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途径
2020-10-11韦翠萍
向 敏,王 琳,韦翠萍,杭 曦,杨 税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随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社会对药学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把宏观教育思想与微观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重要作用[1]。为了使学生既能满足药学类职业岗位需求,又能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和未来职业演变的趋势,药学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多年专业建设经验,探讨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其途径,通过课程的优化整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高职药学专业以往课程设置状况
传统的药学专业主要是以化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以提供药品、保证药品质量为目标。这种课程设置,对以往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2-3]。我国大多数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如通识类课程不够完善,对学生药学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在专业能力培养上,药学服务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待改进。简而言之,传统药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及方法能力有较大不足,限制了其职业发展。因此,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药学服务与相应的临床知识、技能关系愈来愈密切,因此,必须对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2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2.1 课程体系构建核心思想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需要、能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必需的能力,一般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是一个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基本发展能力,通常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受较大工作和社会压力,善于自我调节;方法能力是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和经验对未来社会的工作任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要求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就是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4-5]。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国计民生。药学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用药安全、药品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甚至国家的和谐安定。基于以上思想,我们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贯彻于课程体系构建的全过程,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药学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文献检索[3-5]、专业调研及专家访谈,我们将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分解,见表1。
2.2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见图1)
我们在对行业分析、社会调研、专家咨询、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药学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行业专家咨询会的作用,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为指导思想,按照药学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需求和相关药学专业执业资格准入标准改革课程体系,确立药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专业就业岗位取向为“一专多能”,即医院药学岗位群、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群、药物制剂生产岗位群[6-7]。由于社会发展,药学专业课程模式已经逐渐由“化学—药学”模式转向“化学—医学—药学—社会”模式,适当减少化学类学科课时,增加有关医学、药事管理和药事法规等方面课程的学时比例[8]。(1)社会能力培养,一方面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基础素质;另一方面开设活动课程,强化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社会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活动课程包括“感恩”“诚信”“责任”“关爱”“服务”“创新”“发展”等主题。(2)专业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我们以“宽基础+分方向”为原则,通过“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将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实习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用基础化学、生物化学、疾病学概要、天然药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药品调剂、药物分析、药物制剂配制、药剂学、药理学及临床用药指导等;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基础药学服务、医药物流、制药企业设备管理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宽基础课程,所有药学专业学生均要学习,这些课程和思想政治等公共课在第一学年开设。(3)方法能力(职业拓展)培养:方法能力的训练不可能仅仅通过少量门课程教学就能达到,它是多门课程整合训练的结果,每个课程都涉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以课程互选拓展学生职业能力,比如,医院药学方向的学生,可以选其他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拓展知识领域,并且开设专业发展动态课程以拓宽学生视野。
图1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表1 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内涵分解表
2.3 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秉承提升学生能力的理念,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我们将一些课程由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开讲授改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实践内容比较强的课程,如药理学整合成药理学及用药指导,加强了学生对用药指导方面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大众对合理用药的需求;传统药剂学,过于强调其学科性,改设为药物制剂配制和药品调剂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更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药理学在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开设成临床用药指导,加强了这一方向学生对于用药选择、用药指导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工作岗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开设药学综合实训课程,通过实训使学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加强通识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选修药学导论、医药伦理学、心理健康等课程,提高药学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药学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教育,实施课程思政。
考核方式对了解学生知识掌握、迁移及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在课程考核中,我们对传统的一些考核方式进行了改进,根据具体课程的学科定位和教学目的,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具体为:(1)能力考核:坚持知识为提升能力服务的宗旨,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基础药学服务考核中,对学生用药咨询能力进行考核,给予学生临床案例,让学生查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知识点考核:坚持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过程考核:药学专业课程多数建立了在线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将学生完成预习、作业、讨论、小测验等经验值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同时,将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纳入考核之中,第一学期暑假,让学生选择医院、药店及药厂实践,并完成调研报告。(4)结果考核: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一次综合评估,考核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技能的提升,主要采用试卷、实训考核等多种形式。
3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一名学生经过职业教育,既要成为社会所需的职业人,又要成为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因此,高职教育除了满足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终身职业学习的需要,满足人的潜能发展的需要。医药行业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产生,不断有新的岗位产生或者新的工作内容产生,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课程体系应进行动态的调整。但动态的调整必须坚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而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