提,即只有获得合法资格,进行实质性的创业活动,履行情境学习,与共同体的物理环境互动、和他人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合理使用资源,从而识别创业机会。角色身份认同是创业机会识别的前提,参与互动是手段,从而发现资源、整合资源产生新的想法。
2.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Rae[43]是最早在创业学习领域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角度探讨创业学习过程的。Lave等又曾指出,为了实现从边缘的学习者到社会实践参与者的转变,实践共同体要求个体需要通过学习充分地参与到实践共同体当中,这个过程被称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40]。
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44],“合法”指的是创业者个体在创业实践共同体中运用共同的创业资源的程度和能力,即在创业实践共同体中,每一个创业个体在和其他所有创业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使用彼此创业资源的权力,“合法”还表明个体在形成创业认知的过程中是主动的,主动向实践共同体中的创业专家学习;“边缘性”是指成员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参与程度,新成员围绕在重要成员周边,做一些边缘性工作,随着工作胜任能力的增强,被委以更重要的任务,进入圈子核心;“参与”是指成员在实际参与中,获得存在于文化实践中的知识[45]。循序渐进、由边缘向核心渐进的创业者参与创业行动,即共同体中的合法参与者,在共同体中部分参与,是情境学习的显著特征。
总之,在边缘性参与的过程中,创业新手会观察专家工作,积极地和创业同伴以及专家展开讨论。随着时间推移,新手所做工作以及认知的积累,开始逐渐从事核心工作,也完成自己的创业者身份建构。与此同时,创业新手便从边缘性的创业学习者走向创业实践共同体的中心,创业实践共同体也因此得到了再循环和转化,创业新手实现由边缘向中心迁移过程中与识别创业机会共同演进。
3.实践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是一种为共同关注点和协调发展目标的成员提供身份塑造和活动参与的场域。在此场域中,成员以共同愿景为基础持续的沟协作交流和实践,并在不断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技能,最终由“新手”成长为“专家”[46~47]。实践共同体是使具有相同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特征的成员得以聚集,并使共同体成员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实践共同体具有互动性、共享性、转移性等特征,与创业者个人完成机会识别的过程具有本质区别,是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平台。互动性又分为内部互动和外部互动。内部互动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实现自身知识的构建并促进共同体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增加创业机会识别的数量和质量,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实施,又提升了创业实践共同体的厚度和宽度,进而又增加了创业机会识别的数量和质量。外部互动是共同体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并在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中识别机会、评估机会、利用机会。与环境互动方式:敏锐观察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具体活动环境。共享性包括知识和资源的共享,不同成员的知识水平和来源具有差异性,创业者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先前知识和经验、亲戚朋友建议、环境反馈和员工建言等。成员之间内部通过知识的共享和整合,实现整体知识共享,促进创业机会的识别。随着共同体成员内、外部的学习,个体知识水平不断得到累积和更新,共同体再次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更新,促使创业机会逐步明晰。资源共享是共同体内部的数据、信息、技能等资源被成员所分享,在机会识别的过程中,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转移性包括内部知识的转移和成员身份的转换,内部知识转移是指创业者代表向成员传递信息和知识、员工向共同体传递信息和知识;成员身份的转移,是指共同体成员从观察者变为边缘参与者,最终深入到中心的过程。
(二)创业情境学习下的机会发现路径
机会识别是创业理论的核心[48],是创业者进行机会评估和机会利用等其他创业行为的基础[49~50]。目前存在两种被广泛认可的创业行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由特殊的创业者发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机会是未知的,由创业者创造性地构建[51]。下文从机会发现的视角揭示创业机会是如何在情境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机理,如图1所示。角色身份认同并成立实践共同体是进行机会发现的前提,是创业者为共同体成员提供身份塑造和进行一切活动的平台。创业者及其成员在这个平台中合法地开展创业活动并发现机会。该模型表明的机会创造过程主要包括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42~52]、积极参与—充分参与、充分参与三条路径。
图1 机会发现的路径图
第一条路径: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发现路径。
机会发现观认为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新的机会产生。当创业者处于共同体的边缘时,警觉性高且社会网络关系较强的创业者对市场信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53~54]。角色身份认同和实践共同体是创业者进行机会发现的平台。其中,角色身份认同是创业者心理变化的体现,是使创业者从非创业者转变的一种身份的构建。
1.合法性边缘参与的创业机会发现,需要角色身份认同和实践共同体平台
(1)警觉性通过角色身份认同的途径使创业者转变价值观念,调动一切可用隐性资源发现机会。警觉性高的创业者面对组织的不断发展,组织面临的问题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创业者需要结合特定的发展情境适当地转变自身角色,明确何种角色更能促进组织的发展,进而转变自身的价值观念[55]。创业者利用对环境中独特资源整合的敏感性[56],调动一切可用的隐形资源并加以整合、配置发现机会。
(2)社会网络通过实践共同体构建的关系纽带调动一切共享资源(知识、技能、信任、观念等)发现机会。社会网络是促进组织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利用个人网络关系渠道总结自身和他人经验为发现机会提供帮助,利用共同体成员的社会网络,提高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的动态能力和创新能力。个人与共同体成员网络关系的结合最终促进知识、技能等资源共享发现机会[57]。
因此,在创业者处于共同体边缘时,凭借自身的警觉性有意识的搜寻信息,并依靠自身的关系网络,对创业机会进行初步的评判和识别。
2.积极参与的创业机会评估,需要角色身份认同
随着创业者在共同体领域内的不断深入,不同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如心理因素和资源获取的能力)以及共同体成员在互相承诺、相互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58]最终达成一致的信念和目标决定是否积极参与目前的创业活动。一旦决定积极参与机会发现的活动,个人特质和团队认知均需要通过角色身份认同转变观念、定义角色。个人特质越突出,创业者的认同感越强烈,越有利于创业者在特定的情境下主动理解和构建自己转变为创业者身份的认同过程[59]。团队成员可能未意识到自己创业角色的转变,创业者需要积极构建、调整成员的角色转变和身份认同,反过来团队成员又进一步加强创业者的自我认同。在此基础上,创业者和团队成员对机会进行评估[59]。
因此,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水平的高低和共同体成员的认知能力等因素是决定下一步骤机会的合理利用。
3.充分参与的创业机会利用与实践共同体
随着创业者及共同体成员逐渐深入实践共同体的中心,创业者在确定创业机会的可利用性时,便充分参与到机会发现的活动中。实践共同体是创业者利用机会的有效途径,即实践共同体成员经常面对面交流,处理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彼此相互了解、联系紧密,从而具有共同的语言、价值观和处事方式,这就使共同体保持较高的竞争性、有效利用机会提供了可能[60]。资源匹配和市场反馈通过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反复沟通、理解和协商利用机会。
因此,创业者积极匹配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并根据目前市场的反馈情况决定创业机会识别的成功与否。
第二条路径: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发现路径。
如果共同体成员在循环第一路径即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过程中遭遇失败,在经过认真分析、反思后发现在积极参与阶段出现问题,即创业者个人特质或团队认知未能成功进行角色转变或身份认同,导致共同体成员在机会评价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此时,创业者需要进行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路径过程。如果共同体成员在边缘参与的过程中就遭遇失败,则需要重新循环第一路径,即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发现路径。
第三条路径:充分参与的机会发现路径。
如果共同体成员发现创业机会发现失败的原因是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的,即共同体资源匹配错误、不合理或市场反馈出现偏差,则需要循环第三路径充分参与到机会利用的路径过程。
(三)情境学习下的机会创造路径
Dimov曾认为机会不仅是由特定个体创造而成,而且是由所处情境和社会影响从原始观点经过连续性地改变和发展而成。所以,依据情境学习的思想理论,本文提出了机会创造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角色身份认同并成立实践共同体是进行机会创造的前提,是创业者为共同体成员提供身份塑造和进行一切活动的场所。创业者及其成员在这个平台中合法的开展创业活动并创造机会。该过程主要包括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充分参与三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创造路径。
图2 机会创造的结构图
机会的创造过程,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存在状态、技术改进程度以及政府发布的最新政策提供新的机会来源并转化为新的创业认知。
1.合法性边缘参与的创业机会创造需要角色身份认同
当创业者成员处于实践共同体边缘时,先前经验是创业者创造机会的首要依据。因为先前的经验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认识到别人看不到的特定机会,能够区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61]。创业者在创造机会之前需通过角色身份认同将自己从非创业者状态转变成创业者状态,然后将自己及共同体成员先前积累的各种经验转化为创业知识,并利用机会属性判断机会的创新性程度,从而有目的地进行创造。
因此,创业者个人依靠个人的内隐知识以及机会的创新性是创造的机会的重要途径。
2.积极参与的创业机会评估与实践共同体
随着不同思想和价值观的成员不断加入实践共同体,共同体逐渐扩大。在共同体扩大的过程中,成员们不断加深对自身角色和应该完成任务的了解,判断所在共同体领域是否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做出是否继续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决定。当共同体成员在明晰自己的定位之后便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在信任和共同承诺的基础上对自身及他人的经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最终促进成员个人的发展与管理技能的提升[62]。在机会评估过程,主要是通过实践共同体这个途径,成员之间学习并交流自己的经验、看法,共享知识,成员间形成共同的目标与信念,在此基础上共同体成员采取融资、借贷等方式积极获取与创业有关的各种资源(如资金、技术等资源),从而实现机会的有效评估。
因此,共同体成员之间经过内外评价以及获取相关创业资源完成机会的评估过程。
3.充分参与的创业机会利用与实践共同体
此时,随着工作能力的增强,创业目标的逐步清晰,成员从圈子的边缘进入圈子的核心,充分参与到共同体的发展中。共同体成员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资源匹配,并根据成员内部的评价反馈以及对外部环境的评价反馈,在实践共同体内部进一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机会的有效利用。
因此,共同体成员之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反馈促使创业者合理分配相关资源完成机会的利用过程。
第二路径: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创造评估路径。
创业者在边缘参与—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创造路径的过程中遭遇失败,共同体成员需找出失败的原因以及相对应的具体阶段。如果创业者在边缘参与的过程中失败,即创业者在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未能创造机会,则开始循环第一路径;若创业者发现失败的原因出现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即实践共同体成员在内外评价和资源获取的基础上未能进行机会的合理评估,则开始循环积极参与—充分参与的机会创造评估路径。
第三路径:充分参与的机会创造利用路径。
不同创业者失败的原因不同,也就造成失败发生的阶段不同。如果创业者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即在环境互动和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创业者未能成功利用机会,则创业者循环充分参与的机会创造利用路径,从而实现机会的创造。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基于对现有创业文献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经验学习、认知学习、情境学习三种创业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不足,比较发现情境学习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然后分析情境学习脚本在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从发现观和创造观两个视角,分别建立了新创企业发现机会以及创造机会的路径分析。
目前有关创业学习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广泛赞同创业学习主要包括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40]。由于关于情境学习的研究主要运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较少用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情境学习是目前众多学者所忽视的一种创业学习方式。
本研究主要归纳出以下结论:创业机会识别与情境学习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分析过程。机会发现与机会创造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创业者个人特质的要求存在不同的区别,本文也从不同方面分别做详细的路径分析。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虽然从情境学习的角度分析出创业机会识别的路径结构图,得出创业机会识别与情境学习理论之间研究结论,但是创业者个人的创业起点、理论水平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且没有具体的方法进行测量。因此,在研究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造的过程中,未系统地去研究创业者个人因素对创业活动成败的影响程度。实际情况中,创业环境是高度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的,这些因素均会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本文的研究路径缺乏实证性分析及案例分析,仍需进一步验证该研究路径的可行性。
有关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在创业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创业学习的情境更加复杂。相比传统行业,机会识别变得更加困难,更多的是侧重于对机会的创造。未来如何能够顺利开展情境学习对创业机会的应用是创业学习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未来学者研究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