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2020-10-11王希
王 希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多与糖尿病、肥胖、药物损害、肝炎、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肝细胞内脂质大量聚集,其重量高于肝重的30%,严重者甚至高于肝重的50%;且伴随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随着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发展为肝细胞癌、肝硬化等。因此,寻求有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所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3~68岁,平均(45.51±3.95)岁;B超分型:轻度19例,中度17例,重度1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3~65岁,平均(44.33±3.45)岁;B超分型:轻度18例,中度16例,重度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每周乙醇摄入量低于40 g或无饮酒史;②符合2010修订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高血压及冠心病者;②病毒性肝炎者;③存在精神疾病、认知功能及语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将1.8 g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65)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给药,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①肝郁脾虚证:以逍遥散加减治疗,药方为柴胡、白术、枳壳、五味子各10 g,当归12 g,白芍、茯苓、泽泻、山楂、香附、虎杖各15 g,甘草5 g,加水煎服,每天1剂。②痰浊内阻证:以导痰汤加减治疗,药方为法半夏、陈皮、鸡内金、虎杖、郁金、柴胡、丹参各10 g,茯苓、泽泻各15 g,枳实9 g,胆南星6 g,山楂30 g,白术12 g,甘草5 g,加水煎服,每天1剂。③湿热蕴结证: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药方为茵陈30 g,柴胡、栀子、虎杖、香附、枳壳、神曲、泽泻各10 g,大黄8 g,郁金12 g,山楂20 g,加水煎服,每天1剂。④气血瘀滞证:以逍遥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药方为赤芍、当归、枳壳、柴胡、川芎、五灵脂、桃仁、延胡索、白术、虎杖各10 g,甘草5 g,山楂20 g,香附12 g,加水煎服,每天1剂。⑤肝肾阴虚证:以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治疗,药方为熟地、沙参各20 g,枸杞、生地各15 g,山萸肉、菊花、泽泻、山药、茯苓、牡丹皮、山楂、川楝子、当归各10 g,麦冬5 g,加水煎服,每天1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采取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提供的试剂盒,通过竞争性放射免疫法[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等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②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Olympus-AU 640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③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Ⅳ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μ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μg/mL,)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AST、ALT及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
3 讨 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进展性疾病,主要是指除酒精外的多种因素所致的脂肪性肝病。目前,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无确切定论,可能与糖尿病、肥胖、药物损害、肝炎、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脂肪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二次打击”后炎性细胞浸润、氧自由基对肝细胞的二次损伤等,可引起肝细胞纤维化、坏死、损伤[3-4]。据相关资料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肝纤维化可达5.00%~15.00%,病程10年以上者肝硬化发病率高达30.00%,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5]。
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治疗该疾病。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运动改善患者肥胖为主,常见的药物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肝、血脂紊乱调节为主,如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等。但长期药物治疗可能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7]。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因情志不舒、久食肥甘、起居失常、肝肾不足、肝气郁结所致。在临床治疗时,应以调理脾肾、固本培元为主。有研究证实,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促进糖代谢、胆酸代谢、脂肪代谢[8-9]。在逍遥散、导痰汤、茵陈蒿汤、膈下逐瘀汤、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剂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功效,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胆固醇含量,对纤维增生起到抑制作用,加速纤维吸收;泽泻可降低三酰甘油与胆固醇含量,对内源性三酰甘油在肝内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白芍可降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改善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情况,加快肝细胞恢复;枳壳具有改善患者消化功能,促进脂肪食积消化,进而达到降血脂、减轻肝脏脂质病变的目的;茵陈具有降血脂、利胆的作用,可对患者肝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白术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诸药合用可达到祛湿化痰、舒肝健脾、清热利湿、舒肝理气、滋补肝肾、化瘀通络等功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上述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缓解肝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