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10-11杨晓娜
杨晓娜
(营口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辽宁 营口 115003)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常用方式,该治疗方式属于替代疗法的一种,在维持患者生命、延长其生存期方面有重要价值[1-2]。但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受疾病不适感、对疾病认知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情绪[3],因此,做好对血液透析患者知识宣教的重视非常必要。本研究中以强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为(50.32±4.0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病程为(4.61±0.52)年。观察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为(51.72±3.90)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年,平均病程为(4.77±0.73)年;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干预,即进行常规口头宣教,讲解治疗情况、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则行强化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科室需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任务布置、教育内容更新、质控检查等,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保证每位护士分管6~8个患者。同时患者入院后,小组成员需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与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及健康需求为其制订个性化的知识宣教方案,提高宣教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包括营养状况、透析前血钾、血磷、血压等情况、用药情况、血管通路情况等,以便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②教育方式。知识宣教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根据患者认知水平选择最合适的宣教方式;包括一对一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定期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广播宣教、微信宣教等;尽可能以多种宣教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干预,以不断强化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③强化健康教育内容。a.做好心理疏导。疾病不适感、长期治疗、经济压力等均会对患者情绪造成影响,而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的出现则极易影响患者的配合度,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交流,对患者性格特点、家庭状况、担忧问题等进行了解,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得到疏导,予以患者充分鼓励与安慰,以尽可能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b.药物指导。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告知患者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注意问题等,并让患者明白不良用药习惯对病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c.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维持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关键,透析期间,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但不可大量进食水果,以防引发高钾血症;另外,需叮嘱患者不可进食坚果、动物内脏等含磷较多的食物,且不可进食腌制食物、浓肉汤等,以防引发高血磷等不良现象。d.血管通路护理。血管通路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血管通路通畅、血流量充足对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指导患者掌握血管通路自我维护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自制健康知识掌握问卷表进行评估,包括自我护理知识、疾病知识、药物治疗、治疗方案等,各指标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4];②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包括血磷达标率、血压控制率、高血钾发生率、急诊率等;③以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包括环境质量、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沟通交流、并发症处理等;各指标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5];④以生存质量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满分为100分,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比;以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情绪,以50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以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包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生存质量及焦虑状态)采用()表示,两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血磷达标率、血压控制率、高血钾发生率、急诊率)采用(n,%)表示,两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各指标的掌握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血磷达标率、血压控制率、高血钾发生率、急诊率分别为85.71%(30/35)、91.43%(32/35)、2.86%(1/35)、2.86%(1/35);对照组分别为54.29%(19/35)、57.14%(20/35)、20.0%(7/35)、20.0%(7/35);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23、10.77、5.08、5.08,P=0.004、0.001、0.024、0.024)。
2.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包括环境质量、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沟通交流、并发症处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生存质量及焦虑状态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分别为(55.62±3.03)分、(55.21±3.30)分;对照组分别为(56.04±3.22)分、(55.72±3.02)分。两组比较均无较大差异(t=0.540、0.663,P=0.296、0.25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分别为(92.81±2.52)分、(39.80±3.00)分;对照组分别为(79.92±4.42)分、(44.82±3.6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81、6.312,P=0.000、0.000)。
3 讨 论
慢性肾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较高,病程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项公共健康问题[7-8]。若不及时开展治疗,则极易随病情的发展而引发终末期肾脏疾病,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手段,其在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面效果理想[9-10]。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通常会遭受双重影响,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致使不合理用药、透析次数减少等不良现象发生,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11-13]。因此,强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与宣教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研究中以强化护理方式为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效果、生存质量及焦虑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强化健康教育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中可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认知情况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宣教方案、选择宣教方式,可显著提高知识宣教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通过强化对患者心理疏导的重视还可进一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配合治疗,遵从医嘱。而通过加强对患者饮食干预、药物指导、血管通路维护等的重视则可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不良饮食、不良用药现象发生,并有利于保证血管通路通畅,从而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